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與土地散文隨筆
冬至回家,看著荒蕪的土地不由一陣痛惜。父親倘若再世,不知道該怎樣罵我們這些不肖子孫?
父親視土地為生命,常說土地是寶,是萬物之本。記得剛分田到戶的那陣,父親激動睡不著,他常常半夜跑到地頭,出神地望著月光下那平整黝黑的土地,美美地吸允著煙鍋,心中描繪著五彩的錦緞。他將最遠的河灘地種上了油菜籽、棉花,挨著出村路的種上了麥子、玉米,距家最近的四分地種上蒜苗、辣椒、西紅柿、韭菜等蔬菜。家里有糧心里不慌,有吃的有穿的就是幸福,土地在父親的精耕細作下成了最美的'風景。為了種地方便,父親給家里買了兩頭牛。牛能耕地,糞能壯地。父親對家里做了分工,他負責在田里勞作,母親負責曬土打掃牛圈,我和哥哥負責給牛割草。童年、少年的記憶我都是背著背簍到處給牛尋草。那時候,我還沒有背簍高,就被父親呵斥著到玉米地里、河灘、溪邊割草,我忍著眼里的淚水,埋怨著父親,埋怨著農(nóng)村生活。
莊稼帶給我的是繁重的勞累和疲憊。盡管如此,骨子里我卻喜歡享受豐收帶來的喜悅。麥子在黃鸝鳥的催促聲中,一天天泛黃,這是農(nóng)人最忙碌的時候,開始為碾麥子做準備,光場、磨鐮刀,月光下夏風陣陣金浪滾滾,農(nóng)人的心焦了。開始“龍口奪食”,和天氣爭分奪秒搶收。麥子有個特點“見雨就發(fā)芽”,成熟的莊稼不能爛在地里,每個農(nóng)人祈禱老天爺,不要下雨不要下雨,收割完再下。大人小孩全家上,割得割、拉得拉、曬得曬的,一片繁榮忙碌的景象。父親更是起早貪黑,他是割麥能手,一天至少割畝半地。為了早點收割完,他吃完晚飯拿上鐮刀、磨刀石,拉上被褥來到地里,累了就在架子車上伸伸腰稍作休息繼續(xù)割。那些年月,我家沒有吃過一次發(fā)芽的麥子,這歸功于父親的勤勞辛苦。收割完,曬上兩三個日頭,開始碾場。趁著好天氣,解開麥子捆整齊地平攤在場上,吆著牛拉著碌碡在場上轉(zhuǎn)。碾完場,接著揚場。這是一項技術活,母親為了讓父親有力氣干活,調(diào)上一大碗油潑面。起風的時候,父親弓著前腿,緊握木锨鏟上麥糠往天空一揚,朗月下一道道美麗的弧線劃破天空。那個畫面刻在我的腦海。吃上雪白的蒸饃,就著爽口的黃瓜,一種幸福自豪油然而生,同時,我們也真正體會到糧食的不易和勞作的艱辛。
在收割麥子的間隙開始播種玉米。拂曉的時候,父親套上牛,哥哥拉著架子車裝上化肥種子。父親說:“地要犁深犁透,一犁挨著一犁,不能越行,種子不能亂丟,一腳長丟三顆。”我哥反應比較遲鈍,經(jīng)常為此挨打。我親眼看到父親用吆牛的鞭子摔在我哥的臉上,瞬間我哥的臉上一條紅印,這也是后來他不愿勞作的原因吧。父親種地很扎實,把地畔的角角落落都種上了。夕陽下,他一手扶犁,一手執(zhí)鞭,黑黃僵硬的土地變得平整溫潤。在他的眼里,地就是琴,牛就是弦,他盡情地演奏著生命的樂章,激越、興奮、悲壯。
豐衣足食,就是他最大的幸福。父親安安靜靜地走完了他的一生,臨終他叮囑我不要繁文縟節(jié),早日入土,他要與土地融為一起。他愛土地,愛得癡迷,從土里來,到土里去。作為農(nóng)民,他無怨無悔。
我哥卻不這樣認為,他固執(zhí)地認為父親想用土地禁錮他,讓他變成一頭默默耕作的牛,牛有什么出息?整日整夜勞作,能值幾個錢?他要成為一匹縱橫馳騁的馬,父親去世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將土地轉(zhuǎn)讓,奔向欲望的城市。他的熱情沒有被城市接受,迎接他的是一個個殘酷的現(xiàn)實,他被變成一只疲憊的鳥,整日為工作奔波。農(nóng)民就是種莊稼的,沒有了土地的農(nóng)民,哪還是農(nóng)民嗎?說他是農(nóng)民,他沒有種土地,說他是城里人,身份卻是農(nóng)民,他在農(nóng)村城市間迷失著……他忘記了鳥兒覓食、休憩的時候也要著地。
這種悲哀不僅僅是我哥,我們開始向往土地,向往父輩豐衣足食的日子,向往藍天白云,向往青山綠水,向往透明純凈的空氣,向往綠色食品,向往我們嗤之以鼻拋棄的土地……
夕陽、莊稼、炊煙、黃牛、小河,已行已遠的故土啊,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到你的懷抱?
趙華:筆名秋水無痕,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作家協(xié)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父親與土地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與土地有關的歇后語04-09
夢見散文隨筆01-03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與父親有關的勵志書籍推薦12-22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土地神03-26
土地散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