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落花生散文
秋收剛過,一個中午,爸爸打來電話,說他從桓仁二姨家回來了,讓我去一下。我心里竊喜,知道準讓我去拿花生。說起來,吃二姨家的花生,似乎成了多年的慣例,久而久之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或許我忽略了花生背后的艱辛。
母親兄妹五人,如今只剩下她跟二姨了。從我記事起,二姨就是體弱多病的,本來人就瘦小,又因為終年在農村勞累,很早就變得身體佝僂,如今快奔七十的人,又患上類風濕,一旦發病,就連行動都困難,所以往年都過來送花生的她,今年由于身體原因,就來不了了,花生還是由前去串門的父親順路帶回來的。本來二姨家兒子,在山東發展得不錯,幾次三番央二老搬過去一起住,可是老兩口說啥也不肯。說是一來,自己能動彈,就不要給兒女添負擔;二來就是怎么也離不開這片耕耘了快一輩子的土地,感覺這里的山水草木,都和自己的血脈緊緊扯在一起。沒辦法,表弟只能在逢年過節從千里之外全家駕車回來團聚,平時工作繁忙,也就只能往回打些錢了。這在二姨看來,也是萬萬使不得的,她說農村開銷小,吃自己種的.綽綽有余,而兒子在城里,掙錢不易且哪樣都得用錢換!也許是辛勞勤儉了一輩子,造就了她的這種性格吧。
當我從父親家里拿回來一大包花生,剝開一顆,放嘴里咀嚼著只有新花生才有的那種香甜,卻總感覺今年的花生很不一樣。二姨往年送花生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
我家跟二姨家屬于兩個市,本溪跟丹東。不過說白了我家跟她們家就隔了一道大山。從她家走4公里的土嶺,就到了丹東地界,然后可以坐客車途經15公里到我家。如果從她家直接坐車,再倒車,就要繞將近50公里,并且多花不少車費。所以往年二姨過來送花生,都是手提肩扛,爬山過嶺幾經周折才送來的。
咀嚼著花生,感覺眼睛有點酸澀,淚眼迷蒙處浮現出一個彎腰駝背,干枯瘦小的小老太太,背著大大一袋子花生,步履蹣跚地走在荒山土嶺的畫面。二姨每次都是起早從家走的,途中還不能隨時得到休息,不然就怕錯過唯一一趟班車。想起往年從姨手里接過來花生,我除了笑著說謝謝,又何曾給予她什么?可這時候她的臉上,總是帶著滿足的微笑,憨憨的,親親的。如今想起,那張幾乎被滄桑風干了的面孔,那份真的近乎有點簡單的笑容,又在腦海浮現!忽然覺得,二姨的臉就像手中的花生皮,而那飽滿豐碩的花生仁,就是她的心——一顆平凡樸實而又真實的心!
不由得想起許地山的《落花生》中的父親說的:“做人要像花生,雖然生在土中,并不好看,但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吃著,想著,回憶著。總感覺我今天吃出落花生里面,那咸澀的味道。心里默默祝福,二姨能夠早日恢復一些健康,并且長壽,我還能每年見到她給的花生,我想,我這并不是貪婪,真的。
【又見落花生散文】相關文章:
又見新綠作文12-03
學子遠去又見歸來字謎11-23
初三又見春天作文04-23
又見桃花初三作文09-04
落花生的說課稿11-01
《落花生》教學反思12-21
又見枝頭吐新芽初三作文12-23
高一又見花開作文10-28
《落花生》教學課件設計09-11
落花生課文讀后感范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