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竹的抒情散文
我是一個農村娃,來自大山深處,比一般人更多一份對青蔥竹子的期待和震撼。期待的是那叢叢(與江南不同的是,大巴山腹地的毛竹常常三五株、七八株盤根錯節地生長在一起)翠竹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那種生死相依、不離不棄的患難情感;震撼的是它不求回報、甘于奉獻、淡然且執著的人生稟賦,或者換一句話說,這不正是歷經滄桑的廣大山農對于美好人生最為真實的想往么?
還記得與毛竹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是在我三歲時候的那年秋天,剛剛開始蹣跚學步的我喜滋滋地背誦著哥哥交給我的一組新成語,有所圖謀地前往母親那兒邀功領賞,每次粉嘟嘟,圓滾滾的我總能得償所愿,一粒糖果亦或一片餅干,無疑都吊足了我的胃口,哪怕一句不經意的褒獎也是我夢寐以求的'精神食糧啊。
媽媽,今天還要我識記前幾天哥哥教會我的成語嗎?當然啦!好孩子是不是每天都該有所進步呢!我急吼吼的脫口而出:胸有肺腑。怎么樣媽媽?不許耍賴哦,快給糖果吧。與此同時,我將一雙臟兮兮胖乎乎的小手伸展在他最最親愛的媽媽面前。什么?媽媽一時不明就里,剎那間瞪大了眼,旁側的哥哥笑得更是前仰后合,好半天也沒喘過氣來,姐姐也把手中的針頭線腦放回到笸籮里,輕輕地捏了一把我肉嘟嘟的小臉:傻小子!記牢了,是胸有成竹。說罷,便領我到后山的竹林里,一鼓作氣給我講了好多好多與竹有關的傳聞與典故,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一竿竿翠竹便在我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
后來上學了,我似乎還是很難理解古人為什么“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個中緣由,為什么在懵懵懂懂的我看來,和我所了解的狀況完全是兩碼事呢?大多時候,勤勞而質樸的鄉民們為了養活家人,常常把房前屋后的毛竹間伐一部分,扛到十余里之遙的集市出售,以換取最起碼的溫飽……當然,也有走村串戶的篾匠,為山民訂做席墊,(川北地區一種用來攤曬五谷雜糧的晾曬工具)在我們這些灰頭土臉的孩子眼里,這可是響當當的一門絕活,是無形當中被賦予一種神秘色彩的事情,那長長的竹片在這些民間藝人們的手上不斷翻飛,像織一塊大大的地毯,又仿佛是民間藝術家在現場表演著某種獨門絕學,當我們想要走近,看看他們魔術般的手是如何創造出這般奇跡的時候,這些憨厚樸實的藝術家們便會使出一招必殺絕技,這一招對我們抑或他們均是屢試不爽的,它的威力也絕對能賽過任何的糖衣炮彈。只見他們暫時停下自己的藝術行為,隨手撿起一片竹蔑,三下五除二地變幻出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小竹雀,整個過程絕不會超過十秒,呵呵!我們的目的既然已經達到了,那就趕緊開溜吧,傻傻的我們居然連聲謝謝也不曾說出口,瞬間便作鳥獸散,我們先前所說過的那許多恭維的話全都被我們再一次拋進了大風里,我們得找一個父輩們視線以外的地方,趕緊開啟另一場人與竹鳥大戰的話題。我們的離去,同樣使得那些最可敬佩的藝術家們無比釋懷,因為他們再也不用擔心那些鋒利無比的竹片會劃破我們胖乎乎的小手了,于公于私這都應當算得上是件一箭雙雕、兩全齊美的事情了。
再后來,我也開始手癢癢了,常常背著大人,掄起柴刀對準那只有香蕉般細小的毛竹痛下殺手,常常震得虎口發麻,也不能傷之一毫。于是,只好垂頭喪氣地轉移視線,偷偷地前去拆卸鄰家菜園里的籬笆,于是,我常常把它們弄回來,牽連不斷地弄回來,也曾幾次弄得小手見血方才善罷甘休。緊接著,便如惡俗的小說中寫到的那樣,老實巴交的父母硬生生地拽著我們這些曾自命不凡的“好孩子”前往鄰居家“負荊請罪”,罪當然是不會有的,只是口袋里會無緣無故的憑空多出些花生或者糖果來……于是,我就想著要快點長大,不為別的,只為能像大人們那樣三下五除二地就可以把一株差不多碗口粗的毛竹給放到,甚至于也能像隔壁的阿哥一樣可以一鼓作氣地扛上二十多根毛竹臉不紅,氣不喘地到集市去兜售,那又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呵……
轉眼好幾年又過去了。
時間仿佛是對命運的又一次作弄。
當我借口胃疼從學校返回到故鄉準備休學時,一個噩耗傳來,那個壯壯的如一頭牦牛的小阿哥在拖運毛竹下山途中掉下了懸崖,一個鮮活的生命頃刻間便定格成了一幅永恒的記憶。聽母親說,前些天他已經有了一位心上人,多搬運毛竹是為了多賺錢,他要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以期給對方和彼此許下一個美好的未來……
倏忽間,我的胸口不知被什么給堵住了,眼睛開始有些潮濕與生澀……從此便緘口不提休學一事,看著母親默默地為我打點行裝,盈盈的淚水剎那間奪眶而出……
再后來,由于生活變故,居無定所、四海為家的我到處流浪,只是,不管走到哪兒,那一叢叢婆娑且柔媚的身影,那一竿竿無以復加的翠色,總要時不時地闖入我的夢境,帶給我雜陳五味的同時并喚起我對苦澀而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無限追憶。
【夢竹的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山竹的簡筆畫步驟11-06
《竹影》說課稿范例05-06
《竹影》教學設計05-01
《竹影》課文原文05-01
我的箜竹情結心情日記03-25
簡筆畫富貴竹的畫法04-04
《竹影》 教案設計11-25
芬芳的美麗抒情散文02-05
關于梅蘭竹菊的好段04-20
為草有竹心的勵志文章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