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二十四孝的敘事散文
此生中,不知道該如何記述我的父母,或許他們平淡、普通的人生中所有的波瀾都是生命中細小的浪花,在拍打著時間淺淺的海岸之后,迅速散去。或許這是完整的生命歷程,每個生命都有太多的坎坷,每個人都經歷過悲歡離合。而對于我而言,決心寫《二十四孝》的時候,是在寫《蒲伋詩境》和《蒲伋詞話》的時候,為了思想和心靈。而《二十四孝》一個目的就是將它獻給給予我生命的父母。如果這個世界上的愛真的有無私的話,那就是父母的愛,如果這個世界上真有對愛的回報的話,那就是子女的孝。
無數次我會捫心自問,也會懺悔自責,或許是因為父母的命運與我緊緊聯系在一起,而我總在人生和自我的世界中迷失。或許我總自認為在努力地生活和生存著,并為我的家庭奉獻著生命,但是我能夠給予父母的卻總是有限或者少得可憐,或許我已經盡力而為,但知道這遠遠不夠,基于此,基于對世界至孝和至仁的崇敬,于是策劃并著作了《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每個故事的背景、人物、事件各不相同,但都蘊含了一個“孝”的實質。為此我查閱了許多資料,不斷揣測人物在故事中的心靈和思想,為此苦惱過,困頓過,也素手無策過。后來想想為什么“不得法”,原因或許就是我還不是“至孝”的人,所以惶恐不已。開始擔心自己如果寫不好會玷污了這些故事。
其實,在寫作之初,我的心是忐忑的,擔心自己的認知和學識以及思想無法能夠將它書寫的更加正確,詞句表達的更加準確,并且注入真情實感,注入我的思想以及我的生命。我用它來表達對父母的愛,以及抒發心中對他們的孝。同時用它來表達對世界至孝的尊重之情。我相信一個有孝心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當我用心感受它美好的時候,我想此刻我的心與世界是想通的。
不知何時,再一次與父母的對話,似乎少了許多親切多了許多隔膜,我不知道造成這些的原因。或許僅僅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世界認知的改變,眼中的父母仍舊沒有太多的變化,僅僅是更加垂老,他們的思維已經與自己沒有太多的交集。包括他們的談話內容,包括他們涉及的人名以及圍繞著這些人發生的故事。
當我意識到這些隔膜的時候,會感到某種悲哀,這是最親近的父母,竟然有這樣的隔膜,似乎存在與兩個不同的世界,人物事件沒有太多的交集。這或許是父母為之驕傲和欣慰的吧,他們終于使自己的后代脫離了自己生活的世界,那是一個苦和貧窮的生活狀態。當我從他們的世界走出的時候,竟然發現再也走不回去。顯然我即使沒有被完全的忘記,但也已經不再屬于那種生活。
這時候,我的心忽然空了許多,因為這些年父母付出已經太多,如果目的僅僅是這些隔膜的話未免太令人心寒。當然這些年父母一直在我的身邊,陪同我度過了人生的低谷,就像我當年陪同他們走過生命的苦難一樣。我想在某些問題上是可以相互理解的。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我的生活或許就是他們的一種反復,這是他們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必須經歷的一種過程。
當在談論《二十四孝》的時候,我的心是惶恐的,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故事本身的結構已經不再重要,它的真正神髓是在精神上,而這些卻又是難以把控的。當我決心要寫的時候,并沒有將他們的故事和命運寫進去,甚至也不愿摻雜太多的個人情感在其中。而是想將它層層剖析出來,其中的甘苦與隱喻的內涵則自然顯現出來。
在討論《二十四孝》的時候,他們不認為這是寫給他們的,或許他們本身對這件事有著更加透徹的感悟。當然這不是讓整個故事更加跌宕起伏或者更加富有哲理和內涵,而是將它徹底奉獻給那些富有孝心的兒孫和富有仁愛的父母。因為家庭就是這樣的一種組合,只有家庭的完整與和睦,才是《二十四孝》的真諦所在。
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極力推崇的思想,尤其是在中國。中國的孝文化是千百年不斷傳承的,從《二十四孝》的故事年代就可以看出來。孝讓我們學會尊重父母長輩,尊重這個世界。如果人的愛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突然涌動的話,人的孝則是看到父母忽然蒼老的時候由衷的、莫名的、復雜的情感。是的,他們的蒼老在一個瞬間,當我們感覺到的時候,會有種黯然神傷。“羔羊跪乳”、“烏鴉反哺”這些都是對“孝”真實的寫照,而在人間,能夠做到的有多少?
