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西湖美抒情散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說到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說西湖美抒情散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去過不少名山大川和旅游勝地,最難忘的還是杭州西湖。或許從小就熟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語?或許許仙和白娘子的傳奇故事給我的印象太深?或許曾在杭州小住過?或許杭州曾是我和妻子旅行結婚的目的地?細細想來,常令我魂牽夢縈的其實還是那西湖的美。
西湖美,美就美在山和水。“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東坡的詩)在杭州學習時,尤喜同學三五結伴,買上些零食水果,乘坐船娘的小畫舫在寬闊的湖面上棹漿前行。夏日的清晨站在白堤斷橋之上,看碧水連天去,楊柳堆煙來。這不是“柳暗花明春正好”么?如果不是十里荷花香,還真的以為走進了一片爛漫的春光呢。遠處一帶山巒郁郁蔥蔥,半抱著西湖。一抹薄霧為其裹上淡淡的輕紗。隱約中的保俶塔,仿佛就是西子的寶衩了。雨中觀西湖更有一番情趣。所有景物都在煙雨縹緲中了,如詩如幻。有楹聯道: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橫批:西湖天下景。當然風雨天,西湖的游船是禁開的。
西湖美,美就美在情與悲。西湖之上有三座橋。分別是斷橋、長橋和西泠橋。三座橋都各有著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故人們稱其為愛情橋。
斷橋相會說的是婦孺皆知的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故“雪中斷橋”成了西湖的著名景點。
而雷峰之下的長橋,卻和《梁祝》故事相關。當年祝英臺女扮男裝,和梁山伯一起在杭州萬松嶺上的'萬松書院共讀。后祝英臺被家父召喚回家,梁祝二人情誼難分,于是就有了一出“十八里相送”。梁山伯送祝英臺一直到現在的長橋,走走停停,蘭舟催發,依依惜別。這就是“橋不長,情長。”其實,這都是傳說罷了。
不過西泠橋承載的卻是真實的故事。白居易在《楊柳詞》中道:“蘇州楊柳任君夸,更有錢塘勝館娃。若解多情尋小小,楊柳深處是蘇家。”南齊時候,蘇小小出身于錢塘一戶殷實人家,自小能書善詩,文才橫溢且天生麗質。十五歲時,父母相繼謝世,蘇小小失去了依靠,于是變賣了家產,帶著乳母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橋畔從妓。不久蘇小小與當朝宰相之子阮郁相識相愛。后阮郁被父親叫回囚禁。但蘇小小對阮郁的貞潔之愛卻是刻骨銘心,始終不渝。不久,蘇小小在傷心和絕望中辭世。“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泠松柏下。”這是蘇小小寫給阮郁的詩。沒能和阮郎結同心于西泠松柏下,倒是魂留孤山的青松翠柳之間了。在西泠橋畔,有一座關于蘇小小的慕才亭,上面有兩副楹聯:“金粉六朝香車何處,才華一代青冢猶存”,“千載芳名留古跡,六朝韻事著西泠。”如今到這里造訪的雙雙對對何止知千萬對,他們都纏綿著幸福了,是應當慶幸這個和諧太平的時代的啊。
西湖美,美就美在留忠骨。西湖邊有宋代岳飛和明代于謙的陵寢。兩人都是老百姓景仰的忠臣。岳飛當年抗金復疆,戰功卓著。卻遭奸臣“莫須有”罪名的陷害。慘死風波亭。西湖邊岳廟大門兩邊就有《滿江紅》里的句子,“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而陷害岳飛父子的泰檜、王氏、張俊、萬俟咼四人跪像背后的楹聯上則刻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的句子。忠與奸,是與非,老百姓心中一桿秤。岳廟的大門上是“心昭天日”。大殿正中,岳飛金甲藍袍,凜然端坐,頭頂是金色“還我河山”四字。左邊“精忠報國”,右邊“忠義常昭”。時隔將近千年,那一聲聲“十年之功,毀于一旦”的悵恨,仿佛仍然在瞻仰者的耳邊回響。
西湖邊還有一位著名的歷史人物,就是明朝的于謙。明正統十四年(1449)八月,“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以于謙(杭州人)為兵部尚書,負責保衛京師。明景泰八年(1457)正月,英宗復辟,于謙被加以“意欲”謀逆罪殺害,是年60歲。明天順三年(1459)葬于謙于杭州西湖三臺山。明成化元年(1465)于謙冤案昭雪,恢復官位名譽,謚“肅愍”、“忠肅”。杭州人認為岳飛、于謙為西湖山水增添了“英氣”,于是有詩曰:“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西湖美,美就美在詩歌飛。西湖美景吸引了眾多文人雅士,也集滿了詩詞歌賦。劉禹錫、白居易、羅隱、許渾、歐陽修、蘇東坡、柳永、林升、許承祖等大家,都曾來此吟詩流連。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林升《題臨安邸》固然有批評時政的意思,卻也掩飾不住對西湖的美。
“平湖初漲綠如天,荒草無情不記年。猶有當時歌舞地,西泠煙雨麗人船。”周立勛《西湖》當然是懷念蘇小小的。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蘇東坡《夜泛西湖》,雅興不淺。
“孤山寺北貿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歌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陽里白沙堤。”白居易真是好興致。
站在寶俶山上,里外西湖盡收眼底。波光瀲滟,薄霧氤氳,如夢如幻,如詩如畫,如入仙境。西湖承載了瑰麗的夢想,文化的積淀,以及歷史的無奈,卻因此鑄就了她的美麗本質,引來無數文人雅士競折腰。“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白居易難忘的是在杭州賞月觀潮,而我難忘的則是城中美麗的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