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糯米藕散文
中國美食源遠流長、流派眾多,俗話說:“食在中國,味在四川。”此話一點也不假。但是江蘇、浙江一帶的菜別有風味,更讓人流連回味、難以割舍。
我跟江南美食結緣,是因為認識的幾個江浙朋友。我大學剛畢業時,和許多“北漂”一樣豪情萬丈,想在外面闖蕩出一點名堂。我剛到北京那陣感到水土不服。獨在異鄉為異客,舉目無親,沒有一個熟識的朋友。
誰都知道北京的冬天滴水成冰,寒風如刀。我的手就被凍裂過,還出了血。有一次,我走出門看見周圍一片肅殺的景象。剛走出門,就感覺到西北風吹得很猛,我打著傘,傘被風吹到了地上。傘順著風的方向快速地移動,我跑著去追傘。不料腳下卻打了滑,我摔倒在地。手掌也破了,流了好多血。
這一幕被一個陌生人看到了,他向我走來,伸出手拉了我一把。我站起來,拍了拍身上的雪。他把我扶起來以后,問我摔疼沒有,要不要去醫院看看。我低頭說不用了。他還問我是什么地方的人,說大家出門在外,都很不容易。一股暖流涌上心頭,我向他道謝。
我也問了他的姓名、籍貫和職業,他對我說他姓王,是江蘇人,來北京做生意。他拿了一張名片給我,說有事常聯系。后來我忙于工作,就忘了跟他聯系。
那天是一個星期五,我剛下班,準備趕下午的地鐵回去。等地鐵的時候我的手機響了,我接了電話。
“小余啊,你現在在哪里?周末我們吃頓便飯怎么樣?我介紹幾個朋友給你認識。”
我有點疑惑:“請問你是誰?”
他對我說他是那天扶我起來的人,我“哦”了一聲。說實話我內心挺感動的,我都把這事忘記了,但別人卻銘記在心。
剛開始我很忐忑,牢記母親曾對我說過:“別和陌生人說話”。當我按照約定去了指定的酒店,才發現他的`實在和誠懇。
在座的人加上我,一共有八個人。他對我一一做了介紹,我也點頭向他們示好。他們的熱情,讓我感覺到賓至如歸,一點沒有覺得窘迫。飯桌上,老王熱情地招呼我:“小余,你喜歡吃什么你就點,別客氣!”說著他就把菜單遞給我。我把菜單推給他,說道:“客隨主便,你們點什么我就吃什么。”
我吃慣了四川麻辣的味道,也正想換換口味。瘦高個的小趙比我大不了幾歲,他對服務員說:“服務員,給我們來幾瓶花雕酒!”小趙旁邊坐著一個溫婉、賢淑的女子,叫方慧蘭。和她的名字一樣吐氣如蘭,她柔柔地問道:“小余,你會喝酒嗎?”我點點頭說會一點。
方慧蘭問我:“小余,你老家是哪里的?”我回答她我是四川人,剛來北京不久,在外面沒有一個朋友。方慧蘭說:“現在我們認識了就是朋友,都是兄弟姐妹。”
正在說話間,我們點的菜依次端上了桌。菜品非常地豐富,有西湖醋魚、梅干菜燒肉、紅燒獅子頭、大閘蟹、咸水鴨、紅燒獅子頭等等。讓我目不暇接,都不知道怎么動筷子了。
老王說:“小余,你發什么呆?動筷子啊!”我應了一聲,夾了一點魚在嘴里慢慢咀嚼。我品味到一種淡淡的酸味,魚肉的老嫩恰到好處。方慧蘭是浙江人,她問我:“味道怎么樣?”我贊不絕口:“不錯,不錯!”
