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輪回的隨筆散文
四季的輪回
當春天已漸行漸遠地淡出了我的視野,我卻常常在生命的記憶里執拗地找尋著世界給我的第一抹印記,一抹鵝黃、一抹嫩綠、一抹純粹的透明的色彩,一切都清新、鮮亮如初春薄暮里的第一滴露珠,在陽光的折射下,閃耀著晶瑩剔透的光,一如我們初初來到這個塵世,世界給我們的第一縷目光。
春天里,草正萌芽,褐色的泥土上,剛露出三三兩兩的鵝黃、星星點點的嫩綠,宛若初生嬰兒嬌嫩的臉,甜甜的酣睡在母親柔柔的懷抱里,做著生命里第一個自主的夢。一陣風過后,草兒睜開了它的眼,世界果如它夢中一般,天是朦朧的,風是透明的,雨是純凈的,水是清澈的,生命是圓潤的,春天是綠色的。綠色的春天正孕育著綠色的希望,在春天駐足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找到生命存在的跡象,除非在道路上,道路上永遠是不毛之地,這是道路的不幸,而不是春天的悲哀。在這個春天里,我們初臨人世,春天張開她綠色的雙臂,溫柔的將我們擁入懷中,于是在我們稚嫩的心田里,便長出了一顆綠色的種子,我們用左手畫著圓,我們用右手畫著方,世界在我們的眼睛里,圓就是圓,方就是方。在枝頭小鳥“唧唧唧、啾啾啾”的和鳴聲中,我們“咿咿呀呀”地唱響了生命的第一首贊歌,如初春雨后明媚的陽光,燦爛、晶瑩,沒有一絲雜質。
漸漸的,風大了,帶來了一絲灼熱的氣息,掀起了路上的陣陣塵土,不經意間迷了我們的眼,讓我們在這蒙塵的季節里,丟失了一雙純凈的眼,于是世界在我們眼中,不覺改變了原來的摸樣,我們突然看不清世界,不知道它究竟是方還是圓,我們知道是夏來臨了。夏天的陽光是熾熱的,白煉的陽光凝聚了萬千光和熱,灑下一片白泠泠的光,大地上的萬物因了夏日陽光的照射,而成了一個個發光體。夏天的花是多彩的,紅的熱烈,白的璀璨,紫的深情,藍的憂郁。夏天的人是多變的,因了那雙迷離的眼,她時而是清純的,仿佛夏日雨后的初荷,婷婷的不染一絲的污泥;她時而又是火熱的,是生命中第一枝玫瑰綻放的顏色,是生命之火第一次熊熊的燃燒,仿佛要把此生化為灰燼,也愿意真正的燃燒一次;她時而又是迷離的,是微酸的紫,是憂郁的藍,是寂寞的相思,是冷冷的淚,在這般漸濃、漸淡、漸沸、漸涼的情感里,生命逐漸滋生了一絲絲皺紋,我們原本圓潤如藍天碧玉的臉,也磨練出了一個個鋒利的棱角。在夏季的尾梢,生命正展露著它酸甜苦辣的諸般滋味。
當太陽開始躲開我們,也躲開樹木,躲開萬物,天變得深遠了。樹葉開始發黃了,而且越來越黃,一片樹葉告別了大樹,顫悠悠的飄落大地,不覺心中一陣怵動,我們知道,是秋來報道了。它寧靜地告別了夏日的熾熱與喧囂,從容的收斂了滿臉的青春與激情,沉穩地走向了成熟與抑郁。漸漸的,棱角從我們的臉頰悄悄隱去,圓或許永遠畫不圓,方卻有可能變成圓,世界原就是我們心中的摸樣。自此,生命便添了一絲自信、一絲蒼涼,一抹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質。我們平和地走在秋季的田野里,收獲著我們在春天發芽的希望,也聆聽著腳下落葉的傾訴,它癡癡地訴說它的稚嫩、它的綠色、它的青春、它的夢,它極力把臉舉向它的來路,告訴你,它曾爬過幾座山、趟過幾條河、走過多少路、流過多少淚,而今它終于回家了。夜漸漸變得悠長,雨漸漸變得凄涼,蕭瑟而連綿不絕的秋雨簌簌的找不到一個盡頭,我們曾今光潔的額上便刻下了道道歲月的溝壑。春去秋來,播了種,開了花,我們臉上有了皺紋,我們的心中也已是花海一片。
一夜間,風凄厲的從北方呼嘯而來,大地裸露著光潔的肌膚,萬物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冬無法拒絕地向我們走來。仰望蒼穹,天空正飄落著片片雪花,在晶瑩的燈光下,閃爍著星星般天真的光。如星星般瑩瑩的初雪,待我們要尋找它的摸樣,它已倏地隱去了蹤跡,在尋找初雪的旅途中,我們又回歸了兒時的摸樣,世界原本就是這般,方不可能變成圓,圓也不可能畫出方,圓本是圓,方亦是方。我們溝壑縱橫的臉上鑲嵌著一雙童稚的`眼睛,我們就用這雙眼睛銘刻著世界最后的摸樣,我們也用蒼老的容顏回憶著世界最初的臉。小草綠了、黃了、又枯了,最后隱在了白雪下,那是我們對生命最初的記憶,就如一棵草般曾綠過我們的心靈。樹木抖落了片片綠色,孤零零裸露著風霜的指紋,此刻,也披著一身素裝,靜默成一幅凝固的畫。山白了、水白了,路白了,人白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凈,我們的心因了這純凈的白,也逐漸變得寧靜而又坦蕩,我們耳邊,有個聲音正靜靜地響起: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沉默的冬在雪下根植了一粒種子,在春的河床上便生出了萬千綠色的希望,在夏日激情的涌動下,蕩起一輪輪清澈的漣漪,流進秋季金色的河流,霜雪遮住了秋的輝煌,四季就是如此般逝過,我們的人生在四季中輪回。
