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渴望,他們永遠童年散文
給……原來是幾個李子
山路上,孩子們唱著、笑著,獲得800米冠軍的小女生和小男生喜滋滋地捧著鮮紅的獎狀。與其說是我帶領他們,還不如說是他們牽引著我。峽谷里鳥兒自由地歌唱,被雨水澆灌現在又被太陽朗照的各種植被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甜梨在樹叢中像半截燃燒之后的紅燭,懸掛在枝頭,濃密的桃花林,沉甸甸的桃子正在枝頭羞紅了半邊臉,李子青澀著掩映在路傍,而房屋左右的桃樹吸引著幾只蜜蜂……
在從鎮中小學校返程的路上,一群孩子和我一起正在鄉村的機耕道上,前幾天剛剛暴雨,機耕道兩旁不是斷路,就是滑坡的痕跡,正是基于此,我親自帶領他們返回自己的母校,我作為一個鄉村男教師,而且在山區工作了經年,需要感動的很多,今天單說六一前后的幾則小故事,故事很真實,就是和孩子們
路上的鮮花和瓜果很多,很普通,幾乎唾手可得,可是沒有一個孩子會對此駐留或者有什么貪婪的想法,盡管他們物質條件貧窮,身上也沒有幾元零用錢,盡管他們口渴。兩個男孩子也跑過來,搶下我的挎包和手提袋(我是草根名博字樣的帆布包),一個六年級的女生跑過來,羞澀的給我說:給……
原來是幾個李子
我說,誰的,這是我的第一反映。
哈哈哈,我家的。
聽見這樣的.話,我坦然了,一群孩子和我就這樣分享了同學的甜蜜。
啊,你是我爸的老師?
一面環水,三面環山的花園般的白色學校。我在這里工作了許多年,教過的學生不計其數,三峽大移民之后,剩下的孩子已然不多,我常常笑自己真的是“桃李滿天下”。
一個四年級的女生,她始終跟在我的身邊,很是面熟,因為教的孩子多,我不以為然,她很會侃,和老師說著鄉下開心的事情,臉紅潤潤的,而眼睛明亮得可以折射純真的光芒。我長期和這些孩子交流、溝通、在教學中成長。連我幾乎忘卻了歲月漫漫,已經不是從前。不過工作和生活在這樣的天真的世界里、渴望的世界里,因此是最幸福的工作。
她說她叫小菲,當我知道她的父親是許國創的時候,我嘿嘿一笑。她詫異地問,劉老師,笑什么啊?我說,你的父親也是我的學生呢?啊,你多大了,我的父親都三十多了啊。我說,我教你父親的時候,他就和你一樣大的,也讀四年級……
不相信?不相信?可以的啊,你回去問問,豈不驗證了?
不過,劉老師,我相信你!
為什么呢?
你不會講笑話的。
然后,她一溜煙的跑開了,笑聲中說,哈哈哈,我看見你的白眉毛了。
大家聽見她的笑聲,也仔細瞧過來,真的讓我怪不好意思起來……
山風從峽谷吹來,正好吹跑了山行的海水,風中傳來山谷對岸的回音:
劉——老——師,再——見……
那是一群分路的孩子,他們從小橋分路之后,轉過竹林,然后正好在我們這條主道的對岸。他們高聲的問候,引發了我身邊的主力部隊的興趣,大家一起喊:再——見……
那一顆,給媽媽留著
我總是客串幼兒班的阿姨,男阿姨,對不錯,難道,不可能由我來做?
今天補發了給孩子們的六一節的禮物。因為是山區,因為是連續的幾天暴雨,幼兒班的孩子多半是不不來的,除非家長親自接送。這種待遇,對于山區的孩子而言,是十分的稀少的,一來是路途遙遠,山路崎嶇;二來是孩子的父母絕大多數都在城市打工,順便說一下啊,這里的少年到中年人極其稀缺。所以,這些留守的幼兒,能夠就讀完小的學前班也就是最好的教育了。而我始終用人格模式的親善教育實踐著,也收獲著教育的果實,盡管這個果實對于我自己而言,沒有任何的名義取向;可是堅守在教育的貧瘠的地方,其實也是一種今生精神的最大收獲。
我先挨個每一個人發了兩顆水果糖。然后讓他們去學校前面開辟的“百草園”游戲玩耍。老鷹捉小雞,丟手絹,青蛙王子跳,采金銀花,……
玩夠了,喝水,吃糖。其中有幾個孩子興沖沖地跑過來,對我說,我留一顆給姐姐,我望著他的笑臉,我笑得應該比他更燦爛;我留一顆給媽媽,你媽媽,是的,媽媽在家是個例外。家是什么,是休養生息的地方,她的父親也是我的學生,他們夫妻長年在外打工,而半年前,因為犯病,在家化療,我很同情,也很無奈。我悄悄地轉過了頭,感覺我的眼眶里滿含淚水。更多的孩子撫摸著手中的碩大的兩顆糖,愛不釋手……
對比的畫面總在我的腦海里閃回,他們的父母少年的模樣,眼前純正的模樣,城里嬌慣自私的獨生的孩子模樣……
教育,用什么教育,教育什么?山區的書生不能多想,只能用自己的行為感動自己接手的每一個孩子,我渴望,他們永遠童年。
【我渴望,他們永遠童年散文】相關文章:
他們,不是過客散文欣賞11-11
童年滑過我的指尖散文11-06
關于夜之渴望的散文04-30
他們說我是詩人詩歌08-07
分一點愛給“他們”初中散文04-30
散文:永遠到底有多遠12-14
我渴望成功勵志作文02-14
愛若有呼喚,幸福便永遠都在散文12-05
我渴望自由作文500字09-04
我渴望自由作文800字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