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香茶散文
真正識得茶味,還是在二十幾年前,我那時在大別山區的一個部隊機場服役,當地的行政區劃隸屬安徽省。安徽省是我國重要的茶葉產地,名茶不少,比如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等。當時部隊有農場,廣種茶葉,因為農場的名稱是園山農場,所以茶葉就被命名為園山綠茶。那年的四、五月間,偶爾的戰友老鄉們聚會,因為有個戰友在農場工作,近水樓臺先得月,我有幸第一次喝到剛剛采摘的新茶。說來慚愧,我們這些北方來的毛頭小伙子哪里懂得品茶?喝茶也是牛飲,但要說感受,就是一個字:香。說得具體點,那茶香就如同家鄉新鮮剝殼的綠豆清香。
第二年休探親假,我專門帶了兩斤部隊的茶葉回老家,也想讓家人嘗嘗鮮。等忙不迭地燒好水,沏上茶,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卻沒有想象中的滿口留香。這時,一旁的大伯提醒我:小子,你帶來的茶是好茶,可惜,咱這水不行。
三分茶,七分水。所言不虛。
我的家鄉地處華北平原最東端、渤海灣畔,這一片退海之地向來鹽堿。人們自古喝著含氟、含鈉極高的地下水,影響身體健康自不必提,許多人一口黃斑牙損害形象,確是顯而易見的。關于家鄉的水咸,傳有不少笑話。其中一則是這樣的:
話說一名在外就讀的本鄉子弟,假期期間帶幾名外地同學回老家,沿途沒忘買上幾瓶昂貴的礦泉水待客,那幾個同學也客氣,不用,不用,我們現在不渴,到家喝家里的水就行!這小伙子更實在,不瞞你們說,喝我們家的水,你喝著喝著就渴了。
其實,即便水質如此之差,當地人也并不是與茶絕緣。前面提到的我的大伯,一直喝了幾十年的茶。大伯年輕時當過八年兵,退伍后當村支書,一干就是三十幾年。大伯愛喝茶,那時只喝茉莉花茶。當年想喝好茶也沒處買、沒錢買,這幾毛錢一大袋的茉莉花茶,成了當地唯一能喝到的茶。不過,說來也怪,這苦澀的咸水與濃香馥郁的茉莉花茶結合,竟是絕妙的搭配,水的咸味被香氣遮蓋,而香氣被咸味襯托得愈加誘人。釅釅的茶湯,其間若沉若浮的幾朵茉莉花,色香味形俱佳,這也是我家鄉當年待客的'尚品!
記得我小時候的晚上,常見大伯在場院里給大隊的社員們開會、念報紙,并時不時端起桌子上印有部隊番號的軍用搪瓷大茶缸,咕咚、咕咚灌上一通。我們這些熊孩子也頑皮,經常趁他講話,一把搶過他的大茶缸,猛地喝上一口,然后咣當一聲撂下,飛快地跑開。大伯倒是不惱,還挺高興,邊笑邊罵:小兔崽子,別忘嘍,長大賠我茶葉哩!
也許正是因為家鄉水質的原因,前些年,我每次從部隊探家,給大伯帶的大多是花茶之類,比如桂花茶、菊花茶、珠蘭花茶。近些年,家鄉的變化堪稱翻天覆地,飲水條件也從根本上得到改觀,F在人們的生活用水是引來的黃河水,泡茶的水是桶裝的礦泉水、純凈水,喝茶的習慣也進入到家家戶戶,茶葉的品類也是應有盡有。三年前,我從部隊轉業回到地方,能夠經常回老家陪大伯聊聊天、喝喝茶。大伯老了,近八十的年紀,但是精神很好,除眼睛的白內障,身體倒硬朗得很。老人家仍然保持著喝茶的習慣,茶葉不論是綠茶、紅茶、花茶、還是普洱茶來者不拒,還都喝得有滋有味兒;茶具也換了,原來的軍用搪瓷茶缸變成我從南方給他買的一把紫砂壺。據他自己講,那個部隊茶缸被他摔過幾次,現在當寶貝一樣收藏起來,留個念想兒!
我經常逗他,現在有了好水好茶,是不是把當年的茉莉花茶忘了?大伯頓時正顏厲色地反擊,小子,咱可沒忘本,那咸水香茶,養人的好東西啊,越喝越渴,越渴還越想喝,我這輩子可就靠它嘍!
【咸水香茶散文】相關文章:
黑與白散文11-06
資格散文12-25
夢想_散文11-20
《父愛》散文11-20
塵緣散文11-19
年畫散文11-19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
山杏散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