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故鄉的那條街那些人經典散文
一條古老的街,街上不僅有販賣的商人,還有一些琳瑯滿目的雜貨店,更有一些吆喝的小販,還有一些起早貪黑忙碌著的小飯店,就是這條占地很小的老街,卻承載著許多戶人家的經濟來源。
也就是這條不起眼的老街,街上卻涌現出許多奇人,時時讓人感動。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瘸腿男人,每天騎著個車廂在前的小三輪車,上面放著他的單拐和一捆捆的小塑料袋。他每天就以賣塑料袋為生。我奇怪的不是他,而是他那已經去世的老娘。據說這個男人當年遭遇車禍,成了植物人,躺在市醫院里醫生說治不好了讓抬回家去。他老娘跪著給醫生求情,硬是在醫院里又躺了半年,已經蘇醒認得他娘了。再后來又在他娘鍥而不舍的照顧下能坐起來了、能站起來了,最后竟能扶著單拐走路了。母愛的力量,真的能撼天動地。
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倔強的大姑娘,嫁給了一個死了老婆的男人。前妻留下兩個孩子,大姑娘為了照顧好兩個孩子,她沒有再生,她并不是不能生,只是為了抽出更多的精力照顧好兩個孩子。眾人都說她傻,她卻還真的傻到了底。兩個孩子被撫養長大,接受良好的教育,日子過得挺好,對這個后娘也視同親娘。很多人都還記得當年中學召開家長會時,臺下家長被大姑娘的發言感動得一塌糊涂抹眼淚的場景。一句簡單的承諾,卻需要一輩子來兌現,她做到了。
人們總是向往傳奇,而傳奇往往就在我們身邊。
還有一個收廢品的店主,人稱“破爛王”,年輕時男人得了重癥,一兒一女尚小。她不氣不餒,含辛茹苦、風雨無阻四處收廢品,既要養活孩子,還要給男人治病,飽嘗人間艱辛,但她對生活的熱情絲毫不減,一如既往地努力著,憑著他的誠信經營,生意越來越好,日子也慢慢好起來了。她不僅治好了男人的病,還蓋了幾層小洋樓,當年的小板車也換成了大卡車,遠近聞名,“破爛王”的名頭不脛而走。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女人,把收廢品這個行當變得光彩照人。
堅強的似乎總是女人。
我還聽說那條街上有一位幼兒園小班的女老師。她已經不年輕了,卻還是和小姑娘們一起同臺跳舞,她很敬業,她是一位單親母親,她需要養活她上小學的女兒。母愛,常常催生出不一般的力量。
誰還敢再說女人是弱者?
那條彎彎曲曲的老街,不知承載了多少人的喜怒哀樂,也記載著很多已被遺忘的回憶。歲月如梭日日新,昔日的那些老街經過一修再修,而今已是舊貌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