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為你做些什么散文
我能為你做些什么?很顯然不能,我很無能,我是個山村教師,整天伴著不諳世事的孩子們,脾性是有,但已磨平,亦喜亦怒,復歸平靜。
娘家少,婆家多。經常被檢查,被捐款,被通報,被考核,被評估……
這不,最近又被訂閱。
新上任的縣領導班子據說因為黨報黨刊發行訂閱圓滿完成任務,而被市上領導表揚。一年一度的黨報黨刊的訂閱那是慣例,學校擔百分之六十,個人擔百分之四十,省市報紙或教師報的費用,在個人跟前才不到五十元。而今年卻不知是什么原因,猛增到八十八元,有人便猜測:或許是將報銷的比例打了個顛倒?
正納悶之余,學校又通知到會計處領取暖費。大家一聽納悶,心下一喜,莫非諾言兌現了。按慣例,每人應當是有五十或一百元的冬季烤火工具用費的。但到了會計處一打聽,才知道是財政追加每人二百元的取暖費,另扣除報刊費五十二元,實發到手的僅有一百四十八元。大家都在納悶的時候,有人便出面解釋說:這叫第二批黨刊征訂,有的地方人少錢多,攤開來已超過了這個數了。
大家都在納悶,都在氣憤,但又無奈加嘲解:錢是人家給發的,發多發少隨便,這都習慣了。
聯想到前多年教師工資拖欠,半年六個月發那么一兩回,而且有少的可憐,不也過來了么?
后來財政統發,縮小差距,本應很好,但又不得久長,不敢恭維了。什么工資總額,什么績效,什么統籌保險,什么醫療費,什么養老保險,什么失業保險,等等,每月上卡的工資大概都不盡相同,不是多,而是少。
修路的時候,捐路錢;套蘋果的.時候,捐袋錢;群眾養羊,捐羊錢;群眾栽樹,捐苗錢;農村普九,捐數錢……那里洪災,捐澇錢;這里地震,捐抗錢……名目繁多,數不勝數。而且都非自愿,有人心勝,想多捐,也被“梯級”被捐款。名堂繁多,反倒弄了個沒名堂,不是嗎?
但想起省內其他地方,也算是幸運吧。譬如:某地年終給教師發不出工資,便給教師發“芙蓉王”、“西風”等高檔煙酒,其總價如果超過了所欠工資,還需教師賣掉煙酒或自己掏腰包退回差額。或許這是前多年的事,但足以說明,教育上不僅未成年人是弱勢群體,教師更是不容忽視的弱勢群體。
基層管理教師的模式,都是“以罰代管”的通病,不給教師提供培訓機會,而片面追求分數,考得不好就處罰,把教師分成三六九等。而且,上級調研獨到的示范性不夠,發現一點缺點失誤就過分放大,缺乏應有的科學指導性和教學示范性,一味追求形式花哨名堂。對教師的個人學歷提高和業務進修沒有絲毫的經費保障。等等,嚴重的挫傷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教師雖然整天和天真無邪的孩子在一起,卻顯得“老得太快”了。
我能為你做些什么,不能,我只能把客觀的實情用笨拙的文字記錄下來。
【我能為你做些什么散文】相關文章:
我想念你了散文11-05
我想起你了散文11-03
那天我遇見了你散文05-02
正是你,我沒逃避散文04-29
我的流年,你的路過散文11-17
你的柔情,我可曾讀懂散文05-02
初夏,你是我的暖散文05-02
我想為你做件事散文欣賞05-02
離開了你,我拒絕陽光散文05-02
你不懂我便與我無緣散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