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嫩玉米散文隨筆

時間:2021-01-19 10:50:48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嫩玉米散文隨筆

  “一棵小樹不太高,小孩爬在半中腰,身穿小綠襖,頭戴紅纓帽!”晚飯后,我與好友同路散步,突然看到一個賣煮嫩玉米的小攤主,倏然想起小時猜的一個謎語。

嫩玉米散文隨筆

  “猜一猜,這是一個什么吃的?猜中了,我就掏錢給你買!”我立刻吊著好友小孩的胃口。

  “芒果!”“梨子!”“蘋果!”“香蕉!”……猜了一會兒,小孩見我總是搖頭,偶然觸景生情,指著玉米攤說,“玉米!”“玉米!”

  “猜對了!”我馬上掏出30元錢,買了三包,一人一包,邊走邊啃,津津有味。

  這時不由得想起,前幾天我回到二孃家的情景:啃著嫩玉米,喝著嫩玉米稀飯,嚼著嫩玉米干飯,品著青椒炒嫩玉米。吃得津津樂道,走時免不了捎上一蛇皮袋子的嫩玉米棒,拎上兩個食品袋的嫩玉米粒,速凍到家里冰箱,夠吃上一陣子,煮、蒸、炒,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到家后,迫不及待地撕掉嫩玉米的外衣,放入大銻鍋加水煮,伴隨“呲呲”水蒸汽聲,飽蘸清香,縈繞廚房,飄溢客廳,勾人食欲。約過十分鐘,揭開鍋蓋,濃香撲鼻,用筷子在沸騰水中使勁一夾,初入鍋里原本乳白色的嫩玉米棒偷偷變得金黃欲滴,抓在手上燙的人左手換右手、前后翻滾,用口猛吹涼氣,趕快用牙猛啃一口,熾熱的玉米粒,暖暖的、甜甜的、香香的、糯糯的、爽爽的,沁入五腑六臟,神清氣爽。

  誘人的嫩玉米味,饞得人一口氣啃完一包,不松口再啃第二包,接連啃下三、四包,還嫌不過癮,長條形茶幾上放著四、五個大盤子一掃而空,兩個垃圾桶裝滿啃得凹凸不平的玉米芯,口中、手中、房中的余香不絕,完全是家鄉那個味道。有時,鄰居的小孩用缺牙巴吃力啃完一包,舔了左手,又舔右手,眼睛直溜溜瞪著廚房的大銻鍋,跑去用筷子使勁在鍋底打撈,剛好剩一小包,用筷尖的一頭插著,毫不客氣繼續啃得津津有味。

  玉米,又叫包谷、玉蜀黍、棒子、苞米等。我老家在川西地區,鄉親叫包谷。我與玉米的情愫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長期吃不飽的農村人頓時有了干勁,忙了小春又忙大春,忙了大春又忙秋收秋播。一年忙到頭,除了拿出少部分糧食到糧站賣國家訂購糧外,其余歸自家支配。小麥、稻谷、玉米是滿柜子、滿糧倉,一年到頭不愁白米白面吃,常常添加玉米、紅苕等粗糧,讓飯菜有顏有色、有滋有味。

  說到玉米,不得不說掰時的艱辛。每年七月底,玉米個個荷槍實彈站在大田大地里,粗大飽滿的玉米棒斜挎在高高的桿子腰間,吐出金黃的須子,葉子慢慢變黃。放暑假的我自然加入掰玉米的行列。一個背簍背在肩上,或一個籃子提在手上,母親、二孃、表哥、我齊上陣,鉆進茫茫玉米地,對準玉米棒,一掰一擰,一包碩大的玉米棒便掰下來,甩入籃子或者背簍里,接著嫻熟地掰第二包、三包……一人掰一行,一行一行地掰,不讓一包玉米漏網。一塊玉米地通常有三、四畝大,玉米與紅苕相間套種,一行有兩窩玉米寬,有兩個籃球場長。往往是大人掰三、四行,我才勉強掰完一行。雖已入秋,但日頭仍然毒辣辣,地里更似蒸籠,渾身上下奇癢無比,汗水順著額頭、頸脖、脊背流下,衣服緊貼在身上,玉米的“胡子”又干又脆,很容易被弄到脖子,好似“白蟻搔心”。流汗的大背、小背顧不得這些艱辛,掰下一包包碩大的玉米棒,裝滿一籃子又一籃子、一背簍又一背簍,渾身總有使不完的勁兒。

