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種植在心底的相思豆散文

時間:2021-01-12 10:11:48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種植在心底的相思豆散文

  有些記憶,無法抹去,有一種愛,深深地根植在了我的心底……

種植在心底的相思豆散文

  記得三年前的春節過后,在外地工作、上學的孩子們陸續啟程了,母親的眼里滿了無限留戀的惜別之情。她舍不得孩子們離開,她怕這一去就成為永別。

  年前剛進入臘月,母親每天早晨起來洗漱后習慣性翻開日歷,掐著指頭算日子,等待著孫子們的歸來。

  看著母親日漸衰老的身子、遲緩的行動,我心疼地責備:“媽,盼他們來,是您的負擔,上頓下頓少不了您進廚房,盼什么盼啊!”母親的臉色立刻陰沉下來,她用那雙略顯浮腫且有點渾濁的眼睛狠狠瞪著我說:“你想想,我這把年紀了再能盼啥?”我無言以對。是啊,辛苦了一輩子的母親,從滿頭青絲熬到蒼蒼白發,不就是一個盼嗎?如今她那臃腫的身子,拖著一條彎曲的雙腿,每天還要張羅著做飯干家務活,即便是身體不適或生了病,只要能抗得住,她總是不吭聲,她總是怕耽誤了子女的工作,影響了兒孫們的生活。

  母親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當時由于生活所迫,她8歲被送到了一個較富裕的親戚家討生活,她嘗盡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受夠了寄人籬下那份難言的屈辱和痛苦,是殘羹剩飯打罵屈辱伴她長到成年,是新中國新社會讓她有機會走出了封建管制的家庭,是機緣巧合讓她與我父親相識,才改變了她一生的命運。

  那時,母親每每提及那些久遠的往事,那雙清澈明亮的眼眸里就會涌出悲戚和傷心的淚水,提起在困難時刻幫助過她的人,總是心懷感激,滔滔不絕如數家珍地反復叮囑我們:“人活一世,要心懷善意,知恩圖報,善待他人。”她一輩子活得很硬氣,在她的語言詞匯里從來沒有“怕”、“累”、“沒錢”,連嘆息聲都很少聽到。盡管那時候家中條件艱苦,但母親總是想盡辦法讓我們吃飽穿暖,把點滴的溫暖傾注在了我們身上。即便是最困難的時刻,她目光中露出的那份自信、那份堅定、那種忍耐和執著,一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母親嫁過來五十多年了,仍然保留著她的方言,涼州話,那方言里夾著民樂土話,聽起來幽默、平實、親切,比如“男人耙子,女人匣子”、“細水長流,吃穿不愁”、“人窮也有隔夜飯,夫妻沒有隔夜仇”、“揭人不揭短,打人不傷臉”、“計劃不周一輩子窮”等等,有些詞語琢磨起來便是經典。無論提起什么事談論何種人,母親嘴里總會有幽默風趣的順口溜,讓在場的人無不拍手夸贊,這時候母親的臉像綻放的花朵,眼里蕩溢著幸福甜蜜。

  后來,母親雖然生活在城里,但她的心是屬于農村的`。她戀莊稼愛土地,喜歡和農村人交談。小區里的老頭老太太們聚在一起打牌、搓麻將,母親坐在一邊呆呆地凝視著前方,無心關注吵吵嚷嚷的場面,但只要有人談論起農村、田地或與莊稼有關的話題,她眼里頓時閃現出光亮,話也多了起來,她口若懸河地發表著自己曾經種地收田的經驗,陳述著莊稼人春播秋收冬碾的艱辛和快樂。

  有一年的春天雨雪少,她時不時地念叨:“地里都是干土,種子下進去不發芽,弄不好蟲子會吃掉,那莊稼人可就沒有指望了啊!”我們都笑話她:“都啥年代了,您替誰操心啊?”她總是不服氣地用事實反駁:“到啥年代,飯總是要吃的,莊稼沒有收成,你們錢再多,沒有糧食,也沒轍!”她用手指在嘴唇上抹一下,然后一頁一頁地翻著日歷,并自言自語道:“有雨下到四月八(農歷),豬狗不吃麥麩渣。”仿佛沉浸在那深深的回味中……

