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棉大衣散文
又到冬季了,雖然身在廣東,還是讓我感到一絲絲涼意,但比起老家江西來還是暖和多了。算來出門在外漂泊已二十余年,在老家過的冬天屈指可數,南方的氣候留住了我匆匆忙忙的腳步。但從骨子里我依然我愛我的家鄉,愛它冬天的第一場雪,愛它樹上掛滿長長的冰珠,愛它那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但這些美好的回憶又不得不讓我想起我那悽苦貧寒的童年,想起那衣衫襤褸的歲月,心中又增添了陣陣傷感。
此時,家鄉的冬天,應該下霜了,大人小孩都應該穿上了厚厚的保暖衣吧。是啊,現在生活富裕了,日子好過了,一到冬天,人們都穿上了毛線衣,皮夾克,羽絨服,不會受丁點兒肌寒之苦,再窮的人也沒有說穿不起衣服呀。這,就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啊!
俗話說:窮人怕過冬。怕的是刺骨的寒風,怕的是冰雪來襲的日子。記憶中的冬天猶如昨天,就像一副抹不去的畫,時時在我的眼前閃顯。那時的我長期穿著一件不知是哪輩子傳下來的舊棉襖,被我的哥哥,姐姐穿過后,傳給了我時已是慘不忍睹。衣服的表層盡管是黑布,但還是掩蓋不了上面因年代久遠,留下的斑斑點點。母親在千瘡百孔的破棉襖上補上了一塊塊舊碎片,就像戲臺上的花子衣。這就是我唯一一件過冬御寒的棉衣了。
生于上世記七十年代的我,也算是歷史陣痛的最后那一代親歷者吧。曾經,我在想,我為什么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我就為什么不能穿一件新衣服?從我記事起,我幾乎都是穿著那男不男,女不女及不搭配的衣服。只因為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得合理利用。我要縫了新衣,隨年齡的增長而穿不上時,又能傳給誰呢?我既沒弟弟,也沒妹妹,再說父母也無能為力再為我添置新衣呀!
那時,我是多么希望有一件新的棉襖呀。記得十歲那年,我已是讀三年級了。學校孤零零地座落在離我家不遠的一個小山坡上,周圍空蕩蕩的,毫無遮擋。一到冬天,寒風呼呼地穿過破敗的窗戶,在教室里盤旋。似乎它總喜歡肆虐窮人家的孩子,無情地侵入我身穿的破棉襖內,它就像一把刀,在我幼嫩的肌膚上殘忍地劃過,青涕總是不由自主地從鼻孔滑落。盡管我的屁股底下還有一個從家里帶來的烘桶,但還是免不了身體瑟瑟發抖。每每回到家時,母親望著我發紫的臉龐和冰冷的小手,心中道不出無言的酸楚。
那年,農歷五月二十二日是我的十歲生日(虛歲,農村習慣做九不做十),年前的時候,外婆就說在我生日時送我一件燈芯絨棉襖。在當時,燈芯絨可是上好的.布料。我是日日盼,夜夜想,希望我的生日早早到來。誰知,生日那天從清晨等到日落也沒有等來外婆的棉襖。外婆家離我家也就一里路,走路十多分鐘,外婆咋就忘了呢?母親抱著我暗自流淚。外婆是母親的繼母,卻只怪我把她的話當真了。
在一個日麗風和的上午,外婆終于來了,她手里挎著一個紅布包,笑盈盈地向我家走來。外婆說:“貴,我給你做生日來了。看,給你做的棉襖。”我迫不及待地解開外婆的紅布包,哇,一件青燈芯絨棉襖就赫然地擺在我的面前!我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高興地向母親跑去:“媽媽,外婆跟我做棉襖了,我有棉襖了!”叫喊聲驚醒了母親,母親推了推身旁的我,“阿弟,阿弟……”,我睜開朦朧的眼睛,唉,原來只是一場夢!母親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終于有一天,父母決定為我縫一件棉襖提上議事的日程了。我跟母親說,我想要一件棉大衣,就象同學華穿的那件一樣。母親在親戚家借了一張購布票,再來到大隊的國營商店,生性倔強的母親也不得不陪著笑臉,好話說盡,才在趾高氣揚的營業員手里賒來一匹六尺長的黃卡幾布(計劃經濟時代,營業員是一個很吃香的職業)。然后又從別處賒了一斤棉花,東拼西湊地總算把一件棉大衣的材料弄齊了。
