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的優美散文隨筆
小區門口新開了間咖啡館,名曰:好久不見。
見此四字,驀然一驚。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秋月春風等閑過,多少光陰就這樣澌澌的過去了。多少人,就這樣不再相見。即使見了,也完全不再是當初的滋味了吧。
咖啡館很小,里面陳設簡單素樸,客人也是零星稀落。看得出生意并不咋地。它的位置選的過于偏,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可是,它仿佛在暗暗的堅持著。是固執的相信某種緣分,某種意外的遇見么?也許,該遇見的.總會遇見,不該遇見的,一輩子也是陌路。
而我因為喜歡這四個字,每每路過,便駐足凝神一會兒。好久不見,有一種暖意,亦有一種山長水遠的蒼涼。想起候孝賢的那些電影,《海上花》《戀戀風塵》《風柜來的人》《咖啡時光》,若有若無的淡然里,有一種人世的蒼涼與悲情。亦會想起張愛玲的《十八春》。后來拍電影電視劇都寫為《半生緣》。我還是喜歡十八春這三個字,有一寸一寸光陰在里面的悵惘。更有那種回不去了的滄海桑田之感。
是的,再也回不去了。似此星辰非昨夜啊。
李碧華的《胭脂扣》里,如花去尋十二少,隔了五十年的光陰,她依舊是癡情的魂,潦倒落魄的他卻早已忘了這回事。再相見,陰陽兩隔,此情不再。一切如幻月泡影。恍如前世。相見爭如不見?
女友曾在車上巧遇一個曾苦苦追求過她的男人。大約有十幾年未見了,男人看起來也并不像飛黃騰達的樣子,卻不顯老,反比當年多了一絲成熟的魅力。而她當時正生著一場大病,面黃體弱,氣色極差,一個地道的黃臉婆形象。當年,她是高傲的女神,他是卑微的追求者。十幾年的光陰流轉,早已物是人非,換了天地。那一刻,她想,他一定慶幸當初沒有追到她吧。一念及此,心仿佛被狠狠剜了一下。
分開多年,突然再見。最好的結局是,發現彼此都老了。如果一個是春風得意,神采飛揚,另一個卻黯然凋零,那會多么令人心酸,難堪啊。最好是都老了。仿佛這樣才公平。
中年的心事,幽微難言,似乎全融進了那杯泛著泡沫的咖啡里。任是香氣動人,也有澀意在心。 離了婚的男女,隔了多年再見,亦有這樣的滄桑之感。聽過一個女子偶遇前夫的言論,言論里有竊喜感,成功感,只因她過的比他好。他不僅潦倒,而且蒼老,肥胖。對方說的有興致,我卻聽的乏味,荒涼起來。
看《西游記》劇組二十年再聚首,時時有滄海桑田之感。女兒國國王的扮演者朱琳,凝視臺下的徐少華,深情的說:“自女兒國一別,二十年矣,御弟哥哥,別來無恙?” 一句別來無恙道盡多少人生憾事,令人淚下。《紅樓夢》劇組三十年再聚首更是令人感慨,林妹妹紅顏早逝,寶哥哥歐陽奮強也老的不成樣子了,寶姐姐張莉雖依舊美麗,卻仍孤身一人飄在海外。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傷感呢。
都不是當初的人了,不是了。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好久不見。見了,卻千般滋味,萬般感慨。
有兩次,夜晚路過,看到那四個字亮在寂寥的夜色里,竟徒增傷感。仿佛陳奕迅的歌聲穿透夜色而來,“ 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在街角的咖啡店,我會帶著笑臉,揮手寒暄……” 喜歡這樣的相見,哪怕是寒喧,哪怕是揮手。
常想起《 情書》中的一個畫面,在茫茫雪山之間,博子沖著遠方喊,“ 藤井樹,你好嗎?我很好。”
你好嗎,我很好。這樣的方式,足夠了。
好久不見。再見,我亦會笑著說,你好嗎?
一一一我很好。
【好久不見的優美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夢見散文隨筆01-03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家鄉的散文隨筆700字08-04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美麗而遙遠的信念散文隨筆12-14
大灣里散文隨筆11-04
女兒紅散文隨筆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