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煙雨中的朝陽塆散文
煙雨朝陽水墨勾,塘前棗樹寄鄉愁。雨打紫薇凝眸望,原是桃源藏里頭。
嘯墨山下的朝陽塆,位于湖北黃梅和安徽宿松兩地交界處的獨山鎮何上屋村。山清水秀,環境幽雅,因境內有明宣德年間建的朝陽庵而得名,該塆距今已有590年矣。
一個秋雨綿綿的午后,應遠山兄之約,我驅車20多公里來到了這個號稱“鄂東桃花源”的朝陽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大山深處的朝陽塆,如果沒有電話指引,一般人是很難找到這里的。當我的車沿著嘯墨山蜿蜒至朝陽塆時,只見遠處景色美不勝收,半山煙云朦朧,村子時隱時現,給這個遠離喧囂的小山村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霧紗。幾聲犬吠,驚醒了村子的寧靜,幾個老人探出頭來,好奇地張望著我這個“不速之客”。
遠山兄的住宅是黃梅傳統房屋的縮影,三間青瓦屋,一層小閣樓。雖說是重新建設的,但房子建筑風格,室內用品都帶有明顯的時代特色。
木梯、油紙傘、葫蘆瓢、竹榻奈、八仙桌、木桶、馬燈、竹提籃,還有小閣樓,都有40歲以上人腦子里最深刻的時代印跡。
朝陽庵,不大,我本來以為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廟宇,結果一打聽,相傳是黃梅“九祖十三仙“之一的白衣龍王在此修煉而建。590多年來,庵幾建幾毀,香火旺時,方圓幾十里的群眾都來這大山深處的小庵拜佛許愿。這里和安徽宿松金碧村接壤,一個小小的朝陽庵,在過去很有趣,庵有上下兩重,下重屬宿松,上重屬黃梅,至今每月初一、十五,隔壁宿松還有人來這里許愿。庵的建筑走向“朝陽”,向東,或許也是朝陽庵的來歷之一。
朝陽塆背靠連綿大山,塆前是一池清水,嘯墨山就在塆子的正前方。嘯墨山也叫小麥山,志書上記載是因為這座山曾經種過小麥,這樣的解釋未免有點牽強。從山形來看,這山遠看就是一個筆架,大自然在此嘯墨山水,出清華北大的高材生也自然不足為奇了。
塆子里有很多棗樹,很大很甜的那種。如果想吃,就在長長的竹竿子前綁個小彎刀,輕輕一鉤,那棗兒就齊刷刷地掉進早已等候多時的臉盆里。
農家小院里,一個個小葫蘆、桔子在雨水的滋潤下,郁郁蔥蔥,擺著小清新的造型,在雨中“耍酷”。
煙雨中,我們打著傘,漫步在塆子里。穿過竹林,路邊那紫色的花兒是紫薇,在絲絲的雨隨風而拂,一掃往日的塵囂。葉片閃著晶瑩的雨滴,綠意透人心扉。一場風雨一分成熟,紫薇在靜靜地用那最美的紫衣裝點塆子,用心等著那個愛它呵護它的人兒早日到來。
朝陽塆,群山環抱,各種綠色植被梯狀生長,上萬畝的山林就是天然氧吧。在這里,游人可以效仿李白,在山中與幽人對酌。“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也可以在這里吃吃鍋巴粥,然后在塆子前的池塘邊,學習唐代李群玉的釣魚。“七尺青竿一丈絲,菰浦葉里逐風吹。幾回舉手拋芳餌,驚起沙灘水鴨兒。”
朝陽塆,永遠朝陽,一個一輩子值得一來的地方。
【煙雨中的朝陽塆散文】相關文章:
轉身面向朝陽散文11-19
雨中思考散文05-01
云海雨中狼散文04-30
我的思緒在雨中散文05-01
雨中花落知多少散文11-09
雨中傷,貧困的詩人愛情散文08-05
心念在煙雨中飄逸散文04-29
煙景繁華,滴露沉香散文11-17
雛菊,一簇雨中綻放的菊散文11-06
煙鎖重樓,情緣若夢終是空散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