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槐花香散文
春日的一天,剛走進學校家屬院的大門,便遠遠地聞到了一陣陣的花香,清新淡雅,沁人心脾,深吸一口氣,好香啊!抬頭望去,原來是洋槐樹開花了!滿滿的一樹雪白,裊裊低垂,如瀑布傾瀉四濺。那一串串掩映在綠葉中的槐花,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陽光下,顯得璀璨奪目;又似一只只白色的蝴蝶,張開薄薄的羽翼,像是要在藍天白云間飛翔。偶爾有微風吹過,花香四溢,讓人不禁陶醉其中。
俗話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看著滿樹的槐花,我不禁感慨時間真的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回。我們從小就生活在學校家屬院里,是和這些洋槐樹一起長大的。在那個零食相對匱乏的年代,我們這些 “熊孩子”會絞盡腦汁到處去搜羅大自然里的“美食”。春天,當洋槐樹的枝頭剛長出嫩嫩的綠芽時,我們便按捺不住了,三五成群,相約去摘洋槐芽。槐樹有刺,一不小心,手上便被劃上一道道的傷口,但為了能吃到好吃的東西,我們都是顧不上小手的劃痕,強忍著痛去摘。等摘下滿滿一籃子嫩嫩的新芽后,我們一邊吹著口哨,一邊提著籃子興高采烈地跑回家,等著媽媽做好吃的涼拌洋槐芽。看著嫩綠嫩綠的洋槐芽在鍋里翻滾著,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就像是馬上能吃到過年時的紅燒肉一樣。不一會兒,洋槐芽煮好了,等它晾涼之后,媽媽會在它上面放上鹽、醋、蒜和辣椒絲,然后再淋上熱油,聽到“刺啦”一聲響,一道美食就此誕生了,等不到媽媽攪拌均勻,我便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夾上一口放進嘴里,絲絲的清香不禁從唇齒間溢出,真是人間美味!從那時起,這道涼拌洋槐芽就成了我們家飯桌上的經典菜,每年到了這個季節都會準時出現,百吃不厭。
吃過了洋槐芽,我們又開始眼巴巴地等著洋槐樹開花。一天天過去了,當看到微風吹動著那些白色的小精靈在枝頭跳舞時,我們就會興奮不已,于是便又開始呼朋喚友,對洋槐樹再次發起“進攻”。這次,我們是分工明確,膽子大些的則爬到樹上去摘,膽小的就拿著袋子等在下面撿。看著一枝枝的槐花“從天而降”,我們等在樹下的一邊手忙腳亂地搶著往袋子里撿,一邊還不忘“假公濟私”一下,撿起掉在地上的槐花枝,吹吹上面的土,然后拿著往嘴里一擼,就像吃到了羊肉串一樣,開心地大口的嚼著,那帶著花香的香甜的氣息瞬間觸動了我們的味蕾,溫暖著我們的心田。槐花可以生吃,也可以和著玉米面蒸著吃,用金黃色的玉米面拌上潔白的槐花,上鍋蒸過之后,再切上小蔥上鍋炒一下,綠的、白的、黃色、光看這顏色就叫人不禁食欲大開。外婆在世的時候,常常給我們做這種小吃,玉米面的清香伴著槐花的香甜,至今還在我的心間縈繞。現在,我每次吃到這道小吃時,都會想起外婆,感到那里面有她的味道。
洋槐樹是我們西北地區常見的樹種,滿山遍野,到處都可尋覓到它們的蹤跡。在我以前上班的度假山莊里,就有一片周圍栽滿了洋槐樹的茶園,單位上的人稱它為“槐香園”。每當槐花開放的時節,滿園子到處洋溢著清新、淡雅的香氣。在陣陣花香的陪伴下,來山莊度假的人們在樹蔭下打牌、聊天,享受著愜意的假日生活,我們這些工作人員則如同花叢中勤勞的蜜蜂一樣,不停的在客人間來回穿梭,提供著優質的服務,這樣一天下來,往往累的人腰酸背痛,忍不住要抱怨連連。
槐花的`花期不是很長,要是碰上陰雨的天氣,沒幾天功夫就開始凋謝了。那時,每天早上來上班的時候,總會看到茶園的地上鋪滿了厚厚的一層槐花花瓣,遠望去像是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積雪,踩上去還“咯吱”作響。這看似有些詩情畫意的畫面對我們來說,真的像是一場劫難,因為我們上班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打掃衛生,等把滿園子的衛生全部清理干凈時,我們也累得筋疲力盡。看著槐花為我們增添的工作量,我不禁心生怨氣,但同時,內心不禁對它短暫的生命涌上了“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的悲涼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贊許之情。槐花的花開花落陪伴我度過了那些在異鄉打拼的歲月,讓我擁有了一段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歷和磨練。
歲月如梭,時光荏苒,我們在時間的輪回中慢慢的長大、變的成熟,也慢慢的體會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曾在書中看過這樣幾句話:“人生淡然如花,自然一路芬芳。花紅不為爭春春自艷,花開不為引蝶蝶自來,花兒的歲月,默默地生長,靜靜地開放,優雅地生活。不求大紅大紫,只愿春來次第開,春歸漸入塵,靜守一方天空,安度一春歲月,無意于得,自然無所謂失”。當時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些話的意思,現在仔細想一想,還真是如此。就如同洋槐樹一樣,它很平凡,平凡的讓路人絲毫不會為它駐足停留欣賞,但它還是年復一年地頑強而開心地生長著,享受著生命的整個輪回。它的枝葉,為行人遮陰和擋雨;它的花朵,供人觀賞和食用,它對人類無欲無求,只是遵循著生長規律,年復一年,花開花謝。因此,每當我看到槐花又一次在枝頭驕傲地綻放時,感覺是那樣的熟悉而親切,心中也會不禁涌上感激之情,感謝它們帶給我美好的回憶,感謝它們讓我對生活有了重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