昨晚的BPO散文
昨晚看了BPO(布法羅愛樂樂團)的音樂會,科薩科夫的天方夜譚,實在是太棒了。從音樂廳出來,在回來的校車上,刮著冷風的夜里,滿腦子都是充滿了異國色彩的狂想:沙漠,泉水,鑲著寶石的匕首,酒,棕色皮膚的少女……一切都來源于科薩科夫這個俄國人的音樂。俄羅斯真是個神奇的民族,充滿了音樂。
要來看這場音樂會之前就一直在聽這支曲子,覺得自己已經與它有了足夠的聯系,但昨天一到現場還是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感動,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早知道昨天的音樂會要用多媒體展示作曲家的手稿和與天方夜譚文本相關的圖畫,但沒有想到具體竟然是這樣:臺上的燈光暗下來,樂譜架上的小燈紛紛亮起過后,奏出的卻先是第三樂章的主題,為的是調動觀眾的情緒。但之后指揮開始很耐心地一段一段分解,演奏一段講解一段,同時參考打在懸掛屏幕上的手稿。我不禁想,經驗真是最好的老師。科薩科夫作為海員,海的主題寫得遠比節日、愛情的主題給人留下的印象深刻。他的愛情主題有俄國上流社會交誼舞的味道,節日則像大雜燴,但唯有大海,就是真真實實的大海,沒有可以取代或者混淆的東西。仿佛海浪就從大提琴的音箱中涌來,以寬大和渾厚托起其他的聲部。管樂仿佛吹起的不是音樂,而是船帆,仿佛整個臺上刮起了風暴。再來說說小提琴上的音樂。在分解主題的時候,指揮先講了蘇丹新婚第二日要屠殺婦女,然后又問大家覺得第一小提琴上的少女主題會是怎樣的。她沒有讓大家回答,說等一下第一小提琴手自有答案,但我在心里默默給出的回答是:trembling,desperate。緊張,小心翼翼,而且絕望。這也是小提琴在后面的演奏時給人的印象。尤其是那種輕微的絕望感,真是抓住了我的心啊。在烏云般的低音下,小提琴仿佛海鳥一般在風暴上跳躍,但又沒有高爾基說的那種搏擊大海的極大自信和驕傲,仿佛只是為了服從命運,是不抱任何期望地挺身而出……第一樂章也是這樣,小提琴與大海的主題之間,如同拉開了一道帷幕,使史詩中的風起云涌逐漸充滿了視野。聽到這里簡直讓人有想哭的沖動。
昨晚親眼見到了BPO的`常任指揮,JoAnn Falletta,是一位女性。可惜因為趕時間沒能去后來的招待會,不然很想再仔細看看。我無心比較她與男性指揮對同一曲演繹的優劣,只是覺得這從多元化和寬容的角度來說是件好事。再說,聽說她作為音樂總監,和BPO的商業董事們都處得不錯,沒有出現一般音樂價值和經濟價值沖突不斷的局面,我不相信這里面沒有身為女性這一點的優勢。當然,昨晚的天方夜譚也有遺憾。音樂的層次總有時混亂,而且我期待的細節也和唱片里的不同:比如大提琴的低音太弱,再比如單簧管缺乏彈性,黏黏糊糊,仿佛所謂的“東方韻味”好像被東方的暑氣曬化了一般,讓人覺得悶熱慵懶。
最后想說多媒體。老實說,我一直反感在音樂會上弄出所謂多層次的欣賞環境,總覺得相當分散注意力,讓人沒法集中在音樂上。但昨晚覺得想法有變。天方夜譚的文本原本就是在說故事。從靜止的文字到視覺圖像,從手稿上的音符到聲音的產生,其中蘊含著無盡的可能與空間。JoAnn說,請想象一下這個十二個世紀以前的古書給十九世紀末的西方人帶來了多大的沖擊和想象力。我想,別說是當時的人,哪怕現在,在這個越變越小的世界上,我仍然有那么多遙遠的地方沒有去過,那么多奇異的人和生活無從了解。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說,旅行是為了看到一個自己曾經可能、但現在已經無法達到的生活。這個文本也是被他放在了過去,是馬可波羅探索東方的時候……所以說,一切都和別處的生活有關。當JoAnn用極低,極柔軟的聲音連連說,asia,asia,asia(亞洲,亞洲,亞洲)時,仿佛在她的語言中能喚醒某種記憶,讓我自己身為一個亞洲人都對自己的土地產生了神秘的向往和驕傲。在第二樂章,圖像是一只手在書寫古代西亞的文字,那些筆畫又粗又黑,轉折甚是奇妙,好像只有在博物館的手抄本上才看過啊。還有背景,仿佛是搖曳的燭火,不禁讓人浮想聯翩:這些我現在體驗到的一切,無論是思想,還是隱喻,一切原來都只是白紙黑字而已,很容易被毀壞,抹去,但如果考量這一切承載的意義,無疑損毀它們將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可到頭來,是紙的輕盈還是思想的重量更加重要呢?屏幕上的燭火里隱約有少女的影子,她只是故事里的一個角色,但同時她又是講故事的人,那么一個人能否分清自己的身份呢?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故事中?……影像到最后,那只手反反復復地寫著同一筆畫,仿佛對結局猶豫不決。那么故事的命運只是掌握在寫故事的人手上嗎?也許還有讀者。到了最后一個樂章,在所有的主題被倒奏時,屏幕上是一團星云狀的混沌,這種富于意味的畫面也許是在暗示,在一個故事中是不存在時間的。讀者倒著走過時間,回到原點,而故事則可以一遍一遍地被人們重復。這種從空虛產生意義、又消去意義的矛盾,真是讓我著迷不已。我突然想也許這就是為什么我要讀這些書,來這些音樂會的原因。
所以說,昨晚最打動人的細節,要數這個:無論我如何感到臺上發生了許多事情,故事也好,歷史也好,所有的狂風暴雨,在音樂家那里都不過是翻了一頁曲譜而已。昏黃的燈光照著譜紙,一切都被那些被樂器打磨得修長、精巧的手輕輕地關上了。但這夜晚卻在我的心里留下了重重的痕跡。
【昨晚的BPO散文】相關文章: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經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
李樹的散文12-04
秋蟬的散文12-03
日出的散文12-03
傾聽的散文11-12
信念的散文11-06
鄉情的散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