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日采菱散文
總是這樣的深情,總是這樣的難忘。秋季,故鄉的九月下旬是采菱的日子,藍天白云下的河面上,年輕的姑娘們戴著草帽、兜著頭巾,穿著土布衣,劃著圓月似的木盆輕輕在水上蕩漾著,“月盆兒圓圓,菱角兒翹翹…”姑娘們哼著自編的民歌歡樂地采著,那真是一道采菱的悠悠風景。
記得小時候,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母親總是指著村后的河道說:“瞧,菱角已在河床生根了,過不了幾天就快要冒出芽了,葉兒就要自然到水面上了。”母親的話總是那樣的靈驗,就像一位預言大師。不過幾天,我們就會在河邊的水橋石上看到菱角苗伸長了脖子,正從碧清的河水中頂出水面呢,又沒兩天,看到它們的葉很快浮在水面上,像是蓮花狀地日長夜大,很有意思。
到了夏天,河面上的菱葉叢中就會探出一朵朵小白花,先是三三兩兩的綻放,接著就是一簇簇的靚,這就是菱角花,它們隨菱葉一片片地布滿了河面。到了傍晚,那些喜歡在河邊清水口洗澡的男人們,常常會赤著膊兒快活一陣子,有時會順手拽幾個嫩野菱用手剝了來嘗嘗鮮,有的還摘一把野的嫩菱葉當作菜,甩給岸邊正在洗衣或摘菜的女人們,讓她們拿回家用大蒜末一塊炒了吃,這也是一道清涼的夏菜,做法可以用開水燙過后加紅椒炒來吃,有一種自然的清香味。鄉里人一般只是偶爾嘗嘗。一是因為本來此葉只能來自野生,量比較少,做這菜吃也只是偶爾為之。但我們家從不愛吃這種菜。
時光荏苒,從春夏到秋季,村后的河里年年會長滿菱,這些菱大多是種植的,但也有野生的,寬闊的河面上大多是種植的,被叫做家菱,家菱的葉子大而寬平,結出的菱不但大,而且產量高,吃起來也較嫩甜深受村民喜歡;野生的叫做野菱,葉片長得比較小,但它們的生命力極強,只要有水的河彎就能生長,結的果菱比較小,吃起來比較麻煩一些,但味道是微甜中帶香。
野菱是沒人管理的,村里人想到要吃了就可以坐著自家的圓木盆隨便去摘,那時候村里人遵規守紀做得相當好,凡是集體種植的,都不會隨意去采摘,集體的東西由集體組織人員去采摘。所以那時候,我家姐姐看到家里菜沒了,常會劃著圓木盆去采野菱。
扛一個洗澡的大木盆走到水橋旁,然后放在河里,靠在水橋石上,盆中放一小木凳,人輕手輕腳跨進去后就坐下,再用雙手當槳輕輕地向兩邊劃水,一直劃到有野菱的地方。采菱坐的木盆直徑大約是二米,靈動輕盈,用手劃動水花飛濺,劃動要左右均勻,否則就會在水中打轉,讓你采不了野菱。劃一個圓盆,在水中央蕩漾是悠悠自得的體驗。野生菱角成熟時期,一些河彎角落里也會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菱葉,像綠色的地毯一樣覆蓋在湖面上,姐姐一邊采菱一邊唱歌,那采菱盆很自然地來回自行穿梭,菱下湖水清澈,還可以看到毛茸茸的菱莖在水中像網似的漫延。姐姐是熟手,一坐上木盆就左右忙開了,這邊摘了那邊采,常常是滿載而歸,不一會兒就會摘到五到八斤的野菱哩,那大澡盆已明顯沉重得前陷后翹起來。
采菱時最讓人歡喜的,要數能看菱葉子上飛來飛去的蝴蝶和蜻蜓等小生靈了,它們成群結隊的,像是在跳舞,又像是在作客。有時魚兒也來湊熱鬧,它們浮出水面吐著氣泡,有的還調皮地用嘴拱動著菱角葉子快樂地跳躍起來,嚇得菱角上歇腳的蜻蜓忽地飛向天空。有時,菱河的灘地上也會飛來一群白鷺,它們時而在河四周翻飛,時而在河灘邊戲水,呈現出一幅“菱池如鏡凈無波,白點花稀青角多”的壯美圖景。
