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水的抒情散文
很感謝那些詩書滿腹、文采雋秀的文人雅師們,對女人的定位如此形象逼真、鞭劈如里。盡管朝代不同,身世不同,人生追求的坐標不同,但他們對女人的讀解是心出一轍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是蘇東坡心中的女人。“溫柔的一低頭,像水蓮花無限的嬌羞”是徐志摩眼中的女人。著名散文家朱自清面對梅雨潭欣然潑墨出的“女兒綠”,不知讓多少男人女人為之傾國傾城。
女人如水,如水的是女人。作為女人的我,生命之旅確乎是一條水路,一個恬靜的微笑,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句坦誠的感慨,都會讓我感動得淚影婆娑、難以釋懷。一零年從市區近郊喬遷于鬧市,生活起居來了一個質的飛躍,曾經林林總總的瑣碎雜活,化簡得惟有清理房間了。怪不得偏遠山村的人也紛紛在都市里買房扎宅,城鄉生活差別的懸殊不能不是事實。其實少了的不只是繁雜的家務,就連人與人見面的.寒暄閑聊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簇擁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你大可放心地前行,一張張陌生冰冷的面孔,即使頭上頂著好大好大的火球,心里照例寒氣襲人。為了適應這份獨特的清靜,蝸在家里泡書也是一種別樣的樂趣。當——當——當,有人在敲門,如同孤島似的鬧市,會是誰呢?我放下書索性打開門,樓上大伯一臉慈祥的笑容讓我頓生驚喜,我激動得正要開口把老人讓進家來,老人用僵硬的舌頭吃力地說道:“停水了,那邊建筑工地我孰,能打回水來,把桶給我捎回一桶吧!”大伯拿著桶拖著腦血栓留下的后遺癥踉踉蹌蹌地走了,可印在我心中的不是那只桶而是那暖融融的滿臉陽光,我不知道該用什么去回報老伯,直到今天仍然被那厚實的笑容糾集著。
與新教材同步成長依然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名目繁多的公開課我方唱罷你登場,實在讓人苦不堪言。課上四十分,課下幾天功,廢寢忘食臺前臺后的一番折騰不會讓那些肩負未來使命的園丁們叫苦連天,無法面對的是層層領導、專家對一節課的評頭論足簡直就是雞蛋里挑骨。“教無定法,只要緊緊圍繞教學大綱在特定的時間里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就是一節無可挑剔的好課,創新型人才就應該在教學手段的各具千秋中萌芽成長。”我知道自己的看法有悖于領導專家心中那個只有仰視才能望到的天平,但多年來一直沒有脫離教學工作的雙重角色我深知一名一線教師的不易與苦衷。出乎意料的是我的發言并沒有被全盤否定,話音剛落,一位資深權威就向我投來一個會意的眼神。我感動得連連抱拳致謝,一種相逢知音的欣慰感如春潮般蕩漾心野。從此,那深邃、智慧且溫情的眼神,便成為我心中一道至美的風景,時時回望,也時時幸福充實著。
人到中年,情是否也跟著歲月的腳步一路大跑小跑地趕來了?我看未必。如果是這樣,誰都不會去留戀青春,在逝去的花季時光里重溫舊夢了吧!與其說這是老同學兒子的婚慶喜宴,不如說是學友重逢的隆重聚餐。金樽撞擊出的不是為這對新潮伉儷的祝福,而是同窗數載時波瀾壯闊的青春劃痕。“那首《小白楊》的原稿還在嗎?”好友還沒忘記那首激情之作!我一陣暗喜。“不在了!”我一邊搖頭一邊回話。
“政教處決定張貼在校園時,是班主任讓我用毛筆書在紅紙上的,太長了,寫了兩大張呢!畢業前夕一首《小白楊》,足以為校領導解了不少圍。盡管真正扎根山區一輩子教書育人的不多,但燃眉之急還是起了作用的。你怎么就丟了?‘泉水歡歌的河畔/一排俊秀挺拔的小白楊/沐浴恬靜的陽光/吮吸清純的甘露/風雨中茁壯成長/’只記著開頭這一節了,真讓人遺憾!”
“你還能背這一節呀?都三十多年了,連我都忘得一個字沒了,謝謝!真的很感謝!為好友的經意,真誠地敬一杯!”
婚宴在轟轟烈烈的喧嘩中拉下帷幕,和好友告別乘車疾馳在通往家的歸途,我的心始終沒有放下那首《小白楊》,沒有放下好友,那份沉甸甸的感動,不亞于中大獎的興奮!
女人似水,似水女人。“天下莫柔弱于水”。如水的女人能否征服男人我無以定論,但如水的心旅連自己都難以征服無可非議!
【女人如水的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如水的情懷為題目的散文11-15
生活淡如水的現代詩歌02-20
關于女人的諺語03-14
芬芳的美麗抒情散文02-05
緣來緣去緣如水散文11-16
夢見女人皇帝的寓意10-25
吸引女人的個性簽名04-07
形容女人漂亮的成語04-30
女人的旗幟散文欣賞11-17
女人的美麗勵志文章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