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九龍山記散文

時間:2021-01-22 16:42:31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九龍山記散文

九龍山記散文1

  九龍山,曾曰龍山,三面環水也。北臨三里河,東向營海,南接洋河。

九龍山記散文

  登臨處,山幽幽而蜿蜒,水澈澈而潺潺。雁成行翱翔碧天,夕陽美紅霞涂染。

  春日,山花爛漫,碧草芳菲。鳥鳴而翠翠,細柳沿河而垂垂。魚戲水引鵝鴨流連忘返。

  夏荷碧珠,蜻蜓點落蓓蕾。晚風習習,亭榭霓虹,誰人輕撫箏弦,扣動伊人心扉,思君無限量。

  秋高氣爽,晴空萬里,但見雁成行。天地悠悠,文人騷客,把酒言歡。秋菊艷艷,月圓中秋,伊人如花,盼成歸,聚相歡。思君外行千萬里,紅顏空瘦。清酒點點醉,落葉飄零,秋風無情,白霜覆草,夜知寒,遙相望,一年如是。

  冬臨也,知君歸,棉衣細細縫,唯恐君來時,嫌繡工不細。君行萬里,看遍萬水千山,不及鄉美。燒酒一壺,熱了心扉,忘卻冬寒。

九龍山記散文2

  正像俗語說的:“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在這個山區小城居住了幾十年,很多山水其實沒有認真欣賞過,雖然也曾把足跡熱鬧地印在某些所謂名勝,摩肩接踵里寫一場走馬觀花的浮華,以過客的姿態去裝點瞬時的繁華,可絢爛之極終究是平淡,真正在內心投下影子,在記憶和感喟里沉積下來的,似乎也不多。

  歲月可以使激情消退,也可以舒緩探訪的腳步,曾經背囊里的夢想,曾經行吟天涯的孟浪,終究以風平浪靜、云淡風輕的姿容駁岸了。駁岸后的心態是恬淡,恬淡后的目光是欣賞,仿佛一場皓然白首的暮年愛情,目光從悠遠處緩緩收回,柔曼地望向身邊那道熟悉的風景。

  九龍山就是這熟悉的風景之一,離家不過二十幾分鐘車程,卻久違了三十幾年光景。

  從埠東山門駛入,就算真正進山了。炎夏季節,除了偶爾一蓬白色石竹和曼妙舞過的白蛺黑蝶,鋪滿雙眸的盡是蒼翠的綠,那綠濃釅得化不開,望不斷,從腳下恣肆地潑向山坡,又暈染開來,蓊蓊郁郁地灑向更遠的山脊,于是眼前就展開了一幅青綠山水的卷軸。駕車行駛在蜿蜒起伏的山間公路上,恰如縱一葉葦舟顛簸在萬頃碧波之上,俱是曲徑通幽的暢快和新奇。想想也曾沿著人工修筑的階梯登山,可那感覺終究是膚淺的爬山,是淺表性的掠過,而這樣謹慎的深入,才是真正的進山,是探索性的深入,走著走著就似乎和這綠野融合了;天地悠悠,山水蒼翠,自己只是一點蒼翠,一絲同樣泛著綠意的風。

  園林建筑的技巧講究移步換景,這的確是悟出了自然山水的精妙所在,尤其一片陌生的山野,除了前行,除了前邊未知景色的誘惑,你無從選擇。就在這近乎忘我的穿行中,發現了山谷中的泉。在山路右側谷底,有磚砌的方臺,一道帶著箭垛的蛇行的墻通向那幾十平的平臺,臺有圍欄環繞,三面依山傍樹,朝東北沿著山谷的一側高出地面兩米左右,砌石為墻,墻中間突兀探出一個石雕龍頭,龍嘴里水流涌出,在下面谷底形成一方輕輕淺淺的水潭,潭邊青翠茂盛的蘆葦驕傲地在驕陽下訴說著水的恩澤,鋪排著水的柔情。雖是炎夏,水卻冰涼徹骨,以容器乘接,品之寒意沁心,說不出的甘甜清冽,不知是心情使然還是水質的確好到這感覺。

  十五公里山路就像一條騰躍回環的巨龍臥在山腰,而我就在龍的脊背上隨它一同翻云履波。這龍是興奮的也是調皮的,它忽而鉆入密密的柏林,忽而又在掩映的松間探出頭來,負載著我感嘆和欣賞的目光一步一景地走出山野,走向一條綠樹掩映中的某條小徑。

  這是一條只能單車通過的窄窄的水泥路,兩旁是蒼拙但盎然的柿樹和生機勃勃的山楂樹,偶爾點綴的幾棵梨樹鐵干虬枝,碩果累累,訴說著歲月和季節的積淀,醞釀著收獲的恬淡與安閑。因為是閑散探訪,便也不問路的指向和終點,只是隨性深入進去。路在一片人為開墾出的石礫間收住了腳步,面積不大也不平,但停車駐足,旁邊簡陋的石階之上,是一座同樣簡陋得近乎寒傖的小廟。拾級而上,從虛掩的殿門望進去,正中是彌勒佛笑意憨然的塑像,兩側是四大天王各具表情的姿容。

