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銘刻他們散文隨筆
一位區級地名普查負責人這樣說:“地名普查有一個目的,就是把那些將要消失的名稱,保留下來!币粋地名代表著那里的特征,或特殊地勢,或典型人物,或典型故事。地名普查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我們走進古老的村灣,仿佛穿越歷史隧道,那里收藏著不為人知的古老傳奇,從探索一個個顯為人知的地名開始,到翻閱歷史的記載,重溫我們的祖輩,看看當年的英姿,不乏震顫心靈,我們深情地追憶,以表誠摯的緬懷。
一、地名普查表上的細則有:
“地名來歷,歷史沿革”的欄目,根據這一要求,我們對每一個可循的地名,都要作詳實認真的調查和追蹤。
武東街陸鷂社區有一個居民小區名稱為:“金桂園”。地名來歷一欄記錄為:“因為百年前此地有三棵金桂樹,因此而得名!睘榱诉M一步落實,我和同事方利一起跑遍了金桂園的有關部門,問售樓部的服務員,說不知,問門前安保同樣是不知,問金桂園開發商老總,不接見,幾經周折,最后我們走訪了祖祖輩輩生長在此地的幾位老人。其中有鄭文銀老人、蘆延福老人,還有其他幾位。當我們詢問時,老人們基本一致都說:“沒有此事!痹儐栔,牽出了一道千古之謎:這個地方在遠古時期,是一個土坡亂石崗,土坡上葬有月子去世和孩子去世的人,俗稱為:“小鬼”。
土坡不遠處,就是一口池塘,其它都是荒無人煙,雜草叢生。老人還說:“在那個歷史時期,偶爾有當地巡捕官員考察民情,巡捕一行都是銅鑼開道,八抬大轎,一路虎視眈眈。”蹊蹺的是,在往后的每年頭的三、四月份,因天氣變化,在電閃雷鳴之時,人們時常看到那口池塘里隨著一陣霧狀,騰升出一匹白馬來,而且有人親眼看到那匹白馬跑至一里多路遠,然后就慢慢消失。路上就出現了那些巡捕官員如夢如幻的蹤影,搖搖晃晃。如果說海市蜃樓是光學幻景,這應該是神奇土地上濃縮的奇幻,令人神往。千古傳奇,老百姓一傳十,十傳百,從古至今。
百年金桂樹的傳說基本不存在,小區地名實屬開發商起名決定。這一調查,我們本著實事求是地去書寫,證實地名的來歷,消除糊涂概念。
二、湖北歷來俗稱:
“江西老表”。究竟是什么原因,這次在地普中明確了答案。據調查:在元朝年間,由于當時蒙古人即:“成吉思汗”,為占領地盤,大開殺戒,在徹底消滅漢人的行動中,殺戮無一。后由江西瓦西壩地區移民一部分人到湖廣進行傳種接代,繁衍生息。
武東地區不例外,蘆家咀村劉家塘坊的來歷就是:遠古的劉家塘坊地區是一片荒山野嶺,易躲易藏,在成吉思汗士兵殺戮時,其中有一戶劉姓人家躲在地窖里幸免喪身,如今劉家傳人劉高濟老人還健在。后來為了發展湖廣地區,從江西省瓦西壩移民三兄弟到此。但是,他們都沒有姓氏,來后隨這戶劉姓人家姓氏,逐漸生息,形成村灣。到清朝年間,就是前面說的劉高濟老人的祖先到武漢市漢陽西大街發展做麥芽糖生意,生意興濃,遠近聞名,當地人便給此地稱為“劉家糖坊”;民國初年,申報地名,便將同音不同字的“糖”字改為“塘”,將劉姓村落申報命名為劉家塘坊,從此地名沿用至今。更正了人們長期猜想的必定此地有池塘,才取名劉家塘坊的概念。
蘆家咀鄭家梨山在明朝末年,湖廣地區人煙稀少,同樣從江西省瓦西壩豆腐街二十四號二弟兄移民到現在的武東地區鄭家梨山處、其中老大去了黃陂,老二留在此地。當時鄭家梨山處有一個小山包,山包上長著一棵大梨樹,這個老二本身姓鄭,來到此地,為謀生,他將這座山和梨樹發展為自家所有,后來逐漸發展,就將此地命名為鄭家梨山。
蘆咀方許灣從元朝年間,由方姓、許姓、桂姓家族組成一個村落,當時,他們居住在現在的四七一廠俱樂部地處。那時方姓、許姓人數多,占主要地位,1951年行政命名為方許灣。說起方許灣,在近代的發生過鮮為人知的故事,據記載:村里有個叫方華子的熱血青年,在抗日年間,(大約在39年——40年)勇于參加新四軍,他和當時任青山地區區長的趙華應一起到娘子湖一帶秘密活動。一次在轉移到鄂東南革命根據地時,為保護著名老革命家張體學,讓他們乘船先走一步,自己和其他人隨后乘船出發,由于漢奸出賣,船行駛到湖中央,被日本兵用小掉炮炸死,當時炸死的有七船人之多,血染湖水,忠骨四溢,留下可歌可泣的精神,(這年大約在43年——44年)這為地名普查增添了輝煌的一筆。小鬼子犯下的滔天罪行,抗戰勝利是有力的回擊。我們地名普查也承載著書寫歷史英名的責任,將他載入史冊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我們不忘記,歷史銘記他們!
武東村桂家老灣在朱洪武登基的第二年,派了二皇子鎮守武昌城。因其二皇子為一名文官,需另配一名武將聯合鎮守。當時就委派任江西指揮使的一名“桂姓”武將坐鎮,若干年后,其后代也遷居此地。因為“桂姓”是武漢的發源地,后來桂姓人口發展越來越多,通過千年的演變,一個小村落已經容不下生活的人群,就慢慢向周邊發展了很多以桂姓為主的村灣,比如桂家咀,桂家莊灣等等,而“桂姓”最早的發源地是在桂家老灣,原來應叫做“桂家老屋”或“桂家祖屋”,后來慢慢演變成桂家老灣。通過地名普查,桂家老灣的歷史頗為厚重,也讓我們真正了解這個地名不平凡的歷史沿革,故事生動感人。
武東村君分咀是由典型的地勢而得名。1915年,由于地球表面的'地質變化,丘陵地的小山咀,由西向東延伸到一個叫解湖的湖中央,把湖平分為兩個小湖叉,后來有人陸陸續續進入到那個叫咀的上面居住,當時人們把這個小衫咀取名為均分咀,后改名為“君”分咀,得名“君分咀”。這個地名就是很形象地表現著當時那個地勢的特殊性,也突出了勞動人民的一種智慧。
通過地名普查,我們再次認識了歷史的真實性,認識了勤勞智慧英勇善戰的祖先,他們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傳承著炎黃子孫的光輝業績,他們功不可沒。而歷史又是沉甸甸的。
武東地區隨著城鄉建設的迅猛發展,漸漸遠去的村莊,在人們視線里逐步消失。地名普查無疑不是一次重溫歷史,今天的地名普查,明天就是歷史記載,地名就是史冊上留下的永恒記憶。
一個地名,一段故事,一段歷史,一段傳奇。做好地名普查工作,有真正含義上的歷史文化意義,絕不能含糊其辭,調查清楚是為了更好地完善歷史的本來面目。
【歷史銘刻他們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他們,不是過客散文欣賞11-11
他們說我是詩人詩歌08-07
夢見散文隨筆01-03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因為他們等不起了的勵志文章01-26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分一點愛給“他們”初中散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