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茶散文
村外山茶露虹煙,紅白映相間。斜坡丘壑,叢林渲染,點醉山巒。光陰荏苒難消散,回眸亦惘然。倚情茶緣,不追紅顏,只現童年。——眼兒媚
人間四月天,芳菲心扉渲。沐浴溫暖的陽光,清風輕輕拂拭臉龐,在軟軟的草地上小憩斜躺,舒展四肢聽聞草長花香,看藍天白云緩緩,任思緒隨意流淌。腦中頓時呈現炊煙裊裊的村莊,翠綠層掩的山崗,靜靜清淌的小溪,山間群鳥的鳴唱。低頭啃食的牛羊,雞鳴犬吠的村莊,春耕時節的繁忙,小時候生長的地方,還有記憶中留存的茶樹清香。
心系茶樹,不為開花時節,花朵競相綻放爭奇斗艷姿態和炫眼奪目的神彩,不為茶樹果實榨成的食用茶油,也不為燦爛天真的孩兒面,只是以前生活的場景重現。回想家鄉茶樹開花時候,許多色彩斑斕的花在樹上層疊點綴,相互渲染,確屬人間美景。可能以前見過茶樹開花情景較多,覺得花開花落屬尋常之事,對此不是太在意。多年在外勞作,每年春暖花開時,想到家鄉茶樹,感覺親切心里特別清爽。
清楚記得,茶樹開花時,隨同一起生長的有一種衍生物—茶泡(當地叫法),是一種即摘即食的野果,采摘下來就用山泉稍微沖洗一下,輕輕用手撕裂開來,去掉里面的囊之后即可食用。塞進嘴里時,那種甜甜的,酸酸的,脆脆的,潤潤的味道,讓人難忘,采集茶泡時的喜悅,現在心里面也覺得味美清甜,
以前每年春夏時節,自己就在山間采集茶泡當作食物吃,聽說蛻過皮的茶泡更加香甜,就多挑選這種類型的`采摘,在山里呆著就是一天,中午就用它來充饑。其中有一種叫樹葉泡,因其形狀象樹葉得名,碩大飽滿,直接就可放進嘴里食用,所含糠份較多,數量不是很多。回家時,用細藤條把它們一個個地串聯起來,象掛佛珠一樣套在脖子上面,一串串地帶回家,讓家人和鄰居一起品嘗,能聽到眾人夸獎心里面覺得舒暢。
喜歡茶花,不是傾情它艷麗姿態和色彩,只是關注花蕊中儲存有一點甜。濃霧散去陽光初現時,茶花開得正旺盛,為能汲取到里面的糖分,采用通常做法,裁剪一段蘆葦,把中間部分小心抽出,自已制作一根吸管,趴在花叢里面,汲取茶花里面的一滴滴露珠,口感十分香甜。有時候因把握不住,用力過猛,會把花粉一同吸到嘴里面。
花期后期,隨著雨量增大,茶花和茶泡隨著風吹雨打而紛紛散落。果實從莖葉間不經意地冒出來,最初看似不起眼的綠豆,難分清倒底是嫩芽還是新果。用不了多久,陽光雨露的催促下,新芽正褪去嫩綠,融身茶樹成翠綠妝伴。果實在枝葉中滋生暗長,顆顆點綴垂懸在茶樹上面。
待到茶樹果實成熟時,父母親告訴我,山上有許多茶果,掉在地上太可惜,拾回家的話還可以榨油。聽了這話,便背起背蔞,擰個笆簍上山去采茶果。先爬上樹用手采摘身旁的,放進笆簍里面,高處夠不著的就用竹桿敲打在地上隨后收集。有時候自己背不動,就叫父母幫忙,回家把外殼去掉,鋪在竹席上面晾曬,含有水分的茶仔榨不出油。
經過太陽多天暴曬,父親問是否已經曬干,敲開一顆看了看后,裝進袋子里面就帶走,問是否準備用它榨油,只是嗯了一聲就徑直走路。回家卻沒見到茶油,大概是說數量少,就到集市上去賣掉了。隨即從袋子里面掏出幾袋鹽,還有一些日用品,告訴我這就是勞動成果,并從口袋中摸出幾顆水果糖作為獎勵。
農村生火做飯以柴禾為主,上山砍柴成為日常的事,茶樹木質較硬,所含水分較少,燃燒效果好,就成為我們首選目標。冬天需要大量木炭取暖,茶樹也成為上上選擇。三十除夕夜,把挖掘出的茶樹根放在火炕里燃燒,如年火燃燒旺盛,來年就有好運。
游離在外多年,未能夠再品嘗到茶泡的脆香,吮吸過茶花的沁甜。也未能重溫火坑旁的夜語漫長。回家時刻匆匆忙忙,未關注到茶樹是否芬芳,未留意翠綠的山崗,未再細心聆聽寂靜的村莊。
穿梭在水泥叢林,疾行在柏油路面,呼吸汽車卷起的灰塵和排瀉的油煙,頭上頂著霧霾和暗黃的天。身處城市工地還是工地城市間游蕩,隨地是正在旋轉的塔吊,整座城市依然繁忙。房屋被鏟倒一片接著又是一片。今日的居所,明天是否也會被分解成鋼筋磚頭及斷壁殘垣。何地是家,何處有根,何方尋源。
踏著城市節奏,神游鄉間小路。城市中飄蕩,鄉村里關望;城市中有夢想,鄉村里有盼望;城市的拚搏,鄉村的守望,品一壺城市濃茶,聞一片鄉村茶香。
【聞茶散文】相關文章:
又聞槐花香散文11-13
前世的茶散文11-19
與茶有約散文11-19
茶余飄香散文11-17
拾憶冬日茶香散文12-15
賭書消得潑茶香散文05-02
濁世出塵心境如茶散文04-29
孟郊《聞砧》唐詩賞析01-29
名聞天下的成語解釋01-12
《始聞秋風》原文及鑒賞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