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紅豆散文
在古物市場,購得幾串紅豆項鏈。那紅豆,渾圓鮮紅,晶瑩油潤,宛似紅血珀一般,特因紅黑相間而充滿了神秘。“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這首詩,我很小就會背誦,但南國的紅豆,自己卻未曾見過。在古物市場,偶然購得寤寐求之的物件,自然,頓生牽愛之心。
捧著紅豆項鏈,向朋友炫耀。朋友卻說這不是王維詩中描繪的紅豆,他說真正的紅豆通體紅艷,光澤而美麗,這種豆子,兩端突起呈心形,沿紋路著邊緣向內的運行,像一顆心套著一顆心。朋友有聲有色的描述,令我迷茫了。朋友還說,王維詩中的“紅豆”,通常指三種,即:紅豆樹、海紅豆、相思子。“紅豆生南國”中的紅豆,確切地說,是指“海紅豆”。據說郭沫若也曾為此專程到南方去考察,最后在廣東的鼎河山考證的結果,也證實了王維詩中的紅豆就是“海紅豆”。“海紅豆”又稱孔雀樹、相思樹,這種樹高達20余米,夏日滿樹銀花,秋季果熟,果實質堅如鉆、色艷如血、形似悸動的心臟,紅而發光,晶瑩而不褪色。其外形及紋路,皆為“心”字形,真的是大心套小心,心心相連。將紅豆與相思聯系起來,是源于一個傳說。相傳古時有個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靠于一株大樹眺望,思念戊邊的愛人,血淚入地,竟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結滿一樹紅豆,人們稱之為“相思子”。朋友宛似在講述著一本教科書,令我不禁洗耳聆聽,心中涌出一縷逖聽遠聞般的愜意。
王維的五言詩《相思》,言近旨遠,情思纏綿,托紅豆,寄相思,將相思之情演繹得淋漓盡致。詩句沒有華麗的鋪設與堆砌,比起李商隱之“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比起蘇東坡之“十年生死……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語言好像平淡了一些,氣氛也好像單調了一些,但是。詩中卻裊裊地彌漫著一縷真切、清純、令天地動容的馨香,這縷馨香,又宛似一曲情深意長的笙簫彈唱,詠嘆了深沉婉約的.綿綿情戀,永嘆了魂纏夢繞的切切相思,傾倒了天下所有的有情人!
相思之情,人皆有之。有人說,相愛卻不能相聚,就產生了相思。有人說,相思是一種穿越心靈的磁場,在彼此的生命力擴散,因此,相思是一種默默的情懷。還有人說,相思是一種心靈與心靈的碰撞,使知音遇知音的相惜,是瀟灑物外、無欲無求的緣分。在我心目中,相似的概念很簡單:“相思就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眷戀。”實際上,思念是一種蝕骨消魂的痛;是一種難以言說的苦澀;是一種牽縈于心,念茲在茲的心理獨白;是一種戀人用執著、多情的眼神,給予自己心靈的一份慰籍。難怪,胡適詩云:“也想不想思,可免相思苦;幾經細思量,情愿相思苦。”風流才子古龍也隨聲附和:“道是不想思,相思令人老,幾番幾思量,還是相思好。”從“情愿相思苦”和“還是相思好”兩句詩去感覺,你可以頓悟:……相思,原來還是“都說相思苦,卻道情愿相思奴”的甘愿和執著。
把玩著那串紅中含黑的紅豆項鏈,我久久地揣摩“相思”兩個字,不知為什么,心底,突然間感到了逼仄,感到了一絲的憂慮,不禁自語道:在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物欲橫飛的世界里,情愛會因欲望、金錢而折腰嘛?那些山盟海誓的豪言,那些水晶般清純的童話,會因欲望、金錢而晦暗嗎?那種蝕骨消魂般的相思會因欲望、金錢而淡然嗎?
【說紅豆散文】相關文章:
說網事散文欣賞11-05
紅豆雪糕作文09-09
紅豆現代詩01-14
一顆紅豆現代詩01-14
魚說水說高二作文02-28
你說過一定會在那個遙遠的地方等我回來散文11-11
描寫說的成語04-10
環保快板:說環保01-24
說晚安的情話01-06
《孟子》孟子序說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