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應該做什么致90后的朋友們散文
我一直抗拒著一個稱呼:“作家”。我理性的認為以我這樣的年紀中某些寫過一些文章、出版過一兩本書的作者,自稱自己是“作家”這是極其無恥和可笑的。作為一群尚且還不完全明白生活、還沒有經歷生活的人,在青春文學領域中寫過一些文字,并由此而覺得可以戴上“作家”這頂帽子,特別無聊。
這在當下文字寫作者中似乎特別普遍,尤其是很多尚未成年的小作者中似乎特別流行。他們特別看重“作家”這個名分以及在這頂帽子后面所帶來的虛榮。虛榮是任何人的常態,大約地說不虛榮的人似乎是不存在的。但一切事物都要有一個度,過了就不太好了。
從80后的寫作者到現在比我們小的寫作者中,一大批寫作者都是在青春文學領域中翻滾著。這一點完全可以從網絡文學的發展中可以窺到一二。每天無病呻吟的語句和文字充斥各大網站、bbs、博客,而且往往轉載量真叫一個嚇人。弄得我時常在思考一個問題:當下30歲以下的人,是不是心理脆弱到觸景傷心、對月傷懷、賞花落淚的情形了?
現實顯然不是這個樣子的,中國人整體的文化素質還遠遠達不到這么一個水平。我們這代人整體的文化素質一平均的話,估計也就在初中生水平,這也不能怪我們一大部分不熱愛學習的同齡人,國民經濟水平、父輩的思想等等,都是限制性因素。所以,更多的人考慮的還是如何掙錢,養家,過著平靜而又平淡的生活。這顯然才是現實社會中的大局。
但是翻開現在出版的大多數雜志、報紙以及受眾越來越多的網絡媒體,更多的還是青春文學在主打。這其中一個因素就是當下很多中國人是不看書的,而看書的大多數是學生,而學生都在青春期以內,而書刊網絡媒體的運營商很自然的盯著這一塊,在切青春文學這一塊的蛋糕。也正是運營商的引導,青春文學就像流水線一般,產生了。
在這一點之外還有另一個因素就是我們國家的稿費極其的低!工資的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都調到3000元了,稿費的標準從90年代訂的800元起征點到現在幾十年來,都還沒變。而且普遍的千字80元的稿費根本無法養活一個人,所以專注文字工作的作者,也是有限的,更多的都是當做第二職業或者一個愛好。
但,這不能成為文字工作者都在45°仰角或者傷感流淚。如果一個國家的寫作者都忘記關注現實的話,這個國家還有什么生命力和創造力?如果寫作者都人云亦云失去本該有的獨特的觀察能力和視角,那么這個又何談文學的生命力和國民精神。
寫作者是文化、流行的引導者,是站在社會前端的'人群。這一點,不知道還有多少寫作者明了這一點。寫作者是有責任的。寫作者需要把這種自覺性自覺心,無時無刻的牢記在心上。而在現實中,顯然已經是很少很少了。
當嚴肅文學、現實文學、鄉土文學、記述文學等領域寫作者越來越少而且越來越老,以及越來越少的有閱讀者的時候,應該問的是這一代又一代的寫作者,尤其是當下年輕的寫作者。我們在寫作的時候,是不是有關注現實?有關注社會?有關注底層生活?
這些問題講起來似乎比較搞笑,但卻是非常值得我們關心的問題。我最近仔細的總結了一下我周圍的寫字的朋友們,絕大多數包括我本人在內寫了太多青春領域的文字,在此之外的似乎很少去寫。
青春文學一定只有極少極少優秀到極致的作品才會流傳下去,更多的都在大浪淘沙中煙消云散。而在別的領域尤其是非常現實的題材的領域中,我們會不會有好的文學作品傳承下去呢?這不是危言聳聽,看一看歷史發展的過程就很明了了。
寫作者如果不能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在未來對文學的發展后果是難以想象。那么,寫作者應該做些什么?這也是賦予我們在寫字的權利上,也是我們的責任的一部分。
【作者應該做什么致90后的朋友們散文】相關文章:
做有道德的作者散文05-01
80后,90后高二作文09-04
讀《90后的堅強》有感09-22
致日漸崩壞的世界散文11-04
90后的搞笑語錄大全12-18
心碎后的海闊天空散文11-19
村后的杏園散文04-29
致雅極守散文11-28
致旅途中遇見的您散文11-07
90后的我們高二作文范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