  成堆的玉米棒一背一背背回家,在街檐上堆成小山,個個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為了避免玉米堆積發熱而變色,我們顧不上喘口氣,挑燈夜戰,把所有的玉米棒外衣剝掉,剝皮時留下幾個皮作為拴兒系在一起,掛在墻上或立柱子上。當第二天黎明的曙光照在院子時,金燦燦的玉米墻,黃珍珍的玉米柱,直刺你的眼睛金光閃閃,全家人直起快要累斷的腰身,笑瞇瞇地沐浴在五顏六色的晨曦里。乘著清晨涼爽,我們趕緊下地,馬不停蹄地重復昨天嫻熟的動作,直到把八、九畝玉米地收完。

  那些天,全家人一日三餐,吃掰回來選剩的嫩玉米棒。早上煮嫩玉米棒,一個人要啃上七、八包;中午孔嫩玉米干飯,一人要吞下兩三大品碗;晚上煮嫩玉米稀飯,也要喝下兩三大碗;燒柴煮飯時免不了燒上幾包嫩玉米,焦香甘甜。有時,母親用石磨推磨嫩玉米,包玉米湯圓,烙玉米餅子,攪玉米涼粉,嫩玉米的吃法花樣翻新,有顏有味,食不厭精。

  剝玉米更是一個苦活路。往往利用夜晚和下雨天剝掛在墻柱上的玉米棒,花色、乳白色、黃色……五顏六色,金光燦燦。先用一個鐵錐子把每包玉米棒錐一路下去,再甩給剝玉米的人,用虎口和大拇指使勁往下壓,稍收水分的玉米就一路一路掉到簸箕或者篩子里,不一會兒就堆起一大堆,一個晚上或者一個雨天剝下來虎口疼得發腫。會剝玉米的.老手就用兩個玉米棒扣在一起,上下扭動,玉米粒撲通撲通掉下來,省力、省勁、省時。全家人經常忙到深夜,眼皮子打架,眼眶里布滿血絲,偶爾瞇幾下眼睛,又接著剝,沒有一絲怠慢,一心想搶在雨后天晴或者大太陽天爆曬幾天,趕快曬干了裝滿倉,把“賣了玉米買新衣裳”的夢想擱在心底。

  曬玉米全憑老天幫忙。剝出來的玉米粒,要靠大太陽暴曬五、六天。有時為了搶隊里公用的曬場,母親天不亮就扛著曬墊去占席位。太陽剛從小山坡后爬上來,母親就把五、六床曬墊一一攤開,把背篼里的玉米粒一大把一大把撒下去。我們爬到曬墊里把一片一片的玉米攤均勻,使每一粒都能曬到太陽。曬玉米,母親往往一天要用竹編的抓耙子翻曬五、六次,每次汗透全身。曬墊里曬的玉米干干凈凈,沒有砂石、雜質,顏色好看,品質優良。

  曬玉米最怕陰雨天或者雷雨天,秋包伏里太陽喜怒無常,有時艷陽高照,有時瞬間烏云密布、大雨瓢潑,大人小孩齊出動搶在雨來前收回玉米。玉米一遇大雨淋,就會變黃發霉,既買不上好價錢,又不好吃,只好用作豬飼料,“賣了玉米買新衣裳”的美夢就此泡湯。

  干玉米可以賣成錢,用作工業原料,制作餅干、營養粉等食品,加工精制飼料;烤成燒酒,自家也喝,還賣給餐館、副食品店;磨成玉米面子,煮稀飯,蒸干飯,吃上全年;過年時,用來爆爆米花,金黃乳白,抓放在衣袋里,互賀新春,散發分享,寓意來年豐富輝煌。

  如今在飯店或者農家樂,從生態、綠色、環保的角度,人們往往要點一份五谷雜糧,嫩玉米棒缺一不可。有的農家樂摻入粗玉米面孔干飯,美其名曰“金裹銀”(銀白色的大米,金黃色的玉米面),吃起來滿口馨香。煮玉米,燒玉米,炒玉米,嫩玉米讓我的童年烙上記憶,回味無窮;掰玉米,剝玉米,曬玉米,讓我的成長多姿多彩,有滋有味;啃玉米,燒玉米,吃玉米飯,使我對玉米產生了濃厚情誼,懂得“汗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深意。進工廠、入城市,我不再掰玉米、剝玉米、曬玉米,卻鐘情于嫩玉米飯菜,百吃不厭!

【嫩玉米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玉米穗01-09

莊稼的玉米散文05-02

周公解夢之夢見玉米04-08

簡筆畫玉米的畫法11-09

玉米簡筆畫步驟圖解11-01

穿越玉米地勵志故事04-02

夢到玉米是什么意思11-12

夢見散文隨筆01-03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 亚洲区少妇熟女专区 |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精品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2021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