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三多里散文
“三多里”的早晨比較有意思,可以代表老上海早晨的景象。
黎明前,首先是清運生活垃圾的“垃圾車”,在其隆隆的車輪聲音中,被清運垃圾的工人拉進了弄堂。清運垃圾的工人,把居民倒入在弄堂里“垃圾桶”內的垃圾,用鐵鍬鏟入“垃圾車”內。產完了垃圾桶內的垃圾后,再把四周打掃的干干凈凈。
這里所說的“垃圾車”是一種人力車,車身用木板做成,車身下面是兩個膠皮輪子。車頂上的木板可以翻動,裝“垃圾”時翻下,裝好后翻上蓋好,以防在運輸過程中“垃圾”的散落。車前有兩個把手和一個背帶,清運工人在運輸時,把背帶套在肩上,手拉把手。手拉與“肩拉”同時進行,大大增加了車子的動力。車子后面的一塊木板是活絡的,當工人運輸到“垃圾”集中地后,拉開活絡的木板,便可將“垃圾”輕松的倒出。
“垃圾”被清運后不久。便有專門收集清運居民排泄物的工人,即“倒糞”工人。他們拉著一種叫“馬桶車”的人力車,進入了弄堂。工人張開了大嘴,高喊著“馬桶拎出來”。于是各家各戶紛紛拎出了“馬桶”,由倒糞工人把各戶人家“馬桶”里的糞便,倒進“馬桶車”內。倒馬桶是要付費的,費用按“馬桶”的只數計,每只“馬桶”每月收取三毛五分錢,俗稱“馬桶費”。
說到“馬桶”順便介紹一下!榜R桶”是一種圓鼓形木制的桶,也有一種內外燒結白色搪瓷的鐵桶,俗稱“搪瓷馬桶”。“馬桶”是江南人家中,在家里用于“大、小便”的一種設備。每種“馬桶”都有個蓋,蓋的作用是防止桶內的氣味外漏。桶上裝有拎環。所以“馬桶”可以拎在手上走,這叫做“拎馬桶”。還有一種“馬桶”沒有拎環,搬運時用兩只手端,這叫“端馬桶”。
“馬桶”有別于“抽水馬桶”,雖然兩者具有相同的功能,但是“抽水馬桶”是泊來品,從外國引進的。而“馬桶”則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品,它是我國江南人家,每家每戶必備的衛生設備。東西方的文化,在某些方面是相當接近的。
“馬桶”有兩個功能。一個是美好的想往,過去我國的江南地區,青年男女在喜結良緣的時候,“馬桶”是一種必備的嫁妝。當然,此時的“馬桶”是嶄新的,結婚時由女方陪嫁過來,而且里面還裝滿了紅棗、花生、煮熟了的雞蛋等食品。這些食品是用來分發給前來賀喜的親朋好友。這個時候的“馬桶”,有一個非常動聽的名字,叫做“子孫桶”,它預示著新人婚后,能夠早生貴子,將來子孫滿堂!白訉O桶”的功效是短暫的,它隨著結婚儀式結束而結束。
“馬桶”的另一個功能將是長期的,那就是作為家庭人員“大、小便”的生活設施。因此,必須每天清倒。清倒后的“馬桶”,還要及時的清洗,以便于家人起床后享用。清洗“馬桶”的工具叫“馬桶劃洗”,簡稱“劃洗”,這是一種用竹子制作而成的刷子。而清洗“馬桶”的過程,上海人俗稱“消(音)馬桶”。
清洗“馬桶”的過程是:準備一盆清水,先把一部份清水倒進馬桶內,一只手扶馬桶,另一只手握著“劃洗”,把“劃洗”沿著馬桶的內壁旋轉劃洗,然后倒出臟水。如此重復幾次,即可將“馬桶”清洗干凈。
“馬桶”的清洗工作是在弄堂里進行。清洗“馬桶”的時候,“馬桶”內壁遇到“劃洗”的摩擦,發出了“刷、刷、刷”的聲音,其節奏感極強。尤其是十幾只“馬桶”同時刷洗時,其聲音猶如一種叫“沙球”的樂器,所敲擊出的聲音,好聽極了。
“消馬桶”的工作,大多數的.人家是由阿姨媽媽、大姐小妹來做。不過,男人偶爾也要做,否則無法“方便”。至于其它方面的家務,則是不分性別的,譬如買菜、淘米、燒夜飯等。不過,懶惰之人也是有的,懶惰之人是不分性別的。
我小的時候是從我母親那里,學會了“消馬桶”,F在,雖然“馬桶”不用了,但是學會了的“手藝”,是忘不了的。
國人中的大多數,稱上海的男人為“小男人”。其實,上海的男人長得并不“小”,與通常的漢族人一樣。所謂的“小男人”,我的理解是,大概指的是能夠與自家老婆,或者兄弟姐妹,共同承擔家務勞動,有時擔當家庭主婦的角色。有著極強的生活自理能力。
事實上,近代的上海,有著數以千萬計的窮苦大眾,來到上海灘謀求生活。如果他們沒有驚人的生存能力,那是不可能在上海“混”下去的。
上世紀的五、六、七十年代,上海有數以百萬計的中、青年技術工人(以男性居多),響應了國家的號召,到內地支援“三線”建設。上海的技術工人,在“三線”艱苦的生活壞境中,不僅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打理的似乎有點“小資”的感覺,而且他們的生產技術也是一流的。這使得其它大城市同去支援的同事們,嘆不已。
所以上海“小男人”,他們雖然“進得了廚房”,但也“上得了廳堂”。他們可以在一個不大的居住空間里,把家庭生活打理得十分精致。
現在,雖然馬桶在許多地方,已經失去了其實用價值,但是有些手藝人,把原本實用的“馬桶”縮小了數倍,做成了工藝品,成為了擺設。它似乎在告訴人們,人類文明進步的軌跡和曾經有過的文化。
當時有一個行當,那就是替人家洗“馬桶”。洗“馬桶”的工作一般女性居多,清晨起個早,出點勞力賺點生活費,辛苦了自己,卻方便了別人。
“馬桶”倒好洗凈以后,解決了家人一天的“方便”。接下來還有一項非做不可的家務,那就是“生煤球爐”,簡稱“生爐子”!盃t子”也別稱“風爐”,用煤球為燃料的稱“煤球風爐”;用煤油為燃料的叫“洋風爐”,“洋風爐”是泊來品,所以在“風爐”前加上了一個“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