裁縫師傅來我家開工的當天,母親拿出了布料,向師傅吩咐了衣服的款式,我就在旁邊用一雙渴望的眼睛,癡癡地等待著我的棉大衣了。師傅是一位老裁縫,對于我要做的棉大衣,他還真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就把同學華叫到我家里,跟師傅說,就做他穿的一樣。
穿在華身上的棉大衣,是仿軍大衣的款式而做。一塊帶毛絨的翻領,兩排大紐扣,背面中間有一條橫布帶,下部開叉,華在面前一站,就象一位颯爽英姿的小軍人。這是當時最流行的大衣款式,做慣了傳統棉襖的師傅也不得不需要樣品來對照了縫制了。
這一天,時間好像總在停止不前。我焦急地等待著,望著師傅測量、裁剪、鋪棉、縫攏,有條不紊的動作,我不時地問師傅什么時候能做好呀?師傅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證:晚上一定能讓你穿上,我懸著心才定了下來。掌燈時紛,在裁縫師傅的加速進度下,一件棉大衣光鮮地擺在我面前。哦,曾經多少個日子祈望你,曾經多少個夢中的夢到你——棉大衣,你終于跚跚地來到了我的面前。我閃動著晶瑩的淚花,緊緊地抱著媽媽:我終于有新棉衣了!
曾記得華第一次穿上棉大衣來我家玩時,看著他洋洋得意的表情,慫恿我,叫我媽也幫我做一件。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華的父親是個有手藝之人,家底自然比普通種田人家殷實一些;而我,自小就被父母貼上了“你是窮人家的孩子”這張標簽,我不能跟別人比,所以有再多的要求也只好藏在心底。父母灌輸我的理念是好好學習,一定要爭氣。每當華穿著棉大衣在我面前晃來晃去的時候,我只能壓抑內心的羨慕,但終久揮不去渴望得到一件棉大衣那淡淡的憂傷。
今天,我終于也能穿上它了,夢寐已求的愿望實現了。自此,這件黃色的棉大衣伴隨著我從小學到初中的每一個冬季。它穿在身上暖暖的,再也不像以前那件破絮的棉襖,難以抵御冰天雪地的寒流。我就像一只長滿羽絨的小鳥,快樂地飛奔于學校和家之間。
如今,時隔多少年了,出門在外,長長短短的過冬衣不知買了多少件,但始終找不到穿上那件棉大衣的感覺。也只有那件棉大衣,始終蘊藏在我心底。記得有一年春節回家,翻箱倒柜地想找到那件棉大衣。盡管年齡大了,大衣也過時了,我還是想看看它,希望能永久地保存下去。遺憾的是,好心的母親卻認為擱在家里也是浪費,把它送給村里人家的孩子墊搖籃底。我想像著這件好不容易得來的棉大衣,父母不知披星戴月多少個時日,如今卻要墊在嬰兒的身子下,被他的斑斑尿漬所沾污,心中不由地感到莫名的惆悵和失落。
失去了這件棉大衣,但不會失去我對它濃濃的思念之情。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撫今追昔,想起我童年時代的一件棉大衣,讓我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一件棉大衣,蘊含著父母的愛,是父母多少汗水才凝聚成的溫暖,傳達出一定年代一個普通農家勤勞努力和尊崇節儉持家的良好風尚。如今,艱苦的歲月已不再,而這一件棉大衣卻時時激勵和鞭策著我:歷史無容忘記,家風不可丟!
2015年11月21日
【一件棉大衣散文】相關文章:
最難忘的一件事散文11-05
難忘的一件事散文9篇12-07
做好每一件事情就是成功的開始的勵志散文10-10
黑與白散文11-06
資格散文12-25
夢想_散文11-20
《父愛》散文11-20
塵緣散文11-19
年畫散文11-19
行者散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