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經典散文隨筆
霧的天氣里,出去是不可能了。懶在床上,在別人也許是盼了一周的美事,于我卻早已不習慣。我習慣的是天明即起,換上運動裝備,將自己扔進晨風中,這樣的日子已經幾十年了。幾十年了!心里驀然一驚:好象看見了那個叫歲月的老人,白須白眉,穿霧而來。
床燈下的閱讀,也是無數個夜晚的風景。換作早晨,便覺得是一種奢侈,或曰浪費。這樣的只爭朝夕,心常常處于緊迫狀態。學生時代是分數的壓力,工作以后是任務的驅使。不把時間排得好好的,用得心中無憾,總有一種微罪感。一個目的沒達到便坐立不安。只有在夢中,心率60以下,世界才真的慢下來,慢得自己無知無覺。
也曾有過片斷。鄉下的'火炕上,叔侄們圍坐一起,窗外落雪無聲,時間被凝固了。那個老式掛鐘,嘀-噠-嘀-噠。這是一片飛來的時間,原不屬于我,可遇不可求。
或者幻想某一時刻,躺在山坡上,耳畔青草泛香,蒲公英在風中搖曳,天空渺遠,白云輕悠,沒由地來,亦無去處。此情境似乎只有孩童時有過。誠如木心,只是從前慢。
日子堆積久了,看似數量很大,水落石出的也就那么幾檔事,念書、結婚、掙錢、養家,卻占據了我們生涯絕大部分時間。那些零零碎碎的空間,我們根本沒有記起,或者早就淡忘。一直以為,它們都無足輕重,是來做陪襯和點綴的。
真正將日子熬成歲月,我們才把一些人一些事看淡了想明了。才知道一路走得太過潦草,到頭來,握持的未必是初心,灑落的也許正是所愿。可一切已經無法重拾。
很驚嘆那些執意個人理念的活法,年紀輕輕就浪跡天涯,聲名日隆時絕塵遁世。試著想了想,那是一種怎樣的極致?有時,我們寧愿屈從流俗的安排,也不敢應答內心的召喚。
索甲仁波切說:在你的生命中,一直有兩個人活在你身上,一個是聒噪,要求很多、歇斯底里、詭計多端的自我;另一個是隱藏的精神生命,它寧靜的智慧聲音,你偶爾都會聽到或注意。
尤其欣賞那些把平淡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關心糧食和蔬菜。每天都做一個幸福的人。以一種慢而有閑的心情體味流年。
真正的慢不是刻意的安排,一定是順心的率性。從里往外地受用。無此,即使榮耀等身,未必心寧。因為在那里,欲望的鐘擺就從沒有停擺過,在焦慮和無聊之間。
有閑,是一種享用的心態。一杯下午茶,一段發呆的時光,一時改變了的情境。它其實浸透在日常生活中,無需去尋找,不必標上符號。
霧來了,不妨砌一壺茶,留在室內看書。寫不下去了,就去煮一碗面條。
【流年經典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月下的詩人經典散文隨筆07-26
嘆流年散文11-28
偷渡流年散文04-30
誰把流年暗偷換----讀《流年似水》有感09-22
關于煙火流年散文11-19
流年高一作文10-22
鐘聲敲碎了流年作文08-23
流年似水的散文11-17
左手流年,右手繁華散文11-13
流年的淡香散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