  母親溫柔的眼里,盛的不僅僅是情意,記得在農村老家時,母親的眼睛不僅能看穿人心的善惡,還能丈量出土地的數目、下種的數量。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我的父親是被關進牛棚的“走資派”,我們家都自身難保,但母親卻不怕被拉出去陪斗的脅迫,硬是同情那些被“貧下中農”斗爭的“地富反壞右分子”,她總找借口給被立在地頭上戴“高帽子”的老人送瓶水遞塊饃,背地里安慰那些被挨整的人,“天總有放晴的時候,咬緊牙關,熬過去就好了,無論多么艱難,我們也得為兒女活著!”

  當時我們家沒有強壯勞力,憑母親累死累活干一年,仍然掙不夠全家人分口糧的工分。記得有次我跟著母親喜滋滋地去場院里分糧,場院里的麥粒堆得跟小山似的,每戶人家幾乎是全家出動,拉架子車的,牽驢的,大人們腋下夾著麻袋,每家有一個人按先來后到的順序在排隊。隊長監管,保管過秤,會計按花名冊叫著戶主的名字,一只手撥拉著算盤,大聲報著應分的糧食,一大堆麥子被一锨锨地裝進了麻袋,過秤后或馱在驢背或裝在架子車拉走,好不容易叫到我母親的名字,我聽到后面人群里的嘀咕聲“超支戶……”

  會計迅速算出了我家應該分得176斤小麥,他瞟了一眼身邊的隊長,那位滿臉胡茬的隊長雙手背在身后臉色陰沉沉地盯著磅秤,“超支款交了沒?”母親怯生生地回答:“再緩幾天吧。”她將手里的口袋伸過去準備裝糧食,“不行!幾時交款幾時分糧!”眾目睽睽之下,母親本來就消瘦的臉頓時煞白,她低下頭退出了分糧的隊伍。

  后來,無論家中經濟多么的拮據,母親總是盤算著一定要攢下錢先交超支款。

  那些年,家中靠父親微薄的工資也只能維持日常生活中油鹽醬醋和我們的學費開支。母親每年都要養一頭豬,她不分白晝起早貪黑地鏟草、拾糞,為豬增料添食。母親希望喂養的豬膘肥體壯的,好多賣錢,交清口糧款,不再遭人白眼,后來,我們全家離開了那個讓我們留戀又讓我們傷心的家鄉,跟父親進了縣城,村人們來縣城辦事,也時常來我家歇腳,母親從不嫌煩,端茶、倒水、遞煙、做飯,忙得不亦樂乎。

  有一天那位曾經刁難過我們無數次的隊長站在了我家門前,我們幾個從心底里反感他,都陰沉著臉,可母親熱乎地招呼他進了屋,又是讓座,又是遞煙,還詢問村上老輩人的身體、莊稼長勢如何等,后來聽他吞吞吐吐地說明來意,是特地來借我弟弟的高考書籍的。

  弟弟都已考上了大學,那一摞一摞的高考書早已閑置了,母親進臥室取書,我死死地按住就是不讓拿,我同母親推來搡去較著勁:“就是不給,燒了也不給!”母親強行奪過我手里的書,說道:“不用的人用三遍,不走的路還要走三遍呢,活人不能這么短見!”

  母親就是那樣的心地善良、為人厚道,從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事事都為別人著想;母親就像一把大傘,為我們遮風擋雨,無論在哪里,都會為我們子女撐起一方藍天。

  盼星星,盼月亮,盼望子女長大成人的母親在我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后,她卻被牢牢地困在了鋼筋水泥的樓房里,孤獨地守著寂寞守著清冷,直到突然發病急匆匆離我們而去……

  如今,對母親的深深思念,猶如植在我心底的一顆相思豆,根是那么的深,葉兒那么的綠,花朵開得是那么的繁茂……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 久久这里国产综合精品 |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动图 | 亚洲最新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AV不卡一区二区 |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