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什么最貴散文
人到中年,什么最貴?
相信很多人的選擇,會不約而同——健康最貴。
但是也有很多人,在自己的健康出了問題之后,才會真正的重視。
不久前,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聽到了一個讓我吃驚不已的消息:一位高中同學在幾個月前查出患了癌癥,并且已經是晚期。
由于病情比較嚴重,治療已經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意義,并且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其他部位。
于是,她放棄了西醫治療,放棄了在她看來痛苦不已難以承受的治療方式。努力讓自己最后的生命,保持一種高質量的生活狀態。
她在得知自己生病之后,開通了一個微博,每天把自己美美的照片以及積極生活、保持愉悅的各種感悟發送到微博上,每一條微博的內容,開頭的第一句都是:向死而生。
雖然這種狀態讓人感受到她對于生命的激情和熱愛,在她努力微笑的背后,是她咬緊牙關絕不服輸的靈魂。
但是,在那些文字和圖片之后,也讓許多朋友感慨和悲傷,因為不管怎樣,她留在這個世上的時間,都已經不多了。
朋友給我打電話,說起這件事之后,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太大了,之前總覺得咱們的日子還有很長很長,總以為死亡離我們很遠。可是通過這件事,我才明白,我們心理上再怎么不承認,也畢竟是人到中年了。都說四十不惑,我們真的應該明白,人生的下半場,最應該最惜的,就是自己的健康。”
如果沒有了健康,一切都等于零。
我很認同朋友的這番話。因為在不久前的體檢中,我也檢查出許多小毛病,拿到體檢單的時候,我并不在意,隨手把它扔到了一邊。
直到有一天,同事給我打電話,說:“姐,醫院給我反饋了情況,您的問題得引起重視呀。”
我心里一驚,拿出體檢單再次翻看了一下,發現有一項檢查結果顯示自己確實有一些疾病的隱患,需要在之后的各方面都加以注意。
當時心里很害怕,給幾位醫生朋友打電話詢問檢查結果到底意味著什么。朋友說這些隱患常發生在中年,比較常見,雖然并不嚴重,但以后在各方面都要引起重視。
得到這答復后,我不由感慨:以前從來不覺得健康會成為自己的困擾,總覺得只要不抽煙不酗酒不熬夜沒有不良的衛生習慣,疾病就不會找上自己。
但是,人到中年,身體就像一部運轉了幾十年的機器,總會慢慢的生銹、減速,如果再疏于保養,那么身體一定會發出這樣那樣警告的信號。
你平時對身體怎樣,它就會反饋給你什么樣的結果。
人到中年,不敢病。
因為身上承擔了太多的責任,背負了太多的期望,生病已經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而是會與一個家庭息息相關。
健康,才是中年人最應該關注和珍惜的。
《活好》這本書里,有這樣一番話:生病是換一種的生活方式,你可以花時間好好和自己溝通,內心深處需求這時候會真實直白展現出來。活著身心健康的時候沒有好好珍惜,當生病的時候你就會好好珍惜每一刻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那一刻你需求的很純粹,很簡單,從這時起認真的對待自己的身體,多和家人相處。換一種說法,這是一種上天的賞賜,給你帶來額外的體驗。
雖然這話說的很是豁達,讓那些患病的人可以正視疾病,從容面對。
但是,在我看來,這更是一種善意而婉轉的提醒:為什么一定要在生病之后,才要去感知健康的珍貴呢?
就像身邊的很多朋友,一邊口口聲聲說著要“養生,健康第一”,保溫杯里泡著枸杞、黃芪、菊花。
可是照樣熬夜、喝酒、不運動,生一場小病住幾天院,也會感嘆幾句:到了醫院,什么都看開了。可出了院,沒過幾天,又開始了周而復始的熬夜、喝酒、抽煙……
健康是我們人到中年的唯一一張底牌,這張底牌失去了,所有一切也會隨之失去。
曾經身患癌癥而離世的復旦大學教授于娟,曾經在生病后寫下了一部《生命日記》詳細記錄了自己患病的經歷。
在她患癌前,總是熬夜、加班,努力去滿足物質上的'需求。
直到生病后,她才突然明白:“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云。”
如果我們前半生拿命換錢,很可能到了以后,會拿錢換命。
并且,有時候你即使是花光所有的錢,甚至把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拖到貧困的谷底,卻還是換不回一條命。
人到中年,命最貴。
健康是1,而我們所追求的金錢、名利、地位、房子、車子等等,都是0。健康在,人生的意義也就在,健康不在,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會成為“0”,成為虛幻的泡影。
人到中年,關愛自己的身體健康,就是對家庭最大的負責。
因為,能夠成為人生贏家的,不是創造了多少金錢帝國,創造了什么財富神話,而是有一具健康的好身體,可以讓自己從容愉悅地走到人生終點。
人到中年,命都是自己給的。為了愛你的人,好好善待自己!
【人到中年什么最貴散文】相關文章:
人到中年應做好的十件事07-29
黑與白散文11-06
資格散文12-25
夢想_散文11-20
《父愛》散文11-20
塵緣散文11-19
年畫散文11-19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