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放牛時的遐想經典散文
一秋日放牛時的遐想經典散文
人的一生,總會有一些時光,以及融化在那些時光里的情感和意蘊,讓我們終生難忘,一旦記起,常常暗觸心弦,令人思緒盈懷。
我的那個放牛的秋天,就是這樣。
那個秋天,我還很年輕,年輕得原本無所丟失,無所畏懼。
而我的內心卻充滿了焦慮和恐懼。因為,我和許多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年輕人一樣,面對著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不知道明天到底會怎樣。
所能做的,只是等待。除了等待,還有遐想。
正是從那時開始,我才知道所謂的未來對一個人有多么重要,才知道只有眼前的道路清晰可辨心靈才能安詳自處,才知道等待的別名有時可以叫痛苦,也才知道痛苦有時可以讓生命和精神孕育出無窮寶藏。
二秋日放牛時的遐想經典散文
總是在略微有些涼意、太陽還在播撒余熱的黃昏。
我牽著家里的小黃牛,卷好一兩本書,慢慢走向秋意迷茫的曠野。遇到水草豐足的地方,就松手放下牛繩,任小牛隨意吃草。自己則或坐或躺在草地之上,沉浸于書頁的芳香之中,沉湎于對未來的遐想和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各種追問里。
現在想起來,那算是我在最敏感的年齡,在故鄉小村度過的一個最完整的秋天。
在那時秋日灑下的沉靜光芒中,我就像斷了腿而獨自靜坐地壇的史鐵生一樣,仰望著那藍得像夢境一樣的天空,追覓著漸漸飄遠的白云的足跡,經常看見時間,看見自己的身影,看見夕陽的余暉灑滿寂靜的小村和大地,將地上的每個坎坷都照得燦爛無比。
那個秋天以后,我終于一頭扎進了日日熱望的未來。
如今,我已不再如當初那樣年輕,在離開故鄉的土地上,我仍在為未來而焦慮奔忙。
三秋日放牛時的遐想經典散文
然而,每到秋意正濃之際,我總是能從拂過面頰的秋風里聞到一種氣息,一種熟悉的秋天的味道,一種在季節交替之際常常印上心頭的時間輕輕走過的味道。
史鐵生說,味道是最說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寫只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難于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
每次聞到這樣的味道,那個放牛的秋天的情感和意蘊就會浮現心頭。
鄉村秋日黃昏的曠野,秋收已盡時,常常會顯出一派蒼涼,天空仿佛離地更遠,渠水變得苗條,翩翩翔舞的落葉悄然著演繹落地成泥的旋律。
小牛在近旁耐心地吃著葉尖已黃的青草,舌頭撩過草葉的沙沙輕響,猶如天籟之音時時掠過耳畔進入心坎。樹林深處的秋蟬,也正趁著太陽的余威,吟唱出有點凄清意味的秋日暮歌。
我埋頭讀著魯迅和尼采,讀著唐詩和宋詞里的秋天,讀著自己和自己夢一樣的未來。
四秋日放牛時的遐想經典散文
如果不是因為書頁上的字慢慢模糊,讓我感覺到夕陽匆匆落下的步履,我愿意永遠那樣將身體貼近大地,享受那遐想中近乎完美的時光,即便成為化石。
蒼茫的暮色四起,小牛的哞叫將我從遐想中喚回塵世。看著溜圓的`牛肚,我想,這個家伙大概是吃飽了,也可能是想他的牛欄了。
在輕輕合上書頁的瞬間,我常常覺得眼前的秋天正和唐詩里的秋天慢慢重疊,融合,幻化,飄蕩在分秒漸暗的暮色里,而魯迅和尼采的聲音也透過悠長的時光在耳際回響。
魯迅說,無論富貴,無論貧賤,其實都是,一雙空手見閻王。
尼采說,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
智者們站在生命底線上的話語,透過沉重的歷史之門,仍然那樣嘹亮。
富貴也罷,貧賤也罷,葉子綠了終要枯萎,月兒升起還要落下。一切不過是永恒而浩淼的宇宙中閃過的一道星光,也許連星光也不是,只是一顆漂浮的塵埃。
五秋日放牛時的遐想經典散文
追問可以一個接著一個,就如同日子一個接一個一樣,但答案卻永遠迷藏深處。
當村莊上空飄起縷縷炊煙時,就會有秋天的暮靄,從無窮的遠處席卷而來,漫過河渠,漫過田野,漫過樹叢,漫過我和我的小牛,直奔村莊不斷亮起的點點燈光而去。
我站起身子,用年輕的眼光望著四野的迷蒙,想到大自然的變化和偉大,想到人的卑微和渺小,想到家里的燈下一定是父母忙碌做飯的身影,想到灶膛里的柴火一定噼啪作響燒的正濃。
細細的牛繩是我和小牛溝通的紐帶,他知道我要回家,知道我的家和他的家在哪里,即使我忘記了回家的路,他也會搖著撲打蚊蟲的尾巴為我識途。群鳥已經歸巢,在林間唧唧喳喳。林下的樹影里,我看到白色的暮靄在窗戶的燈光下流動,燈下的人影在窗外的地上搖曳。
小村延續著一天中最后的熱鬧,有人在河畔趕著貪玩的鴨子回家,有挑著糞桶的身影在模糊中移動,還有小孩在小巷里奔跑,不知道他們是否聽到媽媽喊他們吃飯的呼喚。
六秋日放牛時的遐想經典散文
如今,那個放牛的秋天離我已經很遠,還隔著許多個另外的秋天。
在這許多個秋天里,我度送了一個又一個庸常的日子,并在其中為生活的點滴時常守望著、快樂著、辛苦著、煩惱著、也掙扎著。
我知道,無窮的遠處有無盡的人們,正和我一樣,聽從著內心的呼喚,在上天賦予的有限時空里,忙忙碌碌地爭取著活著的意義。但是,這個世界有時太吵,太喧鬧,讓我們時時忘卻掃除塵垢,無法安詳地面對未來。
走過那個放牛的秋天,當遐想已去,幻相消失,我才知道,不管什么時候,無論什么境地,人都要懂得運用獨有的智慧,品味那等待和希望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