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是一番滋味散文
一
歲月承載不得那多思念,被我在忙碌間塵封在與別人有關的文字里。只是,許于你印象之中,我亦只能或只會寫詩。時光太過久遠,只是走在昏黃晚燈伴著秋夜雨的街上,才隱約記得有那么一年類似的情景。那時,你在身邊。
而今,卻已不在。
恰似那些詩句,哪些與你,我也淡泊了記憶。若你相問想必我是無法作出回答,只是你不能再問,這多少于我心,又是悲涼的。
你想回的吧,到那座城市。其實我也想,即便現(xiàn)在你已不在,將來也不會來。不要問我原因,只有你知那感覺,仿佛有你沒你都一樣。夜燈如雨,涼了身,涼了心。于此城,盡在此時此刻。
前些日子曾回了那曾經(jīng)的城市,順便看著了那些還算快的變化,有些悲喜交加。喜,只因那座城市變得美麗好看了;悲,只因它不再是當年模樣。許人總是這樣吧,有些事讓你悲不是,喜也不是的。那是心頭已太久遠的記憶,記不清卻又忘不掉。
而想回去,卻不是因它變化了。而是在這里,這座城市,心里的感覺不那么好,不那么讓人心安然。試問,一座城再大又如何?當沒有歸屬感,或者簡單地說我連睡個覺都要看別人臉色,這是無法于心溫暖安然的。
二
時隔多年的回想,往往只是尋那么一點點勇氣,堅持著走完這路途。任道路艱險,風雨再大,亦不退縮半點。恰似那些年,一個人走過花開季節(jié),過了滿夏,又過深秋,跌跌撞撞地來到冬季。然后,遇見了一個人。只是這一人,也在時光里變化著,成了我無法琢磨的模樣。
在深夜里,我總是會寫下這樣的詩句,突然開始,又突然結束。
“天陰霾著又將下起雨
我坐在車里靠后的位置
想著下一站會是那座城市
我下車時你就出現(xiàn)在面前
你還是那曾經(jīng)的模樣吧
盡管時隔多年
留著如水般柔的長發(fā)
還有微笑的眼睛
帶我去吃一份沙鍋飯么
還是你將選擇親自下廚
沿著街向著你家
可我分明記得那一片
已然拆遷
今夜的月兒好圓
似乎想把我?guī)Щ啬悄?/p>
去翠泉
去大馬路邊
風兒輕徐著臉
在那年,吹笑了你的容顏
亂了我的思念
在天突然下起雨的夜
在夕陽西下的一瞬間
沒有言語表述的'羞澀
也沒有關于他人的雜念
就在那十八的某一夜
我發(fā)現(xiàn)我愚蠢的可憐”
往往,文字在不自覺中斷下,然后沒有了以后。我總是在片刻之間,把一人銘記于心,不久又拋諸腦后。一個人沿著長長的街,走著走著,像當年一樣靜靜望著往來擦肩的人群。只是當我在路旁坐下的時候,已沒有人會坐在我身邊,和我靜靜地對望,或者看別人的匆忙。
從別后,再憶,竟不復當年。沒有了詩句,只有一部斷續(xù)的小說文字,仿若你就如那小說,只是存在于我的世界幾日,但存在我心的卻是永遠;許你又如那小說兩主人公之間的故事一般,但其實又不是像,因為那小說里的故事,本就是我們的故事。
三
夜幕低垂暗了我所見的世界,聽不見雨如那年記憶里偷偷的牽連,亦聽不見從別后的那聲輕嘆的婉約。我是一尺無花的美卷,在潑墨山水里,癡戀誰的容顏?但又莫說這般是癡纏了,或又是灑脫了,我不屑。那在別人口中,經(jīng)了千萬時間磨礪后說出的話。南山,許不再聽我言,北城郭上亦無人候我,自江南鞍馬勞頓的歸程。
假若我不曾途經(jīng),亦不曾留下,只為飲一壺酒,候一盞熱茶。許江南煙雨縱然不絕,我又何苦牽惦?非你容顏似九天之仙,也非你溫柔體貼,只因我喜歡你為我煮茶時,那一絲盡心。
一盞茶,我便已然明了。于我心,那不說的了然;于我心,那不能直視的牽掛;于我心,那五載追隨的不舍不離......
只是而今,有誰知這千般滋味。于你,似不曾遠離,又似不曾靠近。獨身立于中南山上的我,看過了星空閃爍,又看烏云密布。多少年后,終是感慨:你是辰胤喬國的麟南公主,而我只是河陽城里被滿門斬殺后的幸存者而已,即便小有婚約,今日又可奈何?
你走那天,天地肅殺,滿世暴雨。我說等雨停了,妖獸退去時再回西京吧。你只言即便我留已太久,今日累了。
雨停了,妖獸退了,只是你的身影已消逝在中南的云彩之后下,在絕路盡頭。
在我身邊,一白衣女子不禁搖頭嘆息:這一走,只怕是永世都再難相見了。說著轉身進入大殿,只我一人立于門前,恍惚了,迷惘了,一遍遍問自己:怎么就走了?
往事依然重現(xiàn),在兩百年后,我依似半百時的模樣,而你已成黃土。我突然就恨起了這身份一一中南的仙家,不死不滅的人。
沒人再來煮茶,我亦忘了飲酒。恰似昨日,卻又是千年。如此,于我又可何言,又奈何言?
但你是不知的,于我心深處的那別是一番滋味的感覺。或者,應該說是感情。
如何多言,如何能言?那番滋味,又有何人能解,在你走后的人間,在我心間。
四
總愛多望一眼,這滿是雨水的秋季。當思緒在光陰里紛飛,恰印證了秋這個獨特的季節(jié)。我站在高樓某一間的窗前,看向你走后的人間。
只見如斯景象:山在雨里,雨在霧里,霧在眼里,眼在心里,心在身里,而身在山里。
后記:
此文,原名《那些曾寫與你的詩》,作于二0一二年十月初。以下是文中后半部分文字的解釋,也就是關于那小說中故事中的解說。
喬巧兒,辰胤國喬萬世之女,喬萬世建國后封麟南公主,聰慧過人,但自小不修煉諸家門法,愛民,深受萬民愛戴。她是四年前我構思的一部名為<<九州仙俠錄>>長篇玄幻武俠的主人公之一。她從故事開始,便一直追隨連城杰(河陽城巨富連氏二公子,是連氏被滿門斬殺后的惟一幸存者,后被全真門一高人收為弟子,一生使命有二:一為復仇,二為尋找?guī)熃悖瑥慕系饺保瑥奈骶┑胶I,踏遍神州,歷經(jīng)艱難。她也曾想,放棄國家、榮華,一生追隨于他,隱于中南山下。只因他的仇人是她父親,他終過不了心坎;加之她父親被殺,哥哥喬健名戰(zhàn)死沙場,萬民擁戴,她只得做了辰胤國第二任君主。從此,與他一在朝一在野,一在俗一在仙,永世相隔。
【別是一番滋味散文】相關文章:
初唐文章四友分別是誰01-17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
山杏散文11-18
初戀散文11-18
水巷散文11-17
陽臺散文11-17
閑言碎語散文11-16
想你散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