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胡生貴散文
不知不覺,來到中條山已七年。短短幾年,子中校園變化多端。且不說水泥地面整個通貫,也不說那幾個警示牌多么搶眼,更不想說哪一位平庸之輩經(jīng)種種努力終得升遷,前途無限。單說近幾年調(diào)走、迫走和出走的老師就不下十多位。這些人中有的走后幾天就印象模糊,有的較長一段時間還有議談,而有的雖經(jīng)幾年而模樣神態(tài)事跡依然。最后者中,胡生貴老師就讓我時時想起。
在子中,凡與胡老師在一起工作或打過交道的人,無不稱贊他是個好人。
胡老師在初中部教物理。聽人說,他在子中從教近二十年,一直都是兢兢業(yè)業(yè),平平淡淡,任勞任怨。他做了好多年的初四把關教師(當時子中初中部為四年制),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學子,被領導和老師譽為校園里的“老黃牛”。
1997年春季,因同宿舍一位老師結婚用房,我和另一位同事搬到子中后勤小院,與胡老師住了鄰居。這樣,我開始走近好人胡生貴老師。
他四十出頭,中等個子,瘦削的身材,微黑的臉膛。無論春夏秋冬,他始終理個那時都早已不時興的小平頭,看上去永遠那么精干、精氣、精神,但不一定如別人一般精明。
胡老師天性樂于助人。作為物理老師,他會修理各種舊式家用電器。記得一位女老師家很大的一臺舊電視壞了,用車子推著送到他的`單生宿舍,舊電視占了他單間房子的很大空間,生活起居極不方便。但胡老師毫不在意,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將電視修好,沒收取一分一毫的費用。他為子中老師或認識或不認識的修家用電器真可以說不計其數(shù)。有時自己掏錢買個小零件安裝上也不吭聲。當時有個老師將當下社會概括為三個熟語:物欲橫流;人心不古;世事險惡。但這些“時代特點”似乎都與胡老師一點不沾邊。
搬到后勤小院與胡老師做了鄰居后,為省錢也為飯菜合口點,我把原來用的蜂窩煤爐搬來繼續(xù)自己做飯。由于爐火侍弄不好,總是斷斷續(xù)續(xù)的。這時我才注意到,胡老師雖是單身,卻從不在食堂買飯,每頓必做。其生活之節(jié)儉可見一斑。無論春夏秋冬,他買來的蔬菜都儲存在門前埋在一棵很大的冬青樹根邊的瓷瓦罐里。瓦罐里面相當清涼,確是儲菜的好地方。很多次,胡老師拿出菜時,見我總要問一聲要不要,幾乎每次在我說完不需要后,他總隨口說道,若我做飯來不及買菜隨時在他的瓷瓦罐里拿取。胡老師正是用這樣一句句、一樁樁、一件件、一幕幕的言語、事情或場面感染者感動著子中校園。因而他被子中教職員工形象地譽為“子中地下黨員”。也許正因如此,1998年春節(jié)后補課期間,周社軍老師專門一再邀胡老師和我兩個單身到他家吃飯,飯很豐盛,待得熱情。
1998年春夏,我處定了一個對象——如今的妻子。她常來子中后勤小院。多次見到胡老師穿著如此樸素,生活如此節(jié)儉,待人如此隨和,多次問到我胡老師的境況。一次我對象故作驚訝地問:胡老師,您一個單身,不抽煙,不喝酒,不下棋,不打麻將,不玩中條山礦區(qū)異常流行的“勾雞”(六人四副牌撲克),簡直過著苦行僧似的生活,不感到孤單呀?胡老師只是笑笑說:“習慣了。”
也許正因如此。1998年秋季開學胡老師調(diào)走時送行的場面異常感人。那時正是午飯時間,子中院里、在外面住的老師,一聽說胡老師中午走,都自發(fā)地涌向后勤小院門口,為胡老師送行。我和周社軍老師等幾個為他把家什用具搬上卡車。最后房內(nèi)只剩兩張空床時,我們問胡老師為什么不帶上呢。他說那是學校的,不能搬走。我們聽后都很傷感。不知誰狠狠地說了一句:“搬上一張吧,工作了二十年還不值一張床嗎?”不由分說,我們七手八腳把一張床抬上了車,胡老師擋也沒擋住。之后,胡老師坐上副駕駛室,卡車就緩緩啟動了……這位平素無言少行的漢子在車窗里不住地招手,送行的人們跟著車走了很遠很遠;有的老師眼里閃著淚花,但自始至終沒有看見一位校領導……
嘻嘻哈哈未必情,擇善而居總有意。
愿好人一生平安!
【好人胡生貴散文】相關文章:
有關好人十四姨娘散文11-03
我不是個好人散文欣賞05-02
《全宋詞》胡銓07-05
《滅胡曲·都護新滅胡》原文注釋及鑒賞03-11
金馬碧雞生異彩散文05-02
膏腴貴游的成語解釋01-11
薪貴于桂成語故事04-24
三生石上散文11-08
詩人馬貴毅現(xiàn)代詩歌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