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味道散文
家鄉的吃食很多,蕎面饸饹香飄大街小巷,致和祥的酥餃甜而不膩,鹵水老豆腐豆香十足,深秋時節的炒面拌柿子回味無窮,但二十多年來留在記憶深處的味道,是寒冬里一碗熱乎乎油茶的醇香。
1988年的冬季,我在冶峪中學上初二,學校是87年新建的,條件極為簡陋。教師們經常三個一團五個一堆,圪蹴在操場坡頭的廚房外吃飯,師生共用一個開水鍋。冬季來臨了,農村來的住宿生穿著家做的棉衣棉褲,穿上后四肢僵硬得像個木偶。晚上睡覺,沒有暖壺,干脆不脫棉衣湊合著捱到天亮。吃的是家里背來的干鍋盔冷蒸饃,就著帶冰碴的腌蘿卜,或者端碗開水泡了饃,清鼻涕掉著往下咽。一碗熱騰騰的稀粥,或冒著熱氣的燴面,就是我們心中的美味佳肴。
有天上午四節課結束后,天陰沉沉的,寒風颼颼。我回到宿舍,看見饃皮干得裂開了,跑到開水房里,鍋底只剩下白色的水垢。我狠狠心,揣了一片鍋盔,到街上喝碗油茶去。冶峪中學對面的高臺是老車站,站口有小販支攤賣吃食。瘦瘦的中年男子,用清亮的聲音喊:“香油——豆腐腦——”有幾個攤子上,婦女壓了饸饹盛在碗里,白白的豆腐丁,翠綠的蔥花芫荽,紅紅的辣子湯在黑尺八鍋里冒著熱氣,兩塊錢一碗,太貴。我徑直走向了賣油茶的攤子。攤主是個老頭,頭戴白帽子,他的油茶提前熬制好,裝在一個老藍布包的大壺里。那特制大壺有半人高,時間久了,上面油光可鑒。見人走過,老頭就用外地口音吆喝:“油茶——”聲音厚實滄桑。見食客坐下,老漢就摸了一個粗瓷碗,將大壺稍微一傾斜,油茶就緩緩地從壺嘴里流出,不多不少,剛好一碗,五毛錢。那油茶是牛油炒制,里面有杏仁芝麻等,油香可口。一根麻花是五分錢,大多數人要兩根,就是一頓飯了。
熱乎黏稠的油茶擺在我面前的炕桌上,我迫不及待地把雙手放在碗邊上暖了暖,然后拿起鐵皮勺子,喝了幾口。接著掏出自己的鍋盔,掰碎了泡在里面,低頭吃起來,真香啊。一碗油茶泡饃吃完,身上果然暖和了許多。擦了嘴,到口袋里掏錢,可是翻遍了所有的口袋,沒見那五毛錢的影子。這周父親給了一塊錢,我只花了五毛錢,剩下的卷好了裝在口袋里的,咋就不見了呢?我急得滿頭大汗,桌子下看,挪了凳子找,沒有。車站前人來人往,一個同學都沒有,無處可借。沒有錢可是把人家飯吃了,這怎么好呢?如果同學們知道我沒有錢,卻吃霸王餐,我的臉往哪兒擱呢?眼看著學校就要打鈴上自習了,遲到了班主任非罰站不可。
沒辦法了,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低著頭來到老頭面前。他也冷得雙手筒在袖子里,雙腳在地上跺來跺去。“叔,我忘記了帶錢,明天來給你,行不?”我用蚊子嗡嗡般的聲音說。賣油茶的老漢抬起頭,看了看我,笑了,說:“我以為你把筆掉了找呢。忘了帶錢啊,明天給也行,沒錢了下周給也能行。”我激動地連聲道謝,保證明天一定把錢帶來。老漢擺擺手說:“快念書去,遲到了先生罵你哩。”我窘得臉蛋通紅,撒腿就跑。剛到學校門口,上課鈴聲就響了。
下午雪花飄飄,我回宿舍吃飯找錢,抱起被子找到了那五毛錢,原來是晚上睡覺從罩襖衫子里面竄出了。我攥了錢,飛奔向車站。可是車站內外白雪皚皚,只有匆匆離去的乘客,賣油茶的老漢收攤回家了。第二天,天晴了,腳下融化的`雪水讓車站外面變成了個稀泥窩。離老遠,我就聽見了那熟悉的吆喝聲:“油茶——”老人家收了錢,說:“這娃性急的,五毛錢嘛,冷天冷地跑來還。”
轉眼間,二十七八年過去了,初冬的陰冷天里,我的眼前又一次浮現出那藍布包著的油茶大壺,信任的目光,和藹的面龐,耳邊又想起了那熟悉的的聲音:“油茶——”
一碗油茶的香味,穿越時光的隧道,縈繞在記憶深處,這就是久違的家鄉味道!
【家鄉味道散文】相關文章:
記憶的味道散文11-19
心里的味道散文04-30
散文鑒賞:父親的味道11-20
家鄉的味道高一作文07-30
骨子里飄著家的味道散文11-08
我的家鄉的小河散文01-03
火車帶我回家鄉散文05-02
家鄉的散文隨筆700字08-04
夢圓家鄉話曲陽散文11-16
家鄉那條清亮的小河散文欣賞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