  女兒沒有被殿中肅穆的氛圍所震懾,竟然雀躍地進入大殿之中,片刻之后就響起了凌亂的木魚敲打聲。隨之大殿東北角,果樹深處就傳來近似響應的狗吠聲,以及狗吠送出的那個身影。

  隨著身影離我越來越近,妻斷然說是看家的民工,但我分明感到了某種潛質,一種無法言說的近乎禪意的莊重。因此,當那人站在我面前時,我不假思索地稱它“老師傅”。他穿一身破舊的迷彩服,長長的白胡子,短到近乎光頭的白發,但臉色很紅潤,年紀就在五十到七十之間徘徊,很難揣測。聊了幾句,竟有故人般的親切,他也所幸在石階上蹲下來,和我聊起了自己。

  攀談中得知他竟然是山東省最高級別的方丈,和安徽九華山的方丈是師兄弟,但由于他濃重的淄博口音,我沒聽清他的法號,而出于禮貌,又不便再三探問,好在聊的很是投契。他告訴我自己包下了七百畝山地,使用期限五十年。從淄博正覺寺來到這荒僻一隅,這座小廟就是他七年的成果,其間他全是自己動手,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是他自己從山下背來并壘筑成大殿和山門的。我看看他一身破舊的衣服和骨節粗大的手,有點感動和敬佩,于是由衷地贊嘆了一聲。他卻很淡然,說修行不僅修還要行,一味地禮佛誦經只是修,重要的還要行,正像自己遠離塵世的一切,放下無盡的欲念,在這樣的深山里過著半原始的生活,僅僅為了給后世留一座廟宇,給內心的信仰一個行的成果。

  我們聊了很久,但只是圍繞很煙火的現實瑣事,甚至他還流露出對現在一些大寺院的不滿,尤其賣票的行為,他說用賣票對待人們參佛的誠心,是對佛最大的褻瀆,不是真正的佛家弟子該做的。因為讀過幾本佛家的經書,很想和他聊聊佛經,但他總是自然地把話題引向山水俗世,使我茫然中有了和山野農人閑話桑麻的恍惚感。

  告別時他告訴我,再過幾天六月六山門落成那天會有廟會,到時希望我再來。走下石階,回望高處的他,我驀然醒悟,之所以不聊佛經,正是佛家入世的體現,不想貿然隔斷佛陀和俗世的因緣。出世卻又極度入世,把信仰濃釅在深山,正像綠葉在夏季里弘揚開來,這也是禪。

  我遠遠地沖他揚揚手,答應一聲,內心里明白,所謂旅游,或許不在于尋幽訪勝,只是尋找內心的一份皈依和寧靜,即便無名的山野,只要內心有了近乎信仰的澄澈,一草一木都是景致,一花一樹都充滿靈性,一沙一石都是勝景。

九龍山記散文3

  (一)你的村落,你的民謠(歷山游記)

  春天的花蕾,站在帶著疤痕的枝頭,訴說季節最初的柔情。

  所有過往的`歲月、所有擱淺的記憶,都只是春陽下無語的淡然。是從容還是淡漠?或者只是起伏跌宕后蒼涼的麻木?

  桃花年年笑春風,絢爛轉瞬是凋零。

  燕子棲止,土地漂浮。你的村落,你的民謠,你靜靜固守的那份信念哦——春天不會這么漫長。

  并不漫長的春天總不乏探尋的目光,和踏碎寧靜的腳步。

  風景在遠方,風景就在所有陌生的角落。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藍天、白云;桃紅、柳綠,遠去的舜帝和撲來的歷山。

  逝去的一切,晃動風中果林;該來的一切,野花悄悄走近。

  正是怒放的季節,正是拼盡了性命也要破土而出的季節。

  躁動的欲望和向上的掙扎,哪朵鮮花能夠孕育秋天的果實?

