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帶雨,江南好味道散文
看了大山村的櫻花,又期待著江南大河村的梨花的盛開,也許是“江南”這名字太過誘惑了,每每一觸摸到“江南”二字,就想到煙花三月的揚州,就想到夢里秦淮的十里桃里花,就從一片梨花勝雪中想到了江南的大河村。
夕陽下升起裊裊炊煙,一對對情侶穿行于田園阡陌,攜手徜徉花海,款款走入畫中,聽蜂蝶嗡嗡吟唱,耳鬢廝磨,忘乎山水,自然有一種神仙眷屬不思歸的感覺。
不知是巧合還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幾十里外的大山村與大河村竟然如此默契地暗含了“山河”二字,青春與花兒作伴,少年怎么可以不意氣風發,難怪女詩薛濤能寫出了“陽安小兒拍手笑,使君幻出一片江南景”的瑰麗篇章。
一場春雨,無端濕了幾場梨花,春天竟然在一夜間乍暖還寒了,原本是要等到陽光明媚時再去梨花溝賞花的計劃,因為一場不期而遇的雨不得不匆匆提前了。
梨花帶雨,柔軟了一幅鮮活的山水畫卷,實在心疼那一地無邊無際飄零的花瓣,踩在松軟的田坎上,一串皮鞋、布鞋、高跟鞋的腳印沿著參差不齊的一行油菜花,曲曲折折走向了梨花深處。
游人們陶醉于梨花構織的童話里,有的放風箏,有的三三兩兩忙著攝影,有的提著籃子在采拮野菜,有的帶著孩子在散步,一樹一梨花,一花一世界,在三月春風里,梨花聽著大自然的音樂靜靜綻放,梨花溝沉浸在水墨淡染的畫境里。
一位紅衣女子款款而來,或許是不忍心踩踏繽紛的花瓣,她彎下腰蹲下身輕輕拾起一瓣又一瓣的花瓣,握在溫柔的手心,然后輕輕吹一口,花瓣柔若無骨地飄向了遠方,好似一頁一頁的詩意飄散開來。
夕陽下的梨花溝靜美得如少女般含羞,一陣山風從女孩雙肩掠過,一襲長發散了開來,漫天的梨花婆娑婀娜,氤氳在隱隱約約的梨花味道之中。
我心神不由得一動,原來青春的美總是讓人窒息的,總是叩人心弦的,不知誰發出了幾聲輕微的嘆息,忽長忽短,猶如一曲柔腸百轉的《葬花吟》。
“梨花帶雨”這難道不是走進現實的蒹葭伊人么?十里梨花溝,噴涌出如詩的畫卷,不知讓多少懷春的少女黯然神傷,不知讓多少桃花舊事死水微瀾。
走神間,紅衣女子沒入梨花叢中,宛若精致的一點紅唇惹隱若現,又似夢中的紅樓亦步亦趨,即使有千種葬花的風情,也只不過是一場虛無的歲,只有蜿蜒起伏的梨花才是觸手可及的春天,才是可以坐擁入懷的盛景。
游客們陶醉在流動的長卷里,長達四百年的梨樹就是歲月的`長篇,那一朵朵純潔的小花就是歲月的驚嘆號,聽那青石板上叮咚而去的聲音,響徹著唐詩宋詞的歸去來兮。
暮色四合,一朵朵梨花棲息在百年不朽的枝頭,靜靜綻放,獨自飛揚。
美景未看夠,同行的美女就忙著給海花農家樂的樊老板打電話,安排起晚餐來。
美女是成都人,從第一屆梨花節開始就成了梨花溝的常客。或騎行,或自駕,或徒步,或群游,或露營,只要能來看梨花,她的心情都是快樂的。
她說,喜歡雨后的梨花溝,喜歡那種干凈、純粹與美好的感覺。
每次來到梨花溝,她都會把耳朵貼在青石板上,聽得得的馬啼聲。
問她聽到了什么?她眨眨眼睛,神秘地回復一句:“老聽簡州的味道。”
味道可以用聽,不是詩人也成詩人了。
梨花溝早在唐代就是簡州人十里亭臺送別的地方,至今東溪仍有送人送到梨花溝的古諺流傳,當時的古人們以種梨樹為樂,以飲梨酒作別,以野菜作為養生佳肴,游戲山水,植梨而居,據傳狀元王歸璞的老丈人就是梨花溝的果農,吃梨飲酒,活了108歲。
晚餐如美女所愿,選擇了樂位于大河村四組的海花農家樂,這個不起眼的農家樂地處景區的核心地段,由于土風土味純正濃郁已經成了四川新聞網麻辣社區簡陽網友聚會梨花溝的大本營,著名的辭賦家趙克倫生生品嘗了涼拌土雞后,贊不絕口,揮毫寫下了《土雞賦》
一行人坐在樓頂上,吹著梨花帶雨的風,暮色之下,梨花溝以嫵媚的姿態在腳下翩翩起舞,由北至南舒展開來的茫茫花海花卷起一層白色海浪,搖曳了三月春風,此時的江南小鎮似一個可愛的旗袍女子溫柔起來。
據傳這兒曾是狀元王歸璞騎馬吟詩的地方,當年王狀元偶染風寒一病不起,村姑就以賴格寶草煎雞蛋的土方治好了狀元的病,成就了一段村姑偶遇狀元的千古佳話。
美女說,到梨花溝不吃點花姑貓,不帶點賴格寶草,不吃點梨花雞,不吃一顆壇子里的泡梨,那是既對不起眼睛又對不起胃的憾事。
可惜的是老板生意實在太好了,壇子里的泡梨早已人去壇空,除了留給客人酸甜脆的念想外,只剩一盤涼拌土雞和清炒花姑貓安慰著饑饑腸轆轆的胃。
一行人還是高興地坐了下來,端起酒杯,先嘗一口涼拌土雞肉,再夾一筷子花姑貓,最后剝幾顆九里埂花生,唇齒間滿滿的梨花味道,耐嚼耐品,回味起來頗有幾分江南的悠長……
【梨花帶雨,江南好味道散文】相關文章:
走在江南散文11-10
祈福江南散文11-03
故鄉江南散文04-30
雨墨江南散文11-08
夢思江南散文05-01
心里的味道散文04-30
記憶的味道散文11-19
江南,杏花,煙雨散文欣賞11-18
江南相思雨隨感散文11-09
來到江南看茶林散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