我喝著花雕酒,吃著大閘蟹和咸水鴨,品嘗的都是江南風味。我沒有到過煙花揚州,沒有看過秦淮河畔的月色,也沒有賞過西湖美景,但是我從那些菜中,品味到江南特殊的味道。
席間,小趙和張云山、李丹妮對我神秘一笑,對我說還有一道菜沒上來。我問他們是什么菜,猜了半天都是一頭霧水。我看見服務員向我們款款走來,我想起了戴望舒的詩歌《雨巷》,但是顯然她的眼里沒有哀愁,而是面帶微笑向我們走來。
“這是你們要的最后一道菜,各位請慢用。”服務員話音剛落,就像一朵云彩飄遠了。
我只看到那道菜色澤紅亮,在燈光下閃著光芒,看起來非常誘人。藕片切得薄薄的,按照順時針方向圍成一圈。中間有一顆紅棗作為點綴。盤子的周圍還用花來做裝飾。我說不出菜名,只將信將疑地夾了一塊,放在嘴里慢慢品味。只覺得綿軟香甜、糯而不膩。
吃了兩三片了,還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他們才笑起來,告訴我這道菜的名字——桂花糯米藕。
我最大的特點,就是覺得什么菜好吃,都要請教別人怎么做。我就問李丹妮桂花糯米藕如何做,她莞爾一笑。
她不急不緩地對我說:“糯米藕是江浙一帶很常見的甜點,做起來并不難,就是有點麻煩。做的時候需要很大的耐心。”我說:“你講吧,我會用心記下來,按照你說的步驟去做。”
李丹妮說:“從最開始泡糯米,到往藕孔內灌米,到煮藕時慢慢待其成熟,都要花時間,急不得。整個過程既需要火候,更需要耐心。但是做的時候越下功夫,吃的時候你才越覺美味。不論是大餐,還是小點。糯米藕通常是配糖桂花,現在天氣冷了,改用紅糖來煮,煮好的藕配上濃濃的紅糖水,又甜蜜又溫暖。”我認真地聽著,并從包里拿出筆做記錄。
“現在我開始講操作步驟:首先把糯米洗凈,用水浸泡2小時;在泡糯米的同時,把蓮藕洗凈、去掉外皮;從藕的一頭切開,將泡好的糯米塞入藕孔,并用竹筷子將末端塞緊;然后在切開處,將切下的藕節合上;再用小竹扦扎緊,以防漏米。”
說了幾句,她停下來問我記下來沒有,我點頭說記下了。李丹妮接著說起來:“把灌好米的藕放入鍋中,再放入清水,以水沒過藕為限。放入紅糖大火燒開,小火慢燉1小時。再放入紅棗、蓮子、和剩下來的糯米繼續煮40分鐘。藕煮熟后取出,晾涼后切成薄片,吃的時候倒上煮藕的紅糖水或糖桂花就可以了。”我說等我回家了,試著做做看。
小趙問我:“小余,你能學會嗎?”方慧蘭說:“你別小瞧人,我相信憑小余的聰明和努力,一定能做出這道菜。”
桂花糯米藕,不僅僅是一道菜。它還是江南特殊的味道,連接著我們的友誼。那天的飯桌上,只有我一個人是四川人。以前我聽說江浙一帶的人排外,看不起四川人,但是我那天感受到的是包容、友愛和熱情。
從那以后,我們經常相約出去散步,談人生理想,說自己下一步的打算。我們在春天一起賞櫻花,在冬天圍爐夜話;我們也曾湖畔蕩舟,觀落霞與日出。
我由于強烈的思鄉情愁,離開了北京,還有江浙的朋友。我只記得道別的時候,他們幫我拿行李,給我叫出租車,并把我送到火車站。
再后來,我的手機掉了,也丟失了朋友的通訊錄。雖然我和他們失去了聯系,但是我忘不掉那份溫暖,忘不掉香甜糯軟的桂花糯米藕,那絲清甜,仿佛還在舌尖流連、纏綿。
【桂花糯米藕散文】相關文章:
一尺桂花香散文11-10
關于謎底是藕的謎語10-09
摟著鵝拿著藕繞口令02-22
八戒切藕童話故事01-10
桂花的好段04-26
桂花初二作文02-23
《桂花雨》教學課件03-31
關于桂花的古詩02-24
描寫桂花的好段04-08
語文《桂花雨》教學設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