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田夜話散文
在很久——很久以前,風塵仆仆、驚恐萬分的一群人,著破衣爛褲,衣不遮體,饑寒交迫,來到我的家鄉。也許是逃荒而來,也許是躲戰而至......不得而知。天已近黃昏,饑腸轆轆,頭昏腦漲,精疲力竭,擇一片開闊空地歇息。身無分文,無糧充饑,只得就近尋野菜填肚,喝泉水解渴,尋竹木搭窩,依草葉而臥。
也許是旅途勞累,也許是難得有回安逸,那晚都睡得很深沉很香甜。睡夢中,大家做了一個同樣的夢,夢到這片山中長了漫山遍野的金燦燦的稻谷,或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第二天起床,互相訴說著,心中充滿激動,臉上掛著難得的笑容。雖然只是一個夢,但也很幸福。
激動之余,又萌生驚恐和不安,不知腳下的路在何方?都沉默不語,呆坐著。突然,一位長者徐徐起身,沉著而莊重地提議“我們奔襲這么遠,覺得這里地勢稍加平緩,水源充沛,陽光充足,空氣清新,很適宜農作物生長,不如就此安頓下來,安營扎寨,開荒種田,謀求新的生計,如何?”你一言我一語,熱烈討論著。最終,少數服從多數,聽從長者的安排,就擇此地安頓下來,開創新的生活。
從此,在這片荒無人煙的山上,每日飄起屢屢炊煙,有了人的生機和氣息,有了飯菜的味道,有了氣象萬千的勃勃景象。
每日里,大家團結協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僅僅靠著一把鐵刀和一把鐵鋤,伐木開荒,劈山壘土。經過艱苦卓絕地努力,靠著百折不撓的堅韌精神,硬是在大山的脊背上開墾出一塊一塊平整的土地。又從溪邊鑿渠引水,用來灌溉梯田。
初春時節,一聲聲震天響的春雷提醒著人們,新的一年播種時間已經到來,催人忙種。時不我待,大家齊心協力,以人當牛,以木為犁,以竹做鋤,整田播種,忙得熱火朝天,不亦樂乎!
心情慢慢平靜下來,驚恐和不安慢慢退去,日子一天一天按部就班過著。為了生活,各盡其能,各司其責,男人上山打獵,女人守護家園和管理農田,生活過得安定而溫馨。經過精心呵護,秧苗茁壯成長,郁郁蔥蔥,給人們帶來無限希望。
忙忙碌碌,不知不覺,又到了秋天時節,在一個艷陽高照的`日子,空中白云飄飄,鳥兒盡情歌唱,大家歡天喜地地來到梯田邊。一眼望去,稻谷長勢喜人,一陣微風襲來,金黃的稻浪散發出醉人的清香。個個綻放著燦爛的笑臉,前仰后合。一擁而上,七手八腳,快樂地趕時收割,拿回小屋揚曬儲存。當晚,人們點起篝火,載歌載舞,慶祝豐收,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帶給人們久違的幸福。
收獲的每一粒稻米都倍加珍惜,小心拾起,放在手心賞賞,湊到鼻前聞聞,像捧著寶貝一般。舀白花花的大米放入鍋中,添水煮出第一鍋米飯,香氣襲人,垂涎欲滴。舀第一碗敬了上天和山神,感謝上天的風調雨順,感謝大山的饋贈。再舀一碗先讓長者品嘗,感謝長者當初的決斷,給大伙安定和希望。然后,湊在一起共同分享豐收的快樂。品著,聊著,樂著,幸福萬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日子步入常態,休養生息,生活溫馨而愜意。但不滿足于現狀,開拓的步伐永不停止,奮斗的精神永不丟失。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不間斷組織人力劈山造田,布局和完善水利灌溉設施。一代接著一代,生活著,開墾著,快樂著。日積月累,梯田越開越多,一丘接一丘,一臺連一臺,依山就勢,順時而謀,沒有半點的牽強附會,沒有絲毫的做作,一切那么自然,那么和諧。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如同雕刻的畫作,很是美麗,很是壯觀。
說不完道不盡的祖田,作為后人,只有深深的感激,感激先人的勤勞和智慧,感激山川的博愛和饋贈,感激上蒼的風調和雨順。“劈山壘土田梯成,先人西去山河存。莫問誰開誰來耕,只求留存澤子孫。男耕女織世代勤,豐衣足食感祖恩。”
家鄉的祖田惠澤著先人,惠澤著今人。
家鄉的祖田譜寫著一首詩,一首壯麗的詩。
家鄉的祖田繪制出一幅畫,一幅壯美的畫。
我愛你——祖田!
我想你——祖田!
感激你——祖田!
【祖田夜話散文】相關文章:
夜話憂郁散文欣賞11-09
祖氏姓祖的名人祖姓起名字祖姓的起源與家譜04-07
臉譜的夜話的童話故事06-06
《全宋詞》盧祖皋07-06
《全宋詞》史達祖07-06
田橫五百士04-22
田光伏劍04-22
開山之祖的成語解釋05-13
祖詠《望薊門》唐詩賞析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