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著記憶中的水散文
現在的新疆是一個缺水的省份,這種印象現在是,明天是,將來也是。水在現實生活中制約著新疆的發展,卻在感情世界和詞匯的發展中豐富了新疆人對于水的天然感情、強烈感受和自然和諧。
然而,曾經的新疆卻是一個曾經水源豐沛、生態優化的宜居地區。
走入新疆,才發現這里的人對于水的感情,近乎一種狂熱的病態或是宗教的依賴。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會有一個充滿詩意和歷史記憶的地名。那怕是一條短淺的小河、一尾細如草蛇的小溪、一汪拳頭大小的泉涌、一個臉盆大小的湖泊,甚至是一坑雨水洪水積聚后清澈透明、印著藍天白云的水洼,在它的周圍一定都會有人居住,都會有村莊活動,都會有能把稀少的水源用至最高極限、用出最大效率的農林牧系統產業。
史前時代的新疆其實并不缺水,《山海經》、《水經注》等古籍里都有過明確準確的記載。我因為喜愛旅行,曾穿行于新疆的一些大山戈壁灘之上,對于豐富的煤炭、石油資源和古生物、動物種類化石,甚至對遠古時期冰川豐富的遺跡,都親眼目睹和現場感受過。雖然未曾有過多過深的研究,但是,有一點我可以驕傲地確定,數億年之前的新疆就是一個氣候適應、多水多河的區域。因為,通過對埋藏于地表之下數量眾多的古生植物標本,巨大嚙齒食草動物恐龍骨骼化石的發現,廣袤而杳無人煙的戈壁上時有發現的海底生物化石,這些大量的、點滴聚集的實物例證,足以證明新疆曾經是一個雨量充沛、水草豐美、動物蕓集、萬物生長的綠色地區。
然而,歲月流逝、星斗轉移,新疆在荒涼的時光里走向了殘酷,氣候異常、風沙肆虐、干草無水、人煙稀少,在嚴酷環境下生存下來的人類,在河流干涸、綠色減少、沙漠包圍的惡劣條件下,被迫茍延地菌集于幾片可憐的綠洲之上。
新疆的地名里有很多是以海命名的地方,什么沙棘海、小海子、大海子、海拉爾、喀拉蘇(哈薩克語:黑水)、阿克蘇(維吾爾語:白水)等等,說到底,命名這個地點的最大緣由,就是在因為這些大大小小的水坑、大大小小的湖泊,或是一個雨水洪水流過后留下的水洼而已。阿勒泰市境內的阿拉哈克鄉附近有一個小小的鹽湖,就起名為阿拉哈克,漢語的意識是白色的湖水,這片大海退潮后留下的湖泊因為鹽硝的含量濃度很高,在夏天的干旱季節里,鹽水能夠持續浮起一位躺在水面仔細瀏覽當地日報的成年男子。就是這個曾經的戈壁洼地,也曾經被當地的眾多民族用帶有詩意的詞匯命名和贊美過。
我出生在烏倫古河的南岸,這是一條帶有明顯季節性特征的內陸河流,與流向北冰洋的額爾齊斯河是同一源頭的兄弟河流,不同的是烏倫古河最終是流向了準葛爾盆地的腹地。正是這兩條河流的存在,為遠古和當代的人類的活動提供了生存的保障。當然,這也是一片留下過眾多人類痕址的地區,自古以來這里就未曾斷絕過人類的活動足跡。我的家鄉就坐落在離河岸不遠的一座兵團連隊里,不遠的河谷里,曾經生長過茂密的.原始植物,豐富的物種、過往的季鳥和魚類絡繹不絕,演繹著生命時光的綿綿話劇。然而,隨著冰川水流的不斷減少和人類對土地的大面積開發,現在的河谷地帶在逐漸消逝,除了稀稀拉拉的野草之外,只留下幾棵即將干涸枯死的銀灰楊樹了。連隊的東面和北面,是彎曲綿延狀若環城拱衛的阿爾泰山脈,高聳山峰上終年不化的積雪冰川,就是為這兩條河流帶來不絕淡水的源頭;它的南面和西面荒涼無比,除了新近發現的油汽田、大型煤炭和偶爾出現的野生鵝喉羚羊野驢之外,基本上是浩瀚無邊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漠。在我們從小的記憶中,那些寂靜干旱、極致的氣溫世界里,幾乎沒有什么生命能夠生存下去和自由活動。我曾不止一次地思索過,人類對大自然、生存環境的破壞和掠奪,使荒漠化影響著生活的質量,生物品種與動物種類的不斷消失,難道這種動心懾魂的死亡,這種生命的消逝展示,正是歷史再一次演化給我們目睹的現場實景嗎?
清涼的淡水,成為新疆人對生活的依賴。這是冰的味道,這是雪的清潤,這是泉的氤氳,這是河流的恩賜;這是大海在轉移之后無私的遺留,也是人類之間相互信任共同守候和彼此饋贈的最好禮物。
對于水的一切,包括水的概念和對于水的感情,早已構成新疆歷史中永恒而又深刻的痕跡。它深深地埋伏在新疆大地之上,隱于泥土的基因、樹林的年輪里,也溶解到新疆人潛意識的記憶、甚至是生命的呼喚中;所有的水,都將成為一種生命的記載,成為一份帶著陽光心態的感恩。
只要有了水,能在水的庇蔭下平常地生活,這就是新疆全部的生活,就是快樂幸福的日子,別無奢望。
水,才是新疆的命脈。
【保留著記憶中的水散文】相關文章:
以記憶中的暑假為題的散文11-20
珍藏的記憶散文02-01
記憶的味道散文11-19
居水自在散文11-03
水韻菊瀾的散文11-04
記憶中的小河作文01-11
記憶中的美好作文03-07
記憶中那翠綠的竹林08-01
記憶中的那條街作文09-12
智者樂山山如畫,仁者樂水水無涯散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