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父親的手的優秀散文

時間:2021-01-09 12:52:22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父親的手的優秀散文

  幾日前回娘家小住,每天看到父親坐在院子里編筐,心中又生感慨。

父親的手的優秀散文

  父親已經八十歲了,身體還算硬朗。他從苦難的孩童時期開始,到現在,勤勤懇懇干了一輩子 ,從未間斷過勞動。如今他的身體行動緩慢了,但那雙手看上去還是那樣嫻熟靈巧。

  父親每天凌晨三四點鐘起床,到村子四周割回一捆捆纖細多杈的榆樹條,坐在院子里仔細地修理。他把主條上的毛杈從根部削掉,不留一點茬跟,使可用的樹條光滑整潔。然后在把這些修好的枝條捆成一捆放到身邊備用,那些銷下來的毛杈和樹葉等攤到院子邊上曬干了,還是不錯的燒柴。

  爸爸的榆樹條大體上都很細,但仔細看還有粗細之分。爸爸選擇稍粗的做筐底和編筐時的經,因為筐底和徑的承重量大,容易壞,一個筐是否結實耐用,主要在于它的底和經結實與否,就像一座樓的壽命跟它的框架和主梁有直接關系一樣。

  爸爸事先把早培育好的修長挺直的小榆樹樹干割回來,放到灶坑里的旺火上燒烤,燒到火候合適的時候,樹干變軟了,冒著熱氣。他把燒軟的小樹干拿出來用腳踩住一頭,用戴著手套的手握住另一頭,用力的將兩頭扣在一起,形成一個標準的圓,擺弄相應了,橫放在閑缸里,讓它保持圓形。這樣放上些日子,小樹干自然干了,定型了,爸爸把它們拿出來剝掉樹皮,一個個光滑漂亮的筐梁就成型了。爸爸把筐梁的兩頭用刀削出卡殼,再用硬鐵絲把它們連起來。鐵絲的部分分經緯鋪徑做筐底,然后用粗細合適的樹條緊密地編制纏繞。底部大多用粗條,但也不能全用粗條,不然條與條之間編的再緊,也都會有很大的縫隙。這樣就要粗中有細,粗細搭配著用才行。

  爸爸編筐的時候,看上去總是那樣從容,有時候還一邊跟我們說著話,但一雙手卻在那里上下翻飛,忙個不停。時而拿起粗細合適的枝條順勢插好,開始上下穿行,嫻熟靈巧、如梭引線;時而用指尖用力的扣緊新編上去的邊條,堅韌有力,一絲不茍。

  爸爸編出來的筐,從筐梁到筐身,向來是完美無缺。不會有不圓、左右偏頗、粗糙、筐梁彎曲、多節等的任何瑕疵。他編出來的筐拿出去,總是令人贊嘆不已,方圓百十里也找不到同樣的。(實際上我們至今還沒有見過別人編過跟爸爸的一樣漂亮的筐。)

  別人編筐大都用楊樹條或柳樹條,而且選的枝條也比較粗,這樣的枝條很少有毛杈,容易修理,而且編起筐來也很快。只是楊柳條編的筐不夠結實,拿起來也很沉重,干活用的時候格外費力氣。而且這樣的筐筐底間隙大 ,只能裝大些的物體,不能裝糧食灰土等。而爸爸用榆樹條編的筐,選擇的樹條細,加上父親的認真細密的手法,編出來的筐既精密又輕巧,看起來美觀,用起來順手,還要比楊柳樹編制的筐結實好幾倍呢。

  爸爸編筐主要分兩個季節,春秋農忙時他都不編,主要是夏、冬農閑的兩個季節。好多人看爸爸寒冬臘月里編筐感到新奇,問爸爸那又干又硬的枝條怎么能編筐?爸爸笑著說:“冬是春的前奏,當寒冬正冷的時候,樹木已經為春天的發芽生葉積蓄了充足的水分,這時候的枝條外邊看著沒什么顏色,一剝開外皮,里邊已經是濃濃的綠色了!而這時候的枝條又沒有樹葉,修理起來也容易,使用起來也比夏天的枝條柔、靈活得多呢!”爸爸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好多人,可人家都贊嘆一回之后,就玩兒去了,現在除了爸爸這樣一輩子勤勤懇懇的人,哪有人還愿意大冬天的踩著積雪到村子周圍去尋覓那細軟的枝條呢?

