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書屋小記散文隨筆
“太白書屋”4字位于九華山景區(qū)入口處茶樓南墻上,茶樓有兩層,拱頂飛檐,古色古香。茶樓后有一小院,院周有L型平房,是為餐館。太白先生石雕立像一尊,位于院內(nèi)靠北餐館前,衣冠楚楚,神態(tài)飄然。另一側(cè)餐館檐下,錄古詩數(shù)首,有書者具名,卻無詩作者出處。其中一首“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君為東道主,于此臥云松。”,在太白先生詩作中并不十分著名,據(jù)說九華山即因其中“九華峰”一詞得名,因此在九華山卻非比尋常。在九華山入境牌坊上,即有趙樸初先生撰寫“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對聯(lián)。至今誦來,詩仙風采依然撲面而來!
“太白書屋”相傳為太白先生讀書處,但確切的'讀書地點已無可考。僅院落南段面向群峰處,有古銀杏兩株,相傳為先生手植,時值深秋,滿樹金黃,令人沉醉,不勝遐思。樹下有井一方,內(nèi)有紅鯉魚數(shù)條,神態(tài)悠閑。但以自由之身,困于方寸之間,先生有知,定然感慨不已。游客對文化掌故多不在意,但餐館生意卻是價廉物美,食客絡繹不絕。餐館不大,經(jīng)營對象也是普通民眾,但內(nèi)部布置仍然富有詩歌文化特色,其中一幅巨型草書《將進酒》相當入情。人生到此,即使不能“一飲三百杯”,也可嘗試“同銷萬古愁”了。
歸程途徑“太白墓”側(cè),想先生一生顛沛流離,多少生前艱難事,化作千秋萬代名!心靈深處,何曾離開過秋浦河、九華山和如詩如畫的皖南,詩魂融入當涂皎皎月色,豈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