當然,我也曾自私地想將它完全奉獻給父母,因為自出生的那一刻,時至今日我沒有為他們奉獻過什么,而他們則為了這個家庭奉獻過太多,包括汗水和眼淚,甚至心血,甚至生命。所以我常常陷入這樣的恐慌之中,因為我知道能夠得來今天的一切,哪怕只是一家人聚在一起清苦地活著,已經是莫大的恩賜,已經是難能可貴。而使我恐慌的原因則是,我沒有為他們奉獻過什么。
在我的記憶中,我的家庭是貧窮的,因為貧窮讓我懂得饑餓的含義,也知道真正的饑餓是什么,這也是為什么在《百里負米》中會有這樣的對白。當一個家庭被烙上饑餓烙印的時候,作為這個家庭的父母會有多少嘆息面對呱呱墜地的嬰孩。生活就是這樣,也只有最真實的生活讓人懂得感知人生,也懂得感恩。
我知道的,那時的夜空里還是繁星點點。當我在墻上畫上星星的時候,從來沒想過星星與我的距離到底多遠,那時如果知道星星距離我足夠遙遠,我將為我的一雙眼感到驕傲。或許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它要我看清這些星星。
童年的記憶里最深刻的就是母親的眼睛,那時候母親的眼睛是患病的,而且是持續的許多年。據后來講可能是因為過于貧窮體內缺少營養,而且勞動十分繁重造成的。眼睛患病之后也沒有太好的醫療條件,最重要的是沒什么錢治病,于是眼病就一直拖著。(這也是我看到二十四孝中關于瞽叟和郯子鹿乳奉親的故事后,決心已定要將二十四孝寫出來的原因之一)
我的父親聽力不好(后來體檢檢測出鼓膜穿孔,就是傳統意義上說的耳聾,只不過還有聽力,這需要講話的人要大聲說才能聽清),由于耳聾許多職業父親是不能做的,當然那時候農村沒有職業這么一說,大家都是靠4畝地活著。但是這終究會影響生活和勞動的,所以父親也沒有太多的朋友,貧窮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因為家里面窮沒有人愿意給我們交往,另一方面我們也沒有錢拉扯一些社會關系。當然鄉里人情禮節上面父親從來沒有拉下過。
那時的農村,貧窮而且患有眼疾的人和家庭是悲哀的。特別是得不到及時治療,滋味更加難受。生活或許就是這樣,在時間的順延中讓人懂得許多,也要付出許多。在童年的記憶中在家中經常見到的就是紅霉素眼藥水和氯霉素眼藥膏,還有更多其他的藥物。當然這些都是廉價的,效果也甚微(后來想想這些藥是不是根本就不對癥)。
每當農忙的時候,母親都要帶上眼鏡,有時候還要帶上護眼的繃帶,這些或都成為別人嘲笑的方式。那時候我知道當你真正“快要爬不起來的時候”,沒有誰會同情你,更多的是看著你如何倒下,以及如何迅速死去并腐爛。那時的感覺我后來也有同感,只不過心中已經釋然了。
為此母親常常流淚,但是眼睛的疾病又不能流淚,只能傷心了。聽母親講那時候家里有時候一個月沒有一滴油,那雙眼睛都是“焅”壞了,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但是沒有錢治病,也沒有錢買一些營養品,甚至沒有水果,有時候就這樣耗著。(我好像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還不知道香蕉是什么)
父親由于聽力不是很好被人笑稱“失聰”,村里有句俗話“是聾三分傻”,由于輩分比較高,在明面上沒有誰這么叫。而且父親身體條件也決定了不能做重體力的勞動,在憑勞力吃飯的農村,父親是很被動的。家中幾畝地,家中五口人,一個女人患眼疾,一個男人耳聾,三個孩子。每每想起總感覺一種心酸,但這就是生活,無論如何也逃不掉的生活,而生活的人們需要面對,用生命面對。
