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故鄉捉鱔記散文

時間:2023-06-23 16:59:52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故鄉捉鱔記散文

  每到想到故鄉水稻田里的野黃鱔,我的眼前就會浮現起一幅夏夜捉鱔的情景。

故鄉捉鱔記散文

  那時,每到炎熱的夏夜,在故鄉鄉間的水稻田埂上,總會看到許多穿著高統靴的捕鱔人,他們手里拿著長長的手電筒,或者是提著燈籠,在墨黑的夜里輕輕地游走著,用燈光照看需要捕捉的那些大小不一的鱔魚。

  鱔魚即是黃鱔,江南有的地方也叫它們為長魚的,這是一種身體像蛇似的水生動物,它們身上無鱗,長圓形的身體是黃褐色的,有的還有一些黑色斑點,它們喜歡生活在農村的水稻田里或者是水渠里,還常常在田埂或水渠邊的水旁邊打個泥洞,一旦發現黃鼠狼和野貓等動物侵犯它們時,它們就會鉆進泥洞里去,常常惹得一些野貓瞪著眼干著急,用腳爪扒開泥土,但又捉不到它們。

  在今天,野生的鱔魚價格頗貴,稱得上是宴席上的珍品。但在三十年前的老家鄉村,它們卻是屬于魚類中的“草根”,這種魚不被鄉人看好,婚禮慶典是上不得臺面的。那時,人們的文化知識不夠豐富,不了解它的營養價值,所以鄉人們辦酒席大多喜歡用鰱魚或青魚,而不是用鱔魚。

  記得有一次,生產隊里要挖河泥,用水泵把一條河全部吸干了。村里派人捉了許多魚上岸,然后每家每戶按人頭分。村里的人都要鰱魚,就連野鯽魚和野黑魚也不要。魚分到最后,發現鰱魚己沒有了,桶里只剩下十幾條野鱔魚、野鯽魚和野鰻魚了。這時,村里的李老伯最后一個來取魚了,李老伯看到沒了鰱魚就氣得轉身就走。弄得隊長只得把自己已分的魚拿了出來,給了老伯才解決了問題。最后,是隊長拿了沒人要的雜魚回家。為了此事,妻子還和隊長吵了嘴呢!這個故事現在聽起來似乎是天方夜譚,但在那個時候卻是實實在在的真事。

  所以,那時候鄉村里的鱔魚特別多。池塘邊、溝河里、稻田中的鱔魚真的隨處都可以捉到。那時,凡捕鱔的人,大多系家里經濟不是很好,他們買不起青魚和鰱魚吃,就常把鱔魚捉回家去嘗嘗鮮,還用來招待自己的朋友和親戚。村里生活一般性的人家,幾乎每戶人家的家中都有一個瓦缸或木盆,里面都養著捉來的幾條甚至十幾條鱔魚。鱔魚捉得多了,還會拎到街上去賣,換幾個零用錢。如果來客了,就隨意抓上幾條殺了,或剁成一段一段一起紅燒,或切成一片一片地放點蔥姜清炒,實在也是待客和下酒的好菜。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這并不稀罕也不值錢的鱔魚,成為農家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給貧困暗淡的日子增添了幾分香馨和亮色。

  夏秋季節的晚上,天越熱捉鱔的人就越多,原因是黃鱔們都出洞在田埂水邊乘涼。記得那時我在上中學,我和村里的伙伴們也參加了捉鱔魚的活動。捉鱔魚買不起電池,就用自制的燈籠照看鱔魚。夜晚,我們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拿魚夾子,背著魚簍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手中拎的燈不僅要能防風,而且還要閃亮耀光。

  那時,我們自己動手用竹子做成一個長圓形的燈籠,外面貼上白色的透明的紙,用鐵絲將底座和罩子固定住,在罩子里面的底座上放一盞臘燭燈,再用一根長約一米的鐵絲,一頭吊住燈,一頭綁在一根長約一米多的竹竿上。這樣,一盞照鱔魚的燈就做成了。照鱔魚時,點上燭燈,一手握著竹竿,保持燈與水面相距約八九厘米,以既不碰到水面,又驚不走鱔魚,又能照亮較大一片水面。這種土制的燈盞外面還涂上一層桐油,風不會吹滅,雨淋不壞,村里人凡捉鱔魚的都做這樣的燈。捉鱔魚除了用自制的燈籠在秧田、池塘、溝河邊“照鱔魚”外,有的人還用毛竹管做成土手電筒去照。

  夏夜,一絲風也沒有。鱔魚就從洞里爬出來,棲息在淺水邊納涼或者是覓食,它們的頭常常浮在水面上,身子懸在水中,有的伏在水底的泥面上,一動也不動。在燈光照耀下,它們看到光竟然不知所措,這一切我們都看得清清楚楚。