  腳步是迤邐的,山勢是蜿蜒的,而生命的旅程注定了曲折。

  正是這曲折營造了曲徑通幽的憧憬,正是這憧憬構建了禪房花木的深邃。

  于是讓腳步駐留,讓瞬間的璀璨進入記憶。當你擁有一段和煦的回憶時,也就擁有整個春天了。

  山崗上的眼睛、衰草中的腳步,以及風中放逐的心情。寂靜的天空里,有最初的呼喚零落出,紛紛的流云,迎迓我的歌唱。

  若人識得心中寶,千年險路一日還。

  才真旺姆這么給靈魂定了位,她說如果我們不在當下停下來欣賞一下路邊的風景,就永遠不可能擁有幸福。

  其實幸福只是每個人心中的感受罷了。人生如戲, 出將抑或入相,沒人能把握最終的結局。但既然已經置身這喧囂舞臺,除了投入,你,無從選擇。

  只有退場的瞬間,新的輪回會發放每一個人曾經的原鄉、曾經的囈語。

  于是感慨:我的村落、我的民謠。

  這終將成為過往。

  (二)蒙山驢蹤

  蒙山,位于山東省蒙陰縣(因處蒙山之陰而得名,西漢置縣)南部,東西雄列,綿延百余里,主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素 稱"亞岱"。奇峰聳立,層巒疊嶂,深澗遍布,古稱有“七十二峰”、“九十九峪”、“三十六洞”。主要分為四個景區,龜蒙是養生旅游區(平 邑),云蒙是生態旅游區(蒙陰),天蒙是天險觀光區(費縣),彩蒙是山林休閑區(沂南)。

  五月十八日,一個紅了櫻桃,綠了野草的葳蕤夏日,披一身驕陽,佇立蒙山腳下。老龍潭的碧柳蔥蘢繁茂,萬縷青絲揚,一領翠衫秀。纖手迎遠客,濃蔭納驢蹤。

  有人說旅游就是賣掉自己的莊園去看他人的莊園,還有人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而此刻在青山的背景上,所有蒼蒼的華發都是歲月漂白靈魂后的淡然。我們眼中的風景,或許是他人心中渴望掙脫的羈絆呢。這么想來,我是否該以最謹慎的情態,真誠地去凝視那山 、那樹、那扶杖的衰老和單薄的村落呢?

  面對如斯熟稔的氣息,我無權艷羨、無權悲憫、甚至無權驚嘆,我只是山中一縷疏忽而過的風。那么,就讓我靜悄悄地融入這風景吧。

  踏過頑石與溪流,硬朗的腳步和柔情的探尋,時光因平和而變得充盈閑適,只是破碎的靜謐,是否會因跫音而變得峨眉輕蹙?

  世之奇偉,常在于險遠,美麗的彩虹,總是風雨過后的裝點。為了一睹江山的曲線,為了俯瞰大地的秀美,我們——登攀。

  孔子登東山(蒙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今天的攀爬只讓我感受了自身的弱小和人類的渺小。

  “不驚渤海桑田變,來看云蒙漏澤春”(蘇軾)。春的蹤跡已然歸隱綠肥紅瘦的深處,頑石上叩響的,只有驢者的蹤跡,懷念曾經的絢爛和馥郁。

  “馬蹄踏碎瓊瑤路,隔斷蒙山頂上峰”,我無法想象康熙大帝在那個冬日是如何面對蒼茫山野的,但一個騎射王者的英雄之氣,分明已散入那歷史的皺褶,渺渺回響。當乾隆再度吟哦“山靈蓋不違堯命,示我詩情在玉峰”的時候,也就意味著細膩替代了粗糲,只是那豪情和崢嶸,已然變成了山脊上最后的琶音。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這是李白和杜甫同游蒙山留下的佳句。今天,當我跏趺蒙山之巔,坐成山巒背景上一尊沉思時,我又該發出怎樣的感懷呢?斬開一隅飄然山,雙肩橫擔東來峰。蒙山,你屬于我,我屬于你,靈魂相握的瞬間,我們——彼此深深感悟。

  千古飄然山,萬世東來峰。綠夢無涯處,寧靜享太平。

  為萬物祈福!

  (三)煙雨濛濛訪九龍

  細雨深春鎖九龍,高山幽谷隱三清。

  莫道紅塵仙蹤遠,霧嵐生處聽松風。

  鳳城幽峽,房干深壑,賞景何須赴遠?密林蒼石,青松碧潭,迤邐小徑蜿蜒。苔痕自瑩然。心空天地闊,跫音無邊。放逐浮生,恬然長夢,我來也!

  霪雨和風流嵐,過槐香氤氳,冰姿翩躚。一步一景,移步易景,貪心驢友歡顏。凝眸復顧盼,造化多神秀,一路驚嘆。身邊皆是風景,只需用心看。

  一枝松

  翻騰蛟龍的身姿

  探向起伏的山峰 和遙遠的海洋

  雨就這么飄過

  風就這么飛過

  滴水穿石不容爭辯的翠綠

  浸蝕的千百年

  就這樣流——過

  天空比心小了些

  生命比心薄了些

  可是心你堅硬又脆弱

  以至細葉磨出的傷痕

  在頑石中砥礪成一鉤殘月

【九龍山記散文】相關文章:

洛陽伽藍記散文05-16

斗鼠記散文11-14

雷雨夜記散文04-29

記紅山村瀑布散文11-19

散文周記范文10篇11-23

記家鄉的三江釣客散文11-03

悠悠帝都,慢慢情懷,記西安三日行散文05-01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

山杏散文11-1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婷婷六月日韩 | 午夜阳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肥婆丰满一区 | 有AV看免费在线 | 亚州Av片在线劲爆看 | 亚洲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