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教抒情散文
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我們卻用它尋找光明。黑色的瞳孔里,映襯著幾度花開花謝,待到花滿天的季節里,伊人憑欄,望盡天涯路,驀然回首,生活教給了我們太多,太多。
生活是一本厚重的書,一本大英百科全書豈能與之相媲?于凡世間艱難行走的我們,就像背著重重的殼的蝸牛,細細品味著生活這本厚重的書。自然,其中冷暖,飲水者自知。若某天走累了,便停下來,逆著陽光,靜靜地坐一會兒,仔細翻著這些年來算不上浮沉的沉淀下來的“書”。
待翻開“書”的扉頁,便是“珍惜”二字。剛出生時,芽胞初綻,何其嬌嫩可愛。在筆者呱呱墜地的那個三月清晨,清亮的嬰啼聲劃破了村子里的寂靜,對于新生命的到來,父親母親臉上毫不掩飾的欣喜,由此,小小的我開始了“生”和“活”。只是從那時起,我便有了愛惜自己生命的義務,我不僅僅是一個人在生活,我所有的喜怒哀樂關乎著我的家人。換言之,子女的一言一行牽動著家人的神經系統。生命的形成并不容易,而生命的成長,并非“生”那么簡單。一言以蔽之,珍愛生命,珍惜所擁有,切勿自己傷害自己。
繼續翻著生活之書,它告訴我:生命只是一個過程,它是有期限的。佛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過去現在未來分分秒秒變化得太快,我們都抓不住時間的步伐。所以盡管去珍愛身邊的家人朋友吧,因為你的期限只有一輩子。幼年時候,尚不懂得何為逝去,你漸漸長大,親人漸漸老去,生命不是循環往復,是在做一道數學幾何題:畫完一個圈,即終結其一生。直到媽媽的爸爸媽媽逝去,爸爸的叔叔嬸嬸離開,近來,連四十歲不到的小嬸嬸也永遠闔上了眼睛,陣陣鑼鼓喧囂中,嬸嬸隨著棺木沉入泥土,一切塵埃落地。這時候,我開始思考。無法掌握生命的軌跡,眼睜睜看著玻璃球般的生命被狠狠摔碎在眼前。陡然驚醒,對于這些消失掉了的親人,我曾經有沒有以溫和的語氣微笑著好好的和他們說過話?有沒有親手給他們遞上過一杯熱茶?記憶庫的鏈條斷裂,視線模糊,然而慶幸還有那么多人陪伴在身邊,給自己一個機會,有時候何必為了不必要的事情出口傷人,溫暖別人總要比傷害來得好,且不說是自己的`親人朋友。
翻著翻著,付出二字撞入眼簾。生活本非常態,古語有云:高岸為谷,深谷為陵。世事變化無常,唯有付出才有回報。嬸嬸過世后,留下十七歲的小堂弟,此時的堂弟,真真應了那句“無父何沽,無母何恃”,嬸嬸尚在時,母子倆經常吵得不可開交,而現在,偌大的房子里,只剩他一個人。母親讓我開導開導他,我惟有告訴他:“想要讓別人看得起,惟有努力奮斗。做一件事情不容易,不要害怕也不要退縮,記住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一步一個腳印,努力了總會有希望,年輕不怕失敗。不要忘了身邊還有那么多關心你的親人,你并不孤單。”其實人生的路上,都在努力著,付出的多少與結果有時候并無多大關系,生活這本書告訴我,努力了,付出了,才會有希望,否則,連希望的資格都不配擁有。
生活之書只會越讀越厚,卻仍然留下大片空白——呵,那是未來的自己應當去開辟的領地。人的一生中,無論哪個階段都應當給自己留下一片空白,未知的領域播下健康的種子才會長成森林。對未來,懷揣敬畏之心,留點憧憬,留點忐忑,留點緊張,生活,才不會無趣。
生活就是戰斗,生活也是求和。我們都是生活的參與者,誰都無法旁觀。春花秋月,四季變換,閑庭信步,忙若陀螺,跌入谷底,柳暗花明。是是非非誰還休?
生活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教給了我們太多;生活也是一本無法衡量厚重的書籍,留下意味無窮。品讀生活,不僅要用眼睛去看,還得你去細細用心體會。待到他日山花爛漫時,希望能夠講一句:無愧于生活!
【生命之教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綻開生命之花勵志故事11-11
綻開生命之話勵志文章02-03
三遷之教的成語故事04-22
生命之花-記敘文650字02-09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書筆記04-06
防溺水黑板報之防溺水惜生命03-03
春抒情散文08-23
抒情散文:隨記01-24
四年級下冊課文《生命的壯歌》教后反思04-12
八年級語文上冊《生命之舟》教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