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年,塵封不了的記憶散文
年近半百,每每臨近春節,更多的是對遠在他鄉親人的惦念,是為迎接新年到來的忙碌,是迎來送往中囊中羞澀的無奈。只有在夜闌人靜時,兒時過年的種種場景,才會在腦海浮現,才會歡喜在那抹不去的記憶里。
猶記得過年時娘忙著煮肉蒸干糧,爹在一邊打著下手,而我們幾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早就瘋跑得沒了蹤影。踢鍵子、跳繩、捉迷藏,一群孩子瘋夠了,然后不知是誰從兜里掏出一本小人書,大家就開始如同乳燕般把頭湊在了一起。直到遠處爹娘的呼喚聲,伴隨著裊裊炊煙里氤氳著的飯香,像受了驚的麻雀,我們呼啦啦四散飛回了各自的家。
年三十了,弟弟們會為了一掛小鞭泡在父親的身前身后,而我一個女孩子,為了期待的新衣服,則靜靜守在母親的身旁,看母親在煤油燈下一針一線縫制。猛然醒來,發現自己已在被窩里,而煤油燈下,不知什么時候娘的手里已經在縫弟弟們的衣服。娘見我翹起腦袋看她,早已明白了我的心意:“快睡吧,你的縫好了。”娘沖我努努嘴,這才看見,我的花條襖就蓋在我的被子上呢,于是放心滿意地接著睡去。
睡夢中的我被越來越稠密的鞭炮聲驚醒,正好娘也喊我們穿衣服、吃餃子。
喜滋滋的穿上新衣服,發覺有點大,娘說我們長得正快,要不等不到穿舊就小了。唉,管不了那么多,有新衣服穿就行。想象著一會兒跟著娘出去拜年,就會聽到那些嬸子大娘或者嫂子們夸:“梅穿新衣服啦,真好看。”“哎喲,這閨女長俊了,嘖嘖。”拉著娘的手,被夸的有點不好意思,于是就往娘的身后躲,美美的感覺洋溢在羞怯的臉上、充盈了虛榮的小心臟。
餃子煮好了,等娘上完供,兩個弟弟就會給爹娘拜年,我是女孩子,就只等著領壓歲錢的幸福時刻。
三毛五毛、一塊兩塊,姥娘姥爺、舅舅和姨們給的壓歲錢平時都舍不得花,只有看見心儀的小人書,或者買紙買筆時才會戀戀不舍的拿出來。
記憶里最清晰的一個年是我們村才通上電的那一年,快過年了,家家戶戶用上了電燈,并且大街上還安了路燈,那一年可瘋壞了我們這些孩子。
年三十晚上,父親忙著炒花生,娘在新買的縫紉機上忙著做衣服,而大街上,路燈下成了我們孩子們的天堂。丟沙包,拾石子,蹦房(一種孩子們的游戲),還有的男孩子放小鞭、扔摔炮,彈球,我們不再受黑夜的限制,白天的'游戲節奏一樣進行。玩膩了游戲,忽然看見路燈下亂飛的那么多東西,它們一會兒落地,一會兒飛起,于是,,男孩女孩一下子又有了興致。趁那飛蟲落地的工夫,有手快的趕緊捉住,原來是土語常說的“蝲蛄”,這種東西,放到水里它會游,放到地上用腳孟一踩,它會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于是乎,我們就又一次瘋野開了,到處追逐著蝲蛄,捕捉著,撒歡著,直到稀稀疏疏的鞭炮聲響起,有的煙囪里已經冒出炊煙的味道……
回憶里是滿滿的童趣,無憂亦無慮,那真是永遠也塵封不了的記憶。
思緒飄遠,看著身邊孩子直嚷嚷著什么時候才過年,這不就是兒時自己對年的期盼心情嗎?或許,那時候爹娘的心情也一如我的現在,一邊承擔著生活的重壓,一邊盡量滿足著孩子童稚的心愿,希望孩子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兒時的年,塵封不了的記憶散文】相關文章:
回味兒時的“五豆”回憶散文11-04
珍藏的記憶散文02-01
記憶的味道散文11-19
以記憶中的暑假為題的散文11-20
記憶散落在夏日里的鄉村散文11-14
記憶里的燈火闌珊散文11-07
兒時的我作文700字03-21
記憶的拾荒者短文散文04-30
過不了的坎01-18
把兒時夢想堅持一百年的勵志故事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