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的竹寫景散文
當(dāng)老師在課堂上談到竹子這個話題時,我只覺得一股歲月滄桑之感從我童年歲月中涌來,有一股悲涼,有一絲溫馨。我仿佛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看到了童年時代后山那片清翠的竹林,他們在和風(fēng)的吹拂下,正搖曳著修長的身姿,沙沙,枝葉摩擦之音,像是從與世隔絕的仙境中飄來。
我是愛竹的,與生俱來的喜愛。我慶幸上天在我出生地的后山播下一片竹林,她伴隨著我的出生,伴隨著我的成長,她將我的童年生生銘刻進每一片竹濤聲中。讓我在這喧囂的塵世間疲累了,還有一塊清心致靜的樂土可以歇息。
我的童年總是比別人缺少幾分快樂,因為那時我體弱多病。我瘦得像根竹子,棱干分明。爺爺常笑著說,我天生便與竹子有緣,才至于長成這般。可是,我那時是不被允許去后山的,因為每次去過之后,身上就會出紅疹。每天,我站在屋后,望著那片純粹欲滴的綠意,聽著那片竹濤在波動,簌簌,便仿佛她在呼喚著我一般。于是,我再次忍不住偷跑了上去。我喜歡手中拿著竹枝條當(dāng)鞭子耍,抽打得枯草“啪啪”作響。我喜歡在樹林中穿越,狂奔,耳聽著竹葉展動之音,臉上吹拂著清爽的夏風(fēng),一切都那么安寧與愜意!摘一片竹葉放在嘴唇之間,用力地吹出“不不不”難聽的雜音,渴望能吹一曲動人的旋律。懷抱著一顆竹子,靜聽著蟋蟀的蟬鳴,回想著上古時代舜帝與娥皇女英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這些都讓我的心底了無塵垢。我暫時忘卻了身體的疼痛,忘記了世俗的恩怨,甚至忘記了我是誰,我身處何地!
現(xiàn)在想起來,為什么晉代的竹林七賢以竹為號,以竹為友,以竹林為居,大概就是為了在這紛繁不平的亂世之中求的一絲寧靜吧。他們才智超群,是治世之能臣,處事之大家,他們渴望讓人民安居樂業(yè),天下安穩(wěn)太平。可是,塵濁一如那滔滔東去的黃河,勢不可擋,難以平復(fù)。在那紛亂的年代,無處不充滿著苦難與濁俗,他們渴求一片凈土,可以讓高潔不染的自身得到那怕暫時的'安寧,他們尋覓著。他們找到了,那片廣袤的竹林,那片廣袤的綠意,她隔離塵世,仿佛獨立于九天之外,隱秘于霧海之中。他們難得在微笑,那里,將成為竹林七賢魂歸之所!
古代有許多詩句是描寫贊美竹子的,劉禹錫曾說它“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王吉贊它“歲寒別有非常操,不比尋常草木同”。古人常將它歸入歲寒四君子之列,以之寓意天下間品德高尚的君子,可是我決意不贊同把綠竹與君子扯在一起,君子只是世俗的條條框框約束出來的產(chǎn)物,以此作比,無疑把竹子拉入了凡塵,成為了世俗束縛的一員。竹子應(yīng)是天生美質(zhì),飄渺出塵的,不管是在雨水的沖洗下青翠欲滴,或隱沒在霧靄中飄渺若仙,還是暴露在晴空下氤氳秋涼,沉浸在爽風(fēng)中簌簌作響,竹子的氣質(zhì),注定她只屬于山水自然,屬于世外仙境,屬于隱逸者的陪伴,疲累者的魂夢。
我愛竹,只因她唯一保留著仙韻,和超脫世外的氣質(zhì)。竹林,是莊周夢蝶永恒的源地!
【世外的竹寫景散文】相關(guān)文章:
世外桃園散文01-10
世外桃源現(xiàn)代詩01-31
世外桃源是什么意思?06-24
山竹的簡筆畫步驟11-06
《竹影》說課稿范例05-06
《竹影》教學(xué)設(shè)計05-01
《竹影》課文原文05-01
我的箜竹情結(jié)心情日記03-25
簡筆畫富貴竹的畫法04-04
《竹影》 教案設(shè)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