有時候我在想,這樣的家庭在那種艱難中是怎么挺過來的?由于缺乏營養,我一直很瘦弱,而且童年時候經常肚子疼。我的記憶中家中經常喝的是一種“咸米”(類似于稀飯加上鹽)然后就饅頭吃,當然少不了的一年四季自己腌制的苤藍疙瘩、臭豆子、辣菜(雪里紅)。那時候幾乎家家都腌制這些東西,用大缸腌制,而且里面會長白色的毛(或許是一種菌),有時候也會生蛆。
或許今天再吃這些的時候感覺味道還挺好,但是因為里面加了油鹽醬醋和其他調料。如果從缸里撈出來一個苤藍疙瘩,切上一塊,用饅頭一夾就是一頓飯。而且一日三餐都是如此,積年累月,那感覺如何?那感覺如何?長久的,這就是我們家庭的真實寫照,長久的,當我們看到別人的嘲笑的時候,不是麻木,而是淡然。
在記憶中如果說一生中留下的最深刻的滋味那就是苤藍疙瘩的味道,在一口大缸里攪動著醬油水挑出里面的蛆,洗去上面的白毛,用刀削上一塊,味道就一個字“咸”,當時農村有一個詞形容“齁咸”。(這樣說有些惡心了,其實那時候是很平常的,幾乎每家缸里的咸菜都生蛆長白毛)
那時候的生活是重復的,飯菜也是重復的,母親的眼病也是反復發作。母親說懷我的時候想吃燒雞、想吃豬頭肉,直到生下我也沒有吃到。那時候晚上“饞”的睡不著覺,或許那時候每個女人都是這樣吧,聽說隔壁鄰居懷孕的時候饞的到廚房里喝了一口醋。
我訴說這些的時候,不是講述那時候的貧困如何,而是想說母親們的偉大,生活或許給予她們的是家徒四壁,或許是疾病,貧困,甚至是無奈和絕望。但是她們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沒有放棄孕育的生命,也沒有人放棄屬于她們的家庭。今天,我們在講述“孝”的時候,或許感覺很蒼白和淺薄,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深刻感受到愛的偉大,也沒有真正懂得“孝”的內涵。“孝”不是回報。
母親的眼疾向揮之不去的咒語,它或將伴隨她的一生,而僅僅是因為生活的貧窮所致。或許那時候幾滴油、幾兩肉、幾塊錢就可以使她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可惜沒有。或許這樣我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實,因為這種真實,當我寫《二十四孝》的時候會感到有故事可寫,而不是為了寫故事而編故事。
生活教會了更多的人勇敢面對,并且活的堅強。保爾柯察金有句話“人應該趕快生活”,或許真正認知生活本意的人會看懂這句話。但是即使“一個患眼疾的女人和一個耳聾的男人”組成的家庭也一樣有愛,而且這分愛從來沒有缺失過,也是因為這種愛,讓我們懂得去尊重父母,尊重生活,尊重生命。因為我深深的知道,這一切都來之不易。
只是生活仍舊繼續,無論帶給我們的是什么,但是當我們面對父母的時候,如果忽然發現白發已經遮住了雙鬢,皺紋已經爬上了額頭,請真情實意地表達出對他們的“孝”,這是對他們的尊重,以及對自己的尊重。
現實無法涂抹,人生也不會改寫,只是時間繼續,無論你要面對的是什么。當我讀小學之后,母親的眼睛仍舊需要治療,或許是從沒有放棄過治療。村里人不知道什么是執著,但是知道這種病是不能拖的,如果真是眼睛徹底壞了的話,以后的生活將不堪設想。這也是擔心不堪重負所以要把眼睛治好的原因。
