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是條狗散文
不言而喻,電影是拍給人們看的,那么大部分的影片也理應是或體現、或反映人們生活和人性心理的。當然,《卡拉是條狗》也不例外。導演路學長通過講述發生在1995年大背景下老北京底層小人物和他的狗的故事,為觀眾展現出了以“老二”為代表的小人物生活的艱辛和辛酸。初期,導演本要把題目定為“老二是條狗”,可是考慮到社會影響面,還是換了好,筆者認為,“卡拉是條狗”可以更深刻的變現出主題意蘊。
在《卡拉是條狗》中,卡拉和老二是分不開的。老二作為一個已成家的中年男人,在工作上沒有任何成就,只是每天的兩點一線,用碌碌無為來形容毫不為過。因此,在家里,他毫無任何地位可言,妻子玉蘭收扣了他所有的工資,對老二還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連他唯一的伙伴也險些別送走;在兒子亮亮的眼中,老二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他不能給自己帶來任何社會地位,甚至于是一點可以感到驕傲的本錢,于是乎兒子對這么一個父親不再抱任何幻想,更不要說是尊重了。在社會上,也是沒有任何被瞧得起的,因為他處于社會的底層,因為他只是一個小人物。
馬斯諾理論講,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人性最高層次的追尋。在《卡拉是條狗》中,老二看似沒有夢想,沒有去追尋自己的人生價值,其實只是他這樣的小人物沒有資格和尊嚴去追尋罷了。試想而知,在那樣的一個社會環境下,在那樣的一個家庭中,所有的所有都瞧不起這個中年人。此時此刻,他感覺的卡拉是他唯一也是全部歡樂的'源泉,只有在卡拉面前,他才能感覺得到自己是個人。對于這么一個卑微的人來說,卡拉使他能夠得到自己另一面的人生價值,所以在他看來,自己沒有什么可值得悲哀的,自己有卡拉,卡拉可以帶給他所有的幸福,因此,他必須要保護卡拉的生存,那是自己的一個影子,不可分開的一個影子。
影片《卡拉是條狗》主要是以卡拉被抓為矛盾沖突,對故事展開描述。平常的生活,老二每天的上下班都可以看到老二,他可以感受到自己有存在和生存的價值。當他得知卡拉被抓走時,他的天空徹底黑暗了,在外面他就被人狗眼看低,只有在家里的卡拉眼中自己才是人,他必須要把卡拉找回來。找回卡拉的辦法有兩種:拿5000塊錢辦養狗許可證,這幾乎是沒有任何可能的,自己沒有錢,從玉蘭那里要更不現實;走后門把卡拉領回來,可是自己沒有社會地位,也是不現實。于是他想到,卡拉是楊麗送給他的,楊麗家有一只和卡拉長相差不多的狗,他去借了楊麗家的養狗許可證,結果卻被警察看穿。兒子講哥們義氣,結果卻也被抓,當妻子和他去警察局領兒子時,老二焦急的馬上去找卡拉,反而被妻子說,兒子重要還是狗重要。顯而易見,在他眼里,卡拉比兒子更重要些。冷冷的人情味在《卡拉是條狗》中體現的是淋漓盡致。
卡拉是條狗,老二是個人。影片《卡拉是條狗》也許不是一個賣的很好的作品,但它的確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劇作。
【卡拉是條狗散文】相關文章:
圍墻里的狗散文11-10
狗為什么是色盲06-03
關于謎底是狗的謎語03-19
今夕是何年散文05-01
我不懂的是我散文11-11
是它,重拾友誼散文11-07
卡拉ok大賽主持人臺詞01-19
夢見一群狗是有哪些意思11-12
狗是怎樣找到朋友的寓言故事03-30
俯身,是一種境界散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