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的手機散文
前些年,我就曾想給父親買部手機,可父親總是不同意,說,我都快七十了,頭昏眼花的,看不清那些按鍵,再說我也用不著那玩意兒。父親雖然是這么說,但我知道他實際上是不愿讓我為他多花錢。既然父親不同意買,這事也就擱下了。
那時候,父親身體還比較好,在家里呆不住,喜歡和一幫老頭去爬山游玩。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愉悅了精神,我們做兒女的,自然非常支持。
那年初夏的一個周末,父親又和人家約好了要去爬山。早晨起來,父親就對母親說他要去東山里的淄河鎮爬山,要下午三點多才能回來,并讓母親把早已準備好的午餐裝進帆布包里,然后就走了。
我是那天下午快五點的時候接到了母親的電話,母親說,你爸爸今天去淄河爬山,說是三點多回來,現在都快五點了,還不見人影,可急死我了。我對母親說,媽,您別急,我馬上回去。我那時正準備去接上小學的兒子,聽了母親的電話,便將接兒子的事交給妻子,自己急急忙忙從淄川東關趕回了龍泉老家。
一進家門,母親就說,你看看,現在都五點半了,你爸爸怎么還不回來呢,該不會是出了什么意外?我心里雖然也很擔心,但還是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勸解母親。我知道,母親患有高血壓,是不能太著急太緊張的。
父親臨走前只說是去淄河鎮爬山,也沒說爬哪座山,父親又沒有手機,我心情焦急卻又實在是無可奈何,只是努力壓制住自己的不安,一個勁地寬解母親。我心想,若是再過一個小時父親還不回來,那我就只好報警了。
母親不時地去廚房里,在灶王爺的神像前跪下,口中念念有詞。我也在心里默默祈禱著。就這樣,我們恐慌不安地等待著……六點多的時候,我們終于聽到了父親由遠而近的腳步聲,母親和我一起跑向門外,看到父親的一霎那,我看到母親的'眼里噙滿了淚水。
原來,父親他們在淄河鎮爬完一座山后,正值中午。他們吃過午飯,有人提議再去博山開源溶洞游覽,因為從淄河鎮去開源溶洞非常近。游覽完開源溶洞已是下午四點多了,他們就租了一輛面包出租車,本來一個多小時就能到家,可出租車走了不長時間,就在一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出了故障。這時父親他們都想起了要給家里打電話,以免家里人擔心,可他們那幫老頭里沒有一人有手機。他們向司機借手機,可司機師傅的手機是小靈通,信號不好,打不出去。沒辦法,父親他們只好在那兒心急火燎地等待著司機師傅修車……
經歷了這次虛驚,我決定要馬上給父親買手機。這次父親沒有反對。一周后,我給父親買了一個一千八百多元的摩托羅拉手機,并辦理了一個中國移動的神州行暢聽卡。那天我給父親送手機,告訴父親這是摩托羅拉手機,是名牌。父親拿著手機愛不釋手,我便教他怎樣接聽和撥打電話,母親不時地過來瞅瞅。望著父母滿足快樂的樣子,我的眼眶禁不住濕潤了。
自從父親有了手機,父親出去爬山游玩時就會帶著它,每到一個地方,總要給母親打一個電話。有時回來晚了,用手機報一下平安,母親也就放心了。
去年夏天,正值古稀之年的父親得了心臟病,在市中心醫院住了兩次院也沒治好。又去濟南省立醫院看病,專家說這種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辦法,手術成功率也很低,只能實行保守療法,平時堅持吃藥,保持心情平靜,盡量減少犯病的次數。
父親的心臟病每隔幾天就要犯一次,出去游玩是不可能了,加上病又不能根治,天性好強的父親心里便有些悲觀,情緒曾一度比較失落。為此,那部手機,便成了兒女們關愛爸爸媽媽的情感紐帶。下雪了,我按下父親的手機號:爸,外面路滑,您就別出去了,家里還有菜嗎?沒有的話,我給大妹打個電話,讓她給您買了送過去(大妹和父母住在同一村);天涼了,晚上,妻子撥打父親的手機:爸,明天有冷空氣,您和媽媽明天穿上我給買的保暖內衣吧,千萬別著涼了;星期六,兒子給爺爺發去短信:爺爺奶奶,我的英語測驗又得了全班第一名,爺爺奶奶,你們想吃什么,明天我們回去看你們……
幾個月過去了,父親的心情慢慢變得好了起來。
從那時起,我給父親買的手機,真正成了父親形影不離的好伙伴。平時,父親無論去哪里,例如出去買菜、買藥,甚至到村頭曬太陽,都要帶著手機。母親說,你爸爸已離不開他那個“馬托騾拉”了。而我知道,父親依戀于那部手機,更深層的原因,是因為那部手機也成了父親心中與兒女們連通親情的紐帶,父親隨身帶著它,或許就好像感受到了兒女們的心音,心里一定會覺得格外踏實。
上個周末,父親用手機打來電話,說家里包好餃子了,讓我們回去吃。回到老家,已是中午,父母正在廚房里忙活。看到我們,父親訕訕地笑笑,說,來的正好,快洗洗手準備吃飯。
一會兒,父親端了一大盤剛出鍋的餃子走出廚房。望著滿頭白發的父親,一時,我的眼睛有些潮濕……透過熱騰騰的蒸汽,我從父親的眼神里,分明讀出了一種溫暖和幸福。
【我父親的手機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鑒賞:父親的味道11-20
關于父親的愛的散文11-20
我的超級手機作文03-07
散文:父親已老了11-20
寫父親的散文8篇12-07
我的想念散文11-05
我的她散文05-01
我喜歡的散文11-13
父親寫的散文詩詩歌01-26
我不懂的是我散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