我在一首詩歌里寫道“不要苦苦尋找,最好的醫藥,把我的雙眼徹底醫好。時間還早,而你已衰老,還怎么承受你的懷抱。我學會了在迷茫中行走沿著一條坎坷的道,狂熱奔跑,狂熱奔跑,直到跌倒才停腳,我想總會有這樣的時候,有美的鮮花和草,蝴蝶輕盈地舞蹈,再也沒有煩惱。”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父母帶我去看望母親在治療眼睛時候認的“干媽和干爸”。我記得那時候正好是雨季,他們騎著自行車(有一輛是賣的二手的,有一輛是借的。那輛二手的自行車至今還在。)馱了一袋米。雨后許多小路被水淹沒了,包括一些村子里的路也被淹沒了(騎自行車要穿過許多村莊),所以有時候需要牽著自行車從積水里蹚過去,然后用隔壁人家的引水機洗腳穿鞋,繼續趕路。
這條路母親為了治療眼睛走了不知道多少遍,真的不知道。這條路騎自行車需要1個小時左右,如果是走路的話時間更久,有時候母親需要走路過去。而且還會推著平板車馱一袋米一袋面之類的送給“干媽和干爸”。那條路卻成為了我們家的希望之路,雖然用土和煤矸石鋪成的,崎嶇坎坷。
希望,是的。這個家庭看到了希望。不僅僅是眼疾治療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有了一個了解外面世界的通路。村莊是閉塞的,即使父母從來沒有限制過我們的活動自由,我們也很少出去。外面的世界,那時我們還沒有電視機,能去一次集市足夠可以炫耀一番。“干媽和干爸”(也就是我的外婆和外公)沒有因為我們的貧窮而看不起我們,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人的善良。
“善良”是彌足珍貴的,特別是在你絕望的時候,會讓你的心中重新燃起對世界的希望和對生活的企望。所以時至今日,我依然珍惜自己生命中每一位幫助我的人,他們是一種財富,可以炫耀的,向整個世界。他們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的,我一直這樣認為。
他們是有文化的,有見地的,在我當時看來,他們是讓人羨慕的。于是與他們在一起,也讓我們變得讓別人羨慕。別人不會知道,我們這個家庭承受的苦痛,因為這無需向別人苦訴,一是沒用,而是反而會讓“無惡意的'人做飯后的談資,讓有惡意的人做流言的種子”。所以今天我講述出來,也絕不是苦訴,而是這些記憶會讓我在寫《二十四孝》的時候,更加融入到每個故事中去,或許生活的苦痛會讓人更加敏感于故事,也更加敏感于追思。
這條路年復一年,以至于隔壁鄰居家的孩子與我父母見面問候都是“眼睛好了嗎”?但至少有了希望,真的。他們會給母親講述很多事情,有些是母親無法理解的,但至少母親真誠而善良。即使認了“干媽干爸”以后也沒有向他們“苦訴”,貧窮本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只是母親不愿。偶爾,他們不期來到我們家,那時候我們的生活應該有了一些改善,至少不再是一個月沒有一滴油的日子,不過長期的營養不良使我們很容易“上火”,嘴上起“泡”,而且下不去。
到家之后,看到五口人擠在一張床上,以及其他很多。看到似乎與想象當中差別很大,就詢問母親,父母都是老實人,沉默中或許在回味這么多年的艱辛。父母都不太善于表達,不會講述“一個患眼疾的女人和一個耳聾的男人的故事”。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得到他們的幫助下,竭盡崩潰的內心重拾了信念。或許生活并沒有那么遭,時間,還有一些時間,讓人去度過這些艱難的處境。至于艱難是短暫的還是永恒的都不重要。