四季輪回
有人喜歡春天;有人喜歡盛夏;有人喜歡初秋;還有人喜歡隆冬,而我卻喜歡四季,喜歡四季輪回。我追隨著四季的節奏,終于悟出了常人體驗不到的歡樂。
人和自然環境是一個整體,當自然環境發生變化時,人體也發生與之相應的變化,如《內經》所說:“人與天地相應也”。足見季節對人體的影響非常明顯。春天來臨時,大自然草木生發,冬眠的動物開始蘇醒與繁殖;氣候溫暖,主萬物升發,主生。而夏天天氣炎熱,草木茂盛,動物活動也多,繁殖也快,所以也主生長及發散。到秋天時,天氣涼快,草木開始凋零,一片肅殺景象,而樹木的精華都會向根部收藏,一些動物也準備冬眠,宇宙間一派收與降的景象。冬天到來時,天氣寒冷,冰封萬里,動物冬眠地下,人藏于室內,天地間全是閉藏之象。這種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人亦與之相應,要想健康長壽就應該很自然地“應天順時”,遵循這個規律,適應“人體”的“自然屬性”。養生應以天地為法則,順從陰陽的消長,根據天地自然四時氣候的變化來調養身體,吐故納新,養精守神,心神、形體應合于陰陽的變化,調適于四時氣候的遞遷,悠哉于天地之間,以求強身、祛病、增壽。
春天,大自然生機勃發、蟄蟲蘇醒,一派欣欣向榮,人也亦應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氣溫上升、陽氣逐漸旺盛之時,此時養生宜側重于養陽,以恢復身體“元氣”。順應天時變化,對自己的日常飲食起居及精神攝養要進行相應調整,“未病先防,有病防變”加強對肝臟的保健正當其時。春季所發的“陳”就是冬天所積累、收藏的東西,這是生發的基礎。只有冬天把氣養足了,春天的生發之氣才正常。春天養陽,衣著應以“春捂”為主。上半身為陽,下半身為陰,春天宜先減下衣,后減上衣,“上厚下薄”是春捂最佳的穿衣原則;春捂要特別重視對頭、腳、頸、手這些部位的保暖,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圍巾、口罩等,否則很容易降低身體免疫力,導致疾病入侵。以飲食為例,應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如:蔥、姜、蒜、韭菜、芥末等;此外,飲食中應少吃性寒食品,如:黃瓜、茭白、蓮藕等,以免阻止陽氣生發。這不僅能驅散風寒,還有助于激發體內的生發活動。春季養生,應注重精神調養。中醫謂:春主木,在于肝,七情發于怒。應節怒暴以養其性,將胸中郁悶之氣通過踏青觀花,信步于樹林河邊,以發散體內沉悶之氣,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要適當晚睡早起,到戶外散步,充分利用空氣、陽光和水鍛煉身體,以此提高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從而增強抗病能力。
夏天是養長的時候,要遵守自然界和人身的生長之道,夏季養生重在“養陽”。夏季溫熱,人體陽氣活動旺盛,陰津易隨汗液外泄而耗傷,加之乘涼飲冷,心氣最容易耗傷。“心病”是指精神方面的有關“神志、情志”的病。所以夏季養生重在精神調攝,應合自然界“生長”的規律,主動調節情志,保持恬靜愉快心境,神清氣和,胸懷寬闊,使心神保養。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熱助熱。炎熱的夏天,如果不注意養生,很容易“上火”,所以要特別注意防“火”。防“外火”,即自然界高熱的氣溫。預防的措施是盡量避免烈日的直接照射,外出時戴遮陽帽;保持室內環境安靜衛生,注意通風降溫,以防外火內侵。防“內火”,即由于人體陰陽失衡而出現的內熱癥。除采取積極的治療方法外,還應多飲水,多吃水果,以清熱降火、抗炎消暑,此外還要保持心情舒暢,抑怒熄火,以達到“心靜自然涼”的效果。這是因為,人體的生理變化與季節一樣,也有相應的節律。夏天應以養心為主,心靜安閑,排除雜念,精神愉快,抵御時疫,體魄強健。首先,避免過熱和過涼。其次,要多吃一些養心的食物,特別是心陰虛者,注意少勞累。另外,夏天一定要少吃太咸的食物,動物內臟、肥肉、蛋黃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也要少吃一點。注意食不可過飽,飲不宜過多。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運動調攝應動靜結合,可選擇游泳、釣魚、散步、慢飽等,但運動要循序漸進,嚴格控制運動量,不要過度疲勞。
