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的散文
對于伯父的印象始終很模糊,關于他的記憶,總是一些支離破碎的影子,怎么也拼接不出一個完整的伯父形象。小時候,離伯父家很近,但我也很少看到他,據說他那時在某艘輪船上做事,只有節假日才回來。后來,我去讀書,住了寄宿學校,回家的次數也是有限的。直到某一天,我在街道上看到一個人,形容枯瘦,衣褸不整地躺在草地上曬太陽。有人說,這個人就是我的伯父。
這不是我想象中的伯父。我想象中的伯父,高大儒雅,穿著干凈的制服,抽著雪茄,偶爾還會哼上一兩句流行歌曲。他怎么可能是眼前這個像乞丐一般的邋遢漢子,委身在街頭?回到家,我特地向父親提到這個人,父親沉默了一會兒,說,是的,這個人就是你的伯父,我的大哥。于是,父親和我去街道上把他帶回來了,送回伯父家里。
回家的`路上,我問父親,伯父怎么會這樣?他不是有退休工資嗎?怎么像個乞丐一樣躺在大街上睡覺呢?父親沒有回答我,還是默默的走著路。直到伯父離世之后,父親才對我說,伯父患有精神分裂癥。
伯父年長父親二十多歲,也許是年齡差別太大的緣故,父親跟伯父的關系似乎很陌生,雖然我們兩家相隔只有數米。伯父為人謹慎,表情嚴肅,不茍言笑,村里許多的小孩都很怕。父親說在我兩歲那年,有一次伯父從船上回來,路過我家門口時,當時有很多小朋友和我一起玩。叫了一聲“伯伯”,便紛紛后退,只有我,跟著大家叫了他一聲“伯伯”,且伸手要他抱。伯父甚是意外,因為在這之前,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面。那之后,伯父常在人們面前夸我,說老幺家的孩子不錯,日后定有出息。
我的伯母是很精明的女人。伯母常年在外,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小日子過得很舒坦。也正是因為她的精明,導致伯父最后的下場有點凄慘了些。退休之后的伯父,跟伯母在伺養著家畜。那時候,因為糧食緊張,一般一家只喂養一頭豬,作為過年時家里的年豬。而伯母卻喂養了兩頭,一頭用于過年時當年豬,一頭殺掉買豬肉換錢。
而伯父的病就出在這個豬肉上。那一年,伯父家逢上某個佳節,宰了一頭豬,分給鄉親們過節。在九十年代初的內地,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通很低,除了過節,一般家庭是很少吃肉的。即使在過節里,有人賣肉,也是沒有現錢支付的,而賒帳,向賣主承諾什么時候有錢再給。這時候,一般賣主都會拿個本本,記上賒帳人的名字,比如張三,XX斤,XXX錢,什么時候歸還。可是,伯父不識字,伯母也不識字。作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出生的農民,又有幾個識字的?
但伯父的記性超好,他會清清楚楚的記得每一筆賒帳。可是生活中,偏偏會出現一些不要臉的人,利用伯父不識字這個弱點,來個死不認帳。等到伯父按照約定時間上他家收帳的時候,他一口否認。這下,伯父傻眼了,正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沒要回帳,回頭又遭到伯母的一頓數落。伯父生性耿直,總覺得自己有理走遍天下。于是,他去找村干部。攤上這種事,村干部也是有心而力不足。一個說還了,一個說沒還,村干部畢竟不是包青天,而且他們也不愿意做包青天。這事,只得伯父家認倒霉。伯父越想越氣,沒多久,就氣出病了,變得神經失常。
我問父親,那人究竟有沒有還伯父的豬肉錢啊?父親嘆了一口氣,說,你伯父這人,就是認死理,鉆胡同,不就是一塊豬肉錢嘛,沒給就沒給吧,當是花錢買了個教訓。我懂得父親的沉默,父親很多時候,不多言語,但他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而伯父,自患病之后,精神越發差了,不到一年,便郁郁而終。
聽說伯父入土后不久,某一天午后,那個欠伯父豬肉錢賴帳的家伙,揣著那筆豬肉錢畢恭畢敬的雙手把錢奉給伯母,說是自己記錯了,請伯父原諒他。我想起父親常過的一句,是債,終是要還的。今生不還,來生也要還。我在想,如果那人早點醒悟,把錢還給伯父,事情是不是又是另外一個結局?(2013.8.10)
【我的伯父的散文】相關文章:
人教版《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11-24
人教版《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12-16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優秀導學案06-12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課件設計09-07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同步練習題06-12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4篇06-12
我喜歡的散文11-13
我的想念散文11-05
我的她散文05-01
我的班長我的班散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