原來人是可以這么活的。我至今記著干外公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有一只碗,關鍵是碗里面吃什么。這讓我決心從農村走出去,去看外面的世界。雖然我始終認為農村挺不錯,但是我知道,我已經被那里淘汰掉了,也回不去了。或許是我借助他們的眼睛看到的外面的世界,我不愿意自己的碗里將來也是“苤藍疙瘩、臭豆子和辣菜”,當然更不愿意父母的碗里還是這些,我知道這么多年他們早就吃夠了,只不過生活讓他們不得不咽下這口菜。
常常想母親在懷我的時候想吃燒雞和豬頭肉,自己該如何滿足她的要求。或許這么多年這兩種食物已經成為記憶的符號,太代表著當時追求的一種狀態,只是那時是多么的遙不可及。或許自始至終,母親都沒有吃上一口,因為這樣的家庭條件,她已經不再奢望。其實接受貧窮是需要勇氣的,她接受了就意味著長久的掙扎和辛勞,意味著付出更多幾倍的汗水和淚水。即使這樣,你依然無法擺脫,即使這樣,你依然執著。
如果燒雞和豬頭肉在她的生命里是“奢侈品”的話,那么生活究竟是什么?生活真的無從考證,但是時間在延續著生命歷程,我們的腳步每邁出一步都是特定的符號,在生命的軌跡中打上深深的烙印。今天我在寫《二十四孝》的時候,又一次將這些記憶的瘡疤揭開,窺視時間試圖掩蓋的故事。我知道,時間是無意掩蓋這些的。
或許人可以選擇遺忘,這是人生最好的借口,卻也是給予自己一個解釋自我的理由。當我終于知道所有的人生都是基于對自己的恐懼,卻沒有戰勝這種恐懼的方式的時候,這種恐懼一直存在著。它就像一個鬼魂浮游在你的身邊,可以感知它的存在,卻無法將它趕走。而貧窮未嘗不是這樣,或許我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圍繞這個家庭的一個魔咒就是欠債和還錢。
為了蓋房子借了許多錢(之前的房子我沒有太多記憶了,只知道堂屋翻蓋的時候是在一年冬天,很冷。因為冷,我記住了那個日子,而且那一年我掉進了冰窟窿里)然后全家擠在廚房里住,廚房里有一只被煙熏的漆黑的燈泡,每晚我都會看著這只燈泡,幻想著能喝到紅糖稀飯。
為了兄妹三人的上學更是憂愁,那時候一年的學費可能也就幾百塊錢,但是一家人一年卻也賺不到這幾百塊錢。上學,而且學習也不好,但我沒有辦法,因為營養不良導致的眼球發育不良,我的眼睛開始近視,而且必須佩帶幾百度的眼鏡。或許我是當初那所初中里最早戴眼鏡的學生,所以很多人像看怪物似得看著我,于是嘲笑及各種惡作劇隨之而來,那時候每當上課時我要帶上眼鏡,心里是很難受的。
母親更是起早貪黑,只是即使起早貪黑也掙不到錢。我上學騎得是那輛二手自行車,而且經常漏氣,需要借別人家的打氣筒。有時候干脆走著去學校,那需要提前一些時間。母親每天早上都會做好飯,那時候外公住在我們家(外婆得病去世了),第一波做早飯是我們兄妹上學的飯,然后在做第二波早飯是父母的飯,然后是外公的飯。為什么不一起做了?因為吃的不一樣。
冬天格外寒冷,村里幾乎每個人都凍臉凍手,我的腳趾就是那時候凍壞的。母親每天晚上都要“打草簾子”,一塊錢一米,一縷縷的稻草用經線編起來。一打就是半夜,每當外面下起雪,在昏黃的燈光下,母親“打草簾子”的身影就會烙在我的心上。父親也是會忙到深夜,他做裁縫,做了幾十年,都是純手工制作,那時候做一條褲子只有一塊八毛錢。