  父親每年都編筐,少則十來個,多則二三十個。掰苞米的、收灰、裝柴的、摘菜的、我們小時候還有摘“優優”的,大小不一,形狀不同,越小越精巧可愛!爸爸還時常給鄰居也編幾個,鄰居們得了總當寶貝似的珍藏起來,不舍得用,爸爸總是笑著說:“幾個筐而已,你先用著,用壞了我再給你們編!”

  爸爸編得多了,有時候累的手都累腫了。我們也都勸父親少編些或者不要再編了 ,可是他總惦記著他的兒孫們,這家那家的,唯恐到了秋收掰苞米的時候不夠用。

  爸爸的手不只會編筐,凡農村活計樣樣精通,年輕的時候在隊里就是杰出人物。

  爸爸曾經當過隊長,但是爸爸嫌當隊長操心還不能好好干活,后來干脆不干了,當個趕頭車的大老板子。

  爸爸趕大車趕得好,常常帶著村里的車隊出差。冰天雪地的裝上滿滿一大車羊草,半夜出發,天亮已經走了幾十里路,馬背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霜。爸爸的眉毛胡子也都白了,腳上的蕪婁草鞋凍腳了,就扛著大鞭在地上歘歘地走,走熱乎了再上車坐一會兒。現在一提起來爸爸就說:“那時候的天可比現在冷多了,吐口唾沫摔到地上都是冰!那時候哪有線衣、線褲又外衣的,入冬就是那件破棉襖,干起活來出一身汗,涼了就打了鐵,貼在身上冰涼啊,哪有一件換洗的啊?怕鉆風腰上扎個稻草繩子……”

  走在平坦的大道上還好,有時候遇到深雪殼子或者陡坡,別的老板子常常把車誤住了,都是爸爸一輛一輛的把車趕過去。爸爸說:“牲口也通人性,你得了解它的屬性。平時你用不著老敦促它,稍微給點信號就好;等到了啃勁兒上,你往車上一站,大鞭子掄圓了卡卡的一甩,緊吆喝幾聲,它有多大勁兒使多大勁兒!”大鞭子在爸爸的手里挽成了花兒,一甩一個震天的脆響兒。調動幾匹牲口都做好準備,爸爸使圓了勁兒一陣緊促的呼喝,如擂鼓吶喊一般,馬匹們自然拼了命的往前拉,它們也知道過了這道坎兒就是平路了!趕不好車的老板子,幾匹馬勁兒使得不齊,人和馬合作得不夠統一,所以拉不出去。一輛車趕過去,騾馬的身上都如水洗般出了一場透汗,爸爸也累得氣喘吁吁,這時爸爸總要心疼地摸一摸馬背上的汗水,讓它們停在那里歇一歇,再照應著重新上路。

  到了目的地,把車上的羊草賣了,再置辦些村里需要的東西,帶著車隊往回趕。有時候還在外邊住大車店,一鋪大炕,南來北往的好多人住下,自己帶著糧食和喂牲口的草料。爸爸要一邊喂著牲口,一邊照料著車上的貨物。到了深夜,跟其他老板子輪著班兒瞇一會兒,也就算休息了,天不亮還要起身套車趕路。那時候生產隊也給一點糧票等補貼,以便路上生活,但是爸爸舍不得用,臨回來給孩子們買上點燒餅果子,有余下的還能買上一點咸鹽火柴等度日。

  除了趕車,其他的農活爸爸也都樣樣出色。春天里耥地爸爸打的壟寬窄勻稱、深淺適度,土頭好,保墑;點種子爸爸的手稀疏有度、又快又準;秋天里割谷子、黃豆都是最累人的活兒,爸爸做打頭的,他總是干在最前列,而且要又快又好,讓全隊的勞力贊嘆折服。

  站在地上的谷子,爸爸左手上去一抓,順勢擰一個勁兒,右手刀到,順勢放到地上就是一個地道的捆要子!再割上幾大把,整齊的撂好,貓腰撿起要子的兩頭兒,腳一蹬的功夫就捆好了。歇氣兒的時候大家坐在那里休息,爸爸嘴上叼著旱煙,從腰間拿出半塊磨石,給大家磨刀,據說爸爸磨出來的刀鋒利無比!刀磨得快了,割起地來也就省了好多的力氣。所以勞力們都愿意擠到爸爸身邊干活,近水樓臺先得月,能受到好多照顧。