看著大人們歡歡喜喜地唱歌采菱,終于也激發起我想試試的欲望。那一天,我趁姐姐她們不在的時候,終于悄悄走進了系在家后水橋頭的那個圓木盆,心癢癢地一腳踩了進去。當繩剛松的時候,誰知一時用力不均勻,木盆就開始傾斜著在水中旋轉起來,謝天謝地,好在有一股順水在流動,把木盆送到了野菱葉叢中。當我欣喜地伸出手準備去采野菱時,木盆又不由自主地旋轉起來了,任你用兩只手或者木板劃動,還是在原地轉動著。想站起來,木盆突然又從另一側傾斜,正當我急得六神無主滿頭大汗時,幸虧姐姐趕來了,說時遲那時快,她馬上拿起放在水橋邊的長竹竿勾住了木盆,把木盆拖到了水橋邊,把我救了出來,這時我嚇得臉色已經蒼白。原來,這采菱劃盆還要有很高的技術哩。姐姐見我害怕,笑著說:“你想學采菱,不是這個時候,等你長大了姐幫你借條小船,站在船倉中間就什么也不怕了,這木盆很不好使,如果翻轉了一不小心還要扣死人的。“乖乖”,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去嘗試坐那圓圓的木盆去采菱了……
很想有一條小船,然后坐在小船上優雅地去采一次菱。然為了采菱這種小事,誰家專為此事去買條船,這當然劃不來,船就不會有,我從此也沒有機會去采摘河中的菱,只能和村里有些沒木盆的人家在一起,在長竹竿上綁一把鐵爪似的東西,野蠻地用土方法把河里野菱的藤蔓一起拉到岸上,摘完菱角后又把菱藤曬干了當作肥料,不僅一舉兩得還采到了菱,但那活不會有驚心動魄的趣味可言,然而從那時候開始,我的心里真的敬佩起那些劃著圓木盆采菱的村里的眾姐姐們,我把她們當作了水上的英雄。
又幾年過去,記得在讀中學時的一個深秋,村里又逢采菱時,我坐在水橋邊有點獨自糾結,想去試試采菱吧,但又怕鬧出了笑話不好意思,那么這菱該怎么采?我坐在水橋邊的石頭上,雙手托腮,瞇著雙眼看著河中的菱葉,還有露出水葉的那些紅菱角,看得眼饞時,心如水一波一波的閃爍起來。
“想去試試”?母親似乎是知道了我的心思,走近水橋說:“讓媽幫你扶住盆子,你拿一個小凳子放在桶里前面一點,然后小心翼翼地跨進木盆,再慢慢蹬下身子,稍前傾一些,兩條腿抵著盆的內側,這樣圓木盆就平衡了”。按照母親的指導,我輕輕地坐進了大圓木盆。母親見了微微笑著,她點點頭說:“是這樣,但不能亂動,習慣了就好。”我知道母親是在鼓勵我。只見她輕推著木盆,木盆便很快離岸了。說來也怪,按照母親的方法去做,圓圓的大木盆不再在河面上打轉了,我用雙手當漿,把圓木盆劃進了野菱叢中,額頭雖然急得汗水直淌,但因為成功了便俯身伸出手,觸摸到了那些野菱角。
用手翻開兩側的菱角,那些成熟的野菱角經手輕輕一觸蒂,它們就自然地落在手中滾入胸前的木盆里。還有那些長得老一點的成熟過頭的菱角,在翻開菱葉的瞬間,它就從菱葉的丫枝間掉落了,眼看著它們晃晃悠悠地沉入水中,很是心痛。但我知道了,這些下沉的菱角就是明年菱苗的種子,一到春天它們會自動地從河泥中長出苗來……我把前面和左右兩側的菱角采摘好,按照母親教的方法又用兩手劃水,木盆就又穩當地向前移動,有時還可以抓住手邊的菱角莖葉緩緩向前,然后再采再劃水。圓盆從菱叢中劃過,后面留下了一條尺余寬的窄窄水道,一些小魚和蝦們便盡興在后追趕著,或者浮游在上面,有的還在跳躍著,很有趣味。