在我的記憶中,冬天的冷只有用冷來形容。因為我從沒有在冬天感受到溫暖,我的心也是冷的。許多年后我也寫過詩歌,記述了滿臉凍瘡的小孩,其實這是真的。在《二十四孝》里關于閔子騫的故事,我不愿過多提及冷,因為冷無法用語言形容。那時候父親的做法就是用一個破盆子里面放上稻草生上煙(是的煙),讓整個屋子里都是煙,或許這樣就不冷了,不過挺嗆人,我們都蜷縮在被子里(那時候干外公外婆送給我們幾張床還有被褥,衣服等,比我們的好多了)。
時間是脫節的,因為冬天終將過去,世界還是迎來春暖花開的時候。就像我終于知道了香蕉的皮是不能吃的一樣(我因此感到很可惜,那時候香蕉絕對是奢侈的,所以我會把香蕉皮一起吃掉)。春天,會有很多象征,當我和其他人摳掉臉上的凍瘡之后,世界仍舊是真實的世界。父母仍舊會為錢的事而發愁,為此母親沒少掉眼淚,因為最后沒有誰愿意借錢了(或許有,只是我們沒找到)。
窮人到最后剩下的只有尊嚴,為了尊嚴,這個家庭堅強地活著。這意味著,要付出更多的辛勞,也要承受更多的委屈。窮人,我反而認為是一種高雅的稱謂,因為它不嬌柔做作,因為它不卑躬屈膝,因為它不怕貧窮。對于一個窮摜了的家庭而言,能平淡地接受一切。這也是我在《二十四孝》埋兒奉親中對主角的定位一直是理智的,他不是愚昧,而是淡然取舍。
尊嚴,有時候是奢侈的,因為在我的記憶中父母永遠都是因為錢而煩惱、而無奈、而四處奔忙。這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相反,他們要付出更多的勞動和心血。因為我們需要讀書,需要學費,而他們還有老人需要贍養。當每學期的開始是最困難的時候,需要向親戚借錢交學費。當時我們全家勞動一年也攢不下來幾百塊錢的學費錢。沒有辦法只能借錢,然而借錢——難!
每當看到父親因為借不到錢而眉頭緊鎖,母親哭紅的眼睛(其實母親在我們面前是不會哭泣的,但是我還是看到。)我的心就像石頭堵住了一樣。(這也是為什么我在詩集《蒲伋詩境》里會有關于青色石頭的描寫,而且寓意下面埋藏了金銀財寶的原因)我知道一切都會過去的,因為貧窮已經太久了,應該過去了,人生苦短,如果它一直籠罩在這個家庭上空的話,它還有什么意義呢?
我們都要讀書,因為除了讀書之外,沒有別的出路,即使讀書也沒有出路。但是它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就像持續的貧窮讓我們看到了擺脫的希望。正是因為希望,使這個家庭充滿了一種力量,改變的力量。
但是,當現實將希望拉回的時候,又會增添許多陰郁的色彩。在看到許多人初中畢業或者沒畢業的時候就已經去磚瓦窯上拉磚坯子或拉磚的時候,我是羨慕的。但是自己近視眼,戴著眼鏡在農村是受人鄙視的(可能連老婆都娶不上),就像當年母親戴著眼鏡勞動受人鄙視一樣。我必須要離開這里出外謀生,或者不戴眼鏡生活。
其實我沒有選擇,因為父母的希望就在我的肩上。如果我戴著眼鏡在農村生活的話,不單單是我,還有我的父母,整個家庭就會讓人當笑話看。現實是殘酷的,但是現實教會了人應對殘酷的方法。其實在《二十四孝》里面我不愿意描述太多殘酷的場景,我希望的是溫暖祥和以及人處在安逸和富足的條件,這樣的《二十四孝》是唯美的。我知道的,我可以寫出唯美的故事,但這樣無法寫出《二十四孝》的神髓。
【我和二十四孝的敘事散文】相關文章:
我和冬天有個約會散文01-19
我的想念散文11-05
我的她散文05-01
我喜歡的散文11-13
我不懂的是我散文11-11
世界的起點和終點散文11-04
星星和月亮散文11-06
我的班長我的班散文04-30
我熱戀的林地散文11-10
我過的好累散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