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立高崗的散文
鳳棲梧桐,鶴立高崗。
有些機緣,來自于一念之間。
我已經習慣于車上的漫長時間。窗外,有風中的蕭瑟蘆花。
凌晨抵達。隨人群走向出站口,天尚昏暗。
先看到車站。規模與我所在之地相差無幾。街市不夠整潔,物價低廉。也許是流動人口較少,市中心少見賓館。
有時會有空間未曾變幻的錯覺。就象無論你去哪里,車總是類似的。旅店也一樣。
午后,當我沿著寂靜長路,去找天水湖公園時,方才有點喜歡這里。
也許是喜歡這種找尋的感覺。
資料上說,丁玲展覽館和尚志將軍紀念館在公園南側。不存在,只看到東北電影制片廠,已成危房。
在東山區新一礦下了車,哪里都是活潑潑的人氣,怎么都無法與萬人坑聯系起來。卻不知該問哪個路人。有沉重的屈辱和禁忌,不宜相問。
在礦史館院內。解說員在前面引路,封閉的白色建筑落了鎖,象需要打開的墳塋之門。
燈光暗淡,偌大室內只有我和她。隔了玻璃罩望下去,巨大深坑,里面全部是森森白骨。各種姿勢的顱骨,四肢……
受驚之下,抓住了身邊人。距離稍遠,看不清骷髏的表情,仍可感受到那種血淚控訴。
恐懼是一種奇怪的'東西。當我意識到恐懼時,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很快退出去,再未逗留。
明明開著燈睡的,深夜十一點多,仍被嚇醒。
朋友的指示:“去喝些熱的東西。果啤吧,白酒你未必喝得下。都是些不幸而單純善良的爺爺們,咱不怕。”
看到“爺”字時,以為他說的是“爺們”。結果是“爺爺”,忍俊不禁。這么一想,效果倒是很好,白骨也跟著親切了起來。
我知道了,他們不是我殺的……
旅店里就有賣。店主很奇怪的看著我。怎么會有深夜起來找酒的女人。
汪說,了解一個城市就象認識一個人,需要時間。他會看許多方面,建筑、風俗、小吃……城市是有性格的。
而鶴崗,它的特點又在哪里。我會記住這些礦史。中國人一向注重生死之尊嚴,當它是大事,要死得其所。去世時,最好在床上,在家里,身畔有親友落淚相送,方為善終。
而那些被隨意丟棄的尸骨,那些被踐踏殘害的生命,恰逢亂世,生如草芥。又是日本侵華的罪證。而今物是人非,都已涅沒于歷史的洪流之中,這筆血債又向何處討還。
【鶴立高崗的散文】相關文章:
在高崗上夢想的聲音作文素材08-31
鶴立雞群造句4篇10-30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經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
李樹的散文12-04
秋蟬的散文12-03
日出的散文12-03
傾聽的散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