  那時候生產隊里的雜活很大部分也都由父親承擔,車上用的傻繩等粗細繩子,必須又結實耐用,需要用麻紡成長長的經,然后再由兩個人每人拉一頭往上搓勁兒,爸爸則在最中間把兩股合成一股擰成繩。這紡經和擰繩的工序非常重要,繩子擰的松了或者緊了都不結實,必須恰到好處才行,所以常常都由爸爸親手完成。那時候車上的從車身到車廂板,拉糞的糞簾子、馬身上的龍頭、套包、馬鞍等都得自己做,爸爸樣樣做得好,當然兩只手也都沒有個空閑的時候。還有隊里的那些牲口,爸爸不是飼養員,但是要常常叮囑著如何喂養、照料,以免生病或瘦弱到農忙的時候無法出力

  除了在生產隊里的活計,爸爸還要抽空顧家。常常趁午休回家時扛著大耙到甸子上去摟草,那時候家家缺柴燒,所以草也基本被割盡了,只有用大扇刀貼著地皮兒掄,把又矮又細的小草掄下來,再用一米長一米寬左右的大耙子扛在肩上滿地的拽,把碎草摟成堆,再裝到手推車上拉回家。有一次爸爸走得遠了,摟了一大車的草,又趕上起了大風,他一個人拉車十分吃力。媽媽見爸爸沒有按時回來,又起了風,知道爸爸去的方向,就讓十多歲的大姐和大哥前去幫忙。大姐和大哥走了很遠不見爸爸,就大聲的喊:“爸爸、爸爸!……”爸爸聽到孩子們的喊聲,喜出望外,也大聲的回答:“哎,爸在這呢!爸在這呢……”可惜逆風太大,爸爸喊破了嗓子,大哥大姐還是聽不見。又有土坡樹林等隔著看不見,大哥大姐一路喊著去別處找了。爸爸一個人拼命地把一大車羊草拉回家,累得筋疲力盡,沒有時間喘口氣休息一下,趕緊扒拉口飯,去隊里上工了。

  那時候每到夏末秋初,爸爸都要到 田間地頭有種麻籽兒的地里割一些青麻。麻籽兒是一種很好的油料,青麻是麻籽中不結籽的一種麻(或許是雄性吧),所以常被視作廢物 ,但這些廢物在爸的眼里那可是寶貝!他把青麻割下來捆成捆,用圓木扎成一排木筏,把青麻運到村中的池塘中間去,讓它們在水里發酵。過上幾天,爸爸在撐著木筏去把青麻撈出來,擺放在岸邊曬干。這些麻桿下水前都是青綠的,撈出來都是水澇澇的,又臟又臭。這時候青麻上的葉子和花全都沒有了,只剩下一層麻皮裹著麻桿兒。等曬干了,氣味也就不嚴重了,爸爸把它們重新捆起來,豎立在院子的籬笆周圍,繼續曬,等徹底干了就把他們摞起來。

  哪天晚上有空閑了,爸爸就搬兩捆回來,放在柴禾堆里。一家人站的站、坐的坐,一邊扒麻一邊說笑,很是愜意。麻是一小匹一小匹的積少成多,你一小把他一大把的,既干了活,大家說著話也不覺得累。一天天過去,不知不覺積攢下幾斤或十幾斤。爸爸把一窩窩的麻匹墊上木板,用榔頭輕輕地錘,把它們砸軟,變成柔軟的細絲,這樣最好的可以捻麻繩納鞋底,較粗糙的還可以搓麻繩,供家里使用。媽媽再揀好的送給姑姑家的表姐一些納鞋底用,余下的'年前還可以拿到集市上賣上二三十元,稱上幾斤白書紙裱糊一下棚頂和墻壁,余下的我和哥哥、姐姐們也就可以買雙漂亮的襪子過年了。勞動給我們一家帶來了無盡的幸福和快樂。

  到了初冬,爸爸弄很多高粱桿兒存起來,有的是生產隊分的,也有的是買來的。等農活不忙了,爸爸就把高粱桿兒拿回來 放在柴堆里用自己制作的工具把秸稈上的葉子削掉,這是最簡單的工作,我們不到十歲就跟著干了。然后再把光滑的秸稈兒放在炕上,一根根用自己制作的搜子把它們從中心破開,成均勻的破子,再捆好摞到外邊每天多次用溫水澆濕。這樣澆幾天以后 ,把它們拿回來,爸爸就在屋地上的一個角落里,坐著一個小板凳,右手握著一把直刀,刀下墊著一塊木板,左手捏住一根破開的秸稈,把刀刃朝外壓在秸稈瓤上,用腳蹬著不動,左手用力向后拉,這樣就把秸稈兒的皮瓤刮分開來,這叫刮蘼子要連刮兩三次,才能刮成理想的薄厚。爸爸在那里不停地用力甩著胳膊刮,一會兒瓤子就堆了半地,哥哥姐姐們見了就趕緊抱出去。到后來哥哥們也都能熟練的做這些活計,尤其是三哥,他能一手同時刮兩三顆蘼子,而且又快又好。

