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我的小城散文
夏日里,我的小城依舊那么得現代,又依舊那么得充滿活力。晴朗的天空下,蟬聲聒噪,高樓聳立,小路彎曲,綠葉成蔭,往來的車輛穿梭,人流如織。
不過,海關附近的撫河公園卻別有一番風景!
公園一旁是一條寬闊的馬路。晨曦,這里的車流量并不是很大。稀疏而流動的車輛映襯著附近的瓊樓玉宇,彰顯出現代都市的氛圍。然,往來的行人匆匆,著裝各異,容顏不一。有漫步的,有急行的,有倒著走路的,有慢跑的。或是站在草叢間打著太極,或是對著一棵樹掄著手掌,抑或跳舞扭秧歌,甚或閑聊的等等。大抵,市民們都是來此晨練,或是透透氣散散心的。獨行,結伴,或是成群結隊,都透出生活的元素,也透出生命的中晚年氣息。
公園內,到處都是景。一樹,一石,一人,亦都是公園畫版當中的鮮活一筆。情趣的,當數遛狗的人了。狗兒的顏色或白,或黑,抑或棕,有的干脆一些,通體光著一層皮,只在頭與尾部還露著一些點綴的毛發。狗的大小不一,有的小巧玲瓏,躺在在主人的懷中如一個嬰孩;有的健碩,從尖牙縫隙中露出了澀澀的舌頭;有的矮小如球,四條腿卻纖細,走起路來宛若在彈鋼琴……
坐在木制的長條椅子上,看那些婆婆們手拿著小型圓扇,正托著一個小圓球,熟練地轉動身軀。一不小心,一個圓球從圓扇當中脫落,滾向了路邊。老奶奶哈哈地笑著,一邊踉蹌一邊忙著去撿,那精神的模樣賽過了孩童。不知道為什么,看著她們的容顏鶴發、舉手投足,很自然得就會想起自己的母親。不知道,鄉下住著的母親身體是否硬朗?或胖、或瘦?食量如何?真期望,在這公園的一個位置,能夠看見雙親的身影。
正想著,一位架著眼鏡的知識分子模樣的老人,手上拿著一臺小型的'半導體,正一邊聽著周璇金嗓音,播放著《天涯歌女》,一邊還在沉醉。是沉浸于歌聲,還是沉溺于那個原本的年青的純年代?恐怕只有老人自己清楚,而我,卻感覺他如天空的流星一般從我身旁滑過,仿佛那是經年隔世里的事一般映入了腦海,成了美妙。
都說去流光溢彩的美容店,是一種享受。但我卻不這么認為,那燈火通明、歌聲喧鬧的美容理發店內,不單是那氣味,就那里面往來的奇裝異服及那不尋常的發式,都令人怪模怪樣的感覺。有時,那氛圍還會令人窒息。但公園一角內,那大爺、老奶奶的理發師帶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樸素當中透出親和力,敬業當中透著一份獨具魅力的素養。我特意選了一位臉龐清瘦的老太太,她熱情地招呼我。而我,靜靜地坐下,聽她講自己的理發史:我58年17歲開始理發……
然而,公園靠著十字路口的一隅,卻是吵鬧的。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這里引來了一群小商小販與菜農。什么魚肉、蔬菜、瓜果、服裝、飾物之類的都一應俱全,儼然如麻雀雖小、卻五臟六腑俱全一般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市場。他們將自己的道具與物什擺放在馬路的兩邊,一字排開,鬧騰的一方熙熙攘攘。不過,在城管上班之前,他們又如鳥獸一般散了。
當陽光透過高樓,斜射于公園的樹木,往日的撫河公園又恢復了平靜。公園處的公交站臺,擠滿了如鵝一般伸長了脖子的上班族。一下子,仿佛一下子時光交錯,把光陰都交付給了他們。那一車、擠滿的人丁,描繪出現代都市生活的版本。
我的小城,在流火的七月,再次掀動生活的底色,遠航……
【夏日里我的小城散文】相關文章:
記憶散落在夏日里的鄉村散文11-14
烏托邦小城散文11-10
呼蘭小城散文05-03
小城夜色散文11-14
夏日呢喃散文11-04
夏日私語散文(通用19篇)11-10
圍墻里的狗散文11-10
融入秋的情境里散文11-19
櫥窗里的鐵皮玩偶散文11-12
網絡里的別樣愉悅散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