秋季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健身、飲食、起居等都有其規律。秋季應以“養”和“收”為原則:起居宜“早睡早起”,飲食需“少辛多酸”,鍛煉宜輕松平緩。要遵循秋“收”的特性,調整飲食起居,進行一些耐寒鍛煉的健身運動,以增強肌體適應氣候多變與氣溫逐漸降低的能力。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養生應以養肺為主,要防燥。“秋凍”,就是“秋不忙添衣”,有意識地讓人體“凍一凍”,但要有限度,以自己能接受不會“凍”出毛病為度,為冬季藏精做好耐寒力的準備。“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陽消陰長,容易讓人產生悲傷情緒。“怒、喜、思、悲、恐”五種情志,“激動”、“生氣”、“緊張”等都是人的情緒表現,情緒波動頻繁,會影響身體狀況。多做戶外運動,外出旅游,登高望遠,舒暢胸懷,拋開一切煩惱,保持豁達開朗的胸懷,避免悲傷情緒,是秋季保養肺的好方法。
“冬藏”,就是要養精蓄銳、休養生息。冬天,大地收藏,萬物皆伏,腎氣內應而主藏,養生應以養腎為主。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冬季養腎至關重要。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靜,要想辦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要把神藏于內,不要暴露于外。冬季養生主要指通過飲食、睡眠、運動、藥物等手段,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在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黑色食物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冬季鍛煉不主張太早晨練,不能運動得汗流浹背,以免傷氣,最好的活動是散步與打太極拳,不宜進行激烈運動,尤其是年老者,不要冒著嚴寒而做一些超體力的運動。中醫認為冬令養生講究“心靜而形動”,簡言之就是保持平和心態的同時不忘運動。
由此看來,春天若沒能養好生發之氣,夏天又沒加大生發之氣,到了秋天必然收獲不多,那冬天能收藏的東西就更少了。天有四時,春夏秋冬,人有生長壯老;遵循天人相應,順應一年四季氣候變化規律和特點,合理調整四季養生,可以加強人體適應自然的能力,避免疾病發生。如何才能找出與人體生物節奏最相近的生活保健方式呢?我堅持鍛煉三十個春秋才有所體會。我追隨著四季的節奏,步入了陌生的空間,踏向他人不曾涉足的領域。這腳步盡管顯得有些苦澀,但最終悟出了常人體驗不到的歡樂來。
輪回的四季
前生后世,靜靜輪回。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
微風助陣,嫩芽偷偷掀起你的面紗。映出母親嬌美的笑臉,父親剛毅的面龐。剛抹殺幾許沖動,燭影搖紅,又孕育新的希望。,淡春,伴著輕盈濕潤的精靈,悄悄播種夢。我,是新婚夫婦的雛兒。
一片郁郁蔥蔥。陽光熾曬著青澀的臉,我揮汗如雨。父母的笑聲,震松了沉悶的下午。鳴蟬也清涼了一把,歌聲不再煩躁。我的眼睛開始勾勒悠悠的夢。成長的代價,有點沉重,我寂寞成長……
孤寂染黃了莊稼,沉甸甸的心事。蕭瑟的秋風,帶走了母親的靚妝,勾勒了父親的皺紋,成就道佝僂的曲線。有點焦躁,鏡頭定格在母親的身影,忙碌著,她在灶臺做飯。父親,叼著煙袋,踮足遠眺,眼神洞穿群山,貧血的臉。等待最后一趟班車,微涼的下午,聽說我要回來。深秋,帶回一袋閑話,我在父母臉上,種下絲絲笑意。孤獨的季節,不光是我,還有父母。
尚未等到下雪時,涼意便肆意游便我全身了。鄉愁一日千丈,牽索著我。思念沿鐵路延伸,拉長。游子歸鄉,該過年了,又是一年。父母見我,一串意外的驚喜,磨刀霍霍聲驟起。細數母親的華發,濕熱,有點控制不住自己。父親的背已僵硬成一座永恒的雕塑,上邊點綴著我兒時的夢。飄雪之季,漫天飛舞。埋藏了大地,吞噬了森林。遮掩了母親的臉,父親的背。寒冬,故事結束,新故事的開始。劇情永遠不變。
新生命又孕育,又是一年希望。
許多事,經歷了才會懂。四季,留給我的記憶。
【四季的輪回的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季節性的輪回散文11-15
開在輪回路上的花散文11-03
家鄉的散文隨筆700字08-04
月下的詩人經典散文隨筆07-26
人偶輪回的童話故事05-26
夢見散文隨筆01-03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美麗而遙遠的信念散文隨筆12-14
田園詩人的散文隨筆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