  蘼子刮好了,爸媽就著柜蓋搭起一個案子,就坐在那上面編席子。白天爸爸常常要上工,媽媽也有很多活兒要忙,編席子多半在晚上。我們在炕上圍著火盆,手里玩著爸媽編席子時扔下來的邊角,有時候還有爸爸用下腳料給我們編制的小玩具,足球、小籃子、大跳蚤……孩子們玩得開心極了。

  夜里我們都睡下了,爸媽還在冰涼潮濕的板鋪上編著,早上我們醒來的時候,也不知道父母什么時候起來又坐在那里繼續勞作了。爸媽編的席子方正,緊密,鋪在炕上平坦結實,有時候一不小心灑上一碗水,少時擦了,掀起席子來,土炕都沒有濕。

  那時候家家鋪席子,有的不會編,有的編不太好,一年沒鋪到頭就破了,所以好多人家都要買席子。既然要買,當然選好的,爸媽編的席子常常兩三年都不壞,而且物美價廉,所以常常供不應求。連鄰村的也慕名來買,常常要排隊預購。

  由于工序繁瑣,費工時,爸爸還要上工,媽媽家里雜務又多,勞累一冬,常常也編不出多少席子。去掉本錢,掙上一二百塊,也能解決好多生計問題。爸爸這雙手為我們的衣食冷暖付出了太多的勞動,也給我們的青少年時期一個溫暖幸福的家。

  每到春天,爸爸用堿土把房頂抹得平整無縫,用黃泥把外墻壁抹得光亮如新,同時還要把屋地都抹平整,每年夏天里扒炕抹炕……我們家的屋里院外向來都周周正正、井井有條。

  除了做農活兒之外,爸爸居然還打得一手的好鼓!據說在生產隊時候,每年正月村子里都扭大秧歌,還常常到別處去演出。爸爸有時候做“紗公”,就是領頭并指揮隊形的,一百多人的秧歌隊伍,被爸爸指揮得生龍活虎,隊形變幻多端。特別是爸爸愛打鼓,他身強體健,臂力無窮,加之對音樂有感覺,他的鼓聲格外鏗鏘有力,震天動地。

  兩年前,老叔的孫子結婚,一再請求爸媽回老家參加婚禮。于是我們一家眾兄妹都隨父母回去了。正巧當時有一個秧歌隊表演,我們就在路邊看熱鬧。忽然一位老人拉住爸爸的手,懇請爸爸去打一陣鼓,我當時很吃驚,因為從我記事起,爸爸好像早就不再打鼓了。爸爸推脫不過,就握起鼓棒,敲打起來。起初,爸爸只是輕輕的試探著打,隨后愈來愈重,愈來愈響,我當時看到年近八十的老父親打鼓,激動萬分。然而我對鼓聲不是太敏感,只覺得跟別人的鼓聲沒多大區別。不一會兒,有好幾位老親友一路奔跑而來,一見到爸爸都激動不已,語無倫次地說:“哎呀,老大哥,果然是你回來啦!這一通鼓聲還不減當年啊!我們老遠聽到這鼓聲就知道是你回來啦!……”我們離開老家已經三十幾年了,爸爸的鼓聲居然有如此的魅力,讓人幾十年不忘,令我驚嘆不已,幾乎難以置信,同時也為爸爸深感驕傲。

  直到現在,爸爸春、夏、秋三季早上都是三四點鐘起床,起床后收拾院子,侍弄園子里的瓜果蔬菜等,總是從早忙到晚,我們好多人每年大多吃父親種的果菜。到了冬天,除了編筐,爸爸還要扎笤帚等,一雙手很少有閑著的時候 。如今爸爸已經八十高齡了,還在為我們勞碌著,除了愛和感激我們只覺得無以為報。在這里,只祈望我的父母雙親健康長壽吧!

【父親的手的優秀散文】相關文章:

關于父親的愛的散文11-20

散文鑒賞:父親的味道11-20

寫父親的散文8篇12-07

忽然很想牽你的手散文11-10

父親寫的散文詩詩歌01-26

散文:父親已老了11-20

當年與你執手散文11-21

問優秀散文12-11

幸福優秀散文11-10

讀手看男人之一散文01-1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 | 色依依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精品九九热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