  鱔魚的身體滑膩膩的,這是一種天然的帶點粘滑的液體,這是它們天然的防身本領,人的手很難輕易去抓住,但它們在燈光下常常顯得反應比較遲鈍,等到我們用夾子伸到水里,猛地一下就可以夾住它,到這時似乎才驚醒似地使勁扭動著身子,想從夾子中逃脫,可惜已經晚了。

  捉鱔魚的夾子一般是用毛竹片做成,形如剪刀,刀口略向內凹,并刻成牙齒狀,夾長魚時,既不能用力過猛,過猛了會夾傷、夾斷;也不能用力過輕,雖然夾子有齒,也會使鱔魚滑掉。有經驗的捉鱔魚人常常一手拎著燈,一手握住夾,燈光照到一條,就會蹲下身子,輕輕一夾,然后提起來往魚簍里一放,鱔魚就成為簍中之物了。

  捉鱔魚在故鄉的老家,可以說是夏夜的一道風景。當星月朦朧,蛙鼓聲聲時。廣袤的田野上,一盞盞昏黃的燈火在田埂邊移動,看不見人影,聽不見人聲,只有燈火在緩緩游走。一直到深夜,這些燈火才漸次消失。

  還有另一種叫“挖洞捉鱔魚”。那是到了秋天收稻季節,稻田里的水也開始干了,這時,來不及逃到河道中的鱔魚就在帶水的地方打個洞,然后潛伏到地下的洞里準備冬眠。這時候,在已經收割完稻子的稻田邊或者田埂邊上,早晨和傍晚的時候,就會看到有人身背魚簍,手拿一把長柄圓形小鐵鍬,在稻田四周尋找鱔魚洞,發現有手指大的圓圓的或者是滑滑的小洞,就用小鍬去開挖,這些洞一般不深,也不遠,挖一會兒,一條鱔魚就會暴露出來。有時挖得太猛了,一不小心就會把鱔魚切成兩段,鱔血就會從洞中溢出來。也有遇到空洞的,挖上半天都沒有發現什么的。

  有時候也會偶挖到螃蟹和老鼠,不過這些洞一般稍大和扁一些。還有的時候,會讓你大驚失色,那就是挖到了真正的長蛇。這些蛇大多是懶惰蟲,它們為了越冬,事前搶占了鱔魚洞和螃蟹挖的洞。但它們好景不長,常常被挖鱔魚的鐵鏟切成幾斷,有的等它們游出來,常常是鮮血淋漓。有的還被耕地的拖拉機那旋轉的犁刀切成數斷。我們也曾經也捉到過鱔魚和蛇等小動物,現在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

  鱔魚捉得多了,第二天早上,就有不少人會背著魚簍來到集鎮的魚市上叫賣。盡管那時的價格很低廉,但到底可以賣得幾個現錢,可以解決一點家庭的油鹽開銷。我那時也去賣鱔魚,可以解決上學的學費、文具的支出,有時甚至還能貼補一點家用。又后來,鱔魚的營養價值被人們發現,野鱔魚的每斤價格從幾角一下子瘋漲到三十多元一斤,有的地方已是五十元一斤。

  去年盛夏,我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忽然想到了要捉鱔魚,便約幾位童年時的哥們一起去捉一次鱔魚,哥們聽了我的提議就哈哈大笑,大家都說我太不領市面了。經一問,才知道這些年頭由于野鱔魚的價格逐年抬升,捉鱔魚己經成為人們爭錢的時尚,所以捉鱔的人越來越多,故鄉老家的水田、溝河里,早就不見鱔魚們的蹤跡了。在夏日的夜晚,再也看不到那些在田埂邊歇涼的鱔魚,那些記憶中的燈火已經熄了。村友和哥們又告訴我:野鱔絕跡的原因有二個方面,一是由于捉鱔魚的人太多;二是由于農田里的農藥和化肥使用多了,鱔魚野生的環境已蕩然無存,即使能捉到幾條野鱔魚,也是夜間下大雨的時候,是從溢水的家養水池子里逃出來的。

  在哥們的引領下,我來到了他們家門口砌著的水池傍,看他們家自己養殖的鱔魚。他們直言不諱地說:盡管這些鱔魚在池子下悠然自得,可它們的相貌與當年那些野生的一族相比,炒菜的口感和營養價值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了。因為我發現了這些鱔魚都是那么的驕嫩,其顏色也似乎變淡了許多,心里頓時有了一份莫名的小小的失落感……

【故鄉捉鱔記散文】相關文章:

故鄉的老街散文09-09

散文欣賞:故鄉09-09

散文欣賞—故鄉09-10

故鄉-散文欣賞09-09

故鄉的橋的散文06-30

蝦鱔大戰作文07-22

故鄉散文詩歌09-28

故鄉之行現代散文09-26

故鄉的回憶散文欣賞09-10

故鄉傷感散文欣賞09-0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 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 |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精品色国语对白在线 | 亚洲人993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