這樣劃著采摘著,任一波水痕過去,任一壟菱葉迎來。母親站伏在水面的水橋石上,一直微笑著為我壯膽,有母親在我就什么也不怕了,膽子越來越大了。采摘時候,間或還有小青蛙從菱葉叢躍出,“撲通”一聲鉆進水里,濺起一叢水花,然后又在一枚菱葉邊露出兩只骨碌碌轉動的大眼睛,忽然又像魚一樣鉆進水下,看上去很有意思。也就是從哪天開始,我學會了坐木盆采菱,而站在水橋石上叮嚀指導我的母親,就成為了我學會用木盆采菱的老師。
菱角很有食用價值,它們性味甘涼、是無毒的水生食物,既有消毒解熱作用,又有利尿通乳和止消渴、解酒毒之功效。菱角可糧可果,這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記載,所以村里的人們都喜歡食菱角肉吃,積著的老菱可以浸在水中保鮮,從深秋一直可以吃到春節前后。菱經現代專家的鑒定,它也是女性美容減肥的上好輔助食品。所以故鄉人對菱這種水上植物是情有獨鐘。
采回家的菱經母親洗干凈后就會在土灶的鍋里煮熟了吃。炊煙裊裊,那種少有的菱香彌漫著小小的房間。那時看到菱角熟了,我們早就像饞貓,用鍋鏟撈上幾個就迫不及待地吃起來。先是咬掉兩側的菱角刺,然后用嘴將菱角攔腰咬成兩斷,那香味撲鼻的菱肉就落入口中,經咀嚼后的淀粉香立即粘在唇齒之間回味無窮。
野菱角,雖個小、味澀,卻有股子清香。野生菱角有兩角的也有四角的,野菱角的肉菜更適合炒菜吃,如菱肉炒雞,紅燒肉等均是招待朋友和親戚的一道高檔菜肴。而種養的菱因為它們長得要比野菱大一倍左右,菱角看上去更飽滿,吃起來口感好,且一個個長得大小相當,青白色的叫水菱,火紅色的是紅菱,紅菱放在一起像一盆燃燒的火焰,讓人看得眼饞。
那時,凡煮熟的野菱角并不都是我們全部吃了,母親總會把煮熟的一部分去分給鄰居,說是有了野菱大家一起香香嘴。如果多了,剩下的第二天一清早就拎到小鎮上去賣,雖然賣的價格很便宜,但是能換點小錢家用也值。所以菱角也是農家入秋后的一種自然經濟作物。后來到了分田到戶的年頭,村里還把種植家菱的河道水面按每戶人頭的多少平均分給,由各家各戶自己去管理和種植,不打統仗,調動了種植菱的積極性,村人從此有了可以自由主宰的又一份額外收入來源。
離開故鄉多年,每每夢中出現采菱情景,醒來總像是牽了魂似的神往。今年秋天,我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這正值采菱時節,我看到鄉親們圍在河面上歡呼著看采菱。那一刻,我走近了我夢中經常出現的采摘菱角的一幕歡樂,重新感悟那一抹河水的清涼,感受那采菱時的歡樂。
是的,鄉村一切都變了,新的別墅,新的河道,采菱的工具已經不再是舊時用老式的圓形的木盆了,而是一艘艘是用鋼塑制作的現代化精制的小船。船上可以坐兩人,一左一右,小木漿輕輕劃動,紅色的菱角就在年輕姑娘柔美的手中起落,那情那景,忽如又在重復我兒時看到的那一幕幕采菱的圖畫,我睜大了眼睛,看著河面上的那道記憶猶新的風景,也顧不得什么,跳上了那艘彩色的小船,重溫著夢中采菱的幸福時刻。
劃著小船,聽著歌聲,拎起菱葉采著紅色的大菱角,心中像浸潤了蜜似的甜。時間悄悄地和著水在流,我竟然不知道太陽早已橫過了中天……
【秋日采菱散文】相關文章:
采菱作文09-27
采菱作文范本09-27
采菱教案及聽課評語05-08
采紅菱作文(通用20篇)10-10
采馬蘭散文欣賞09-11
秋日私語散文欣賞09-10
秋日如詩散文欣賞09-08
遐想秋日散文欣賞09-10
《平湖樂·采菱人語隔秋煙》賞析07-04
秋日荷塘散文(精選11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