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那淳樸的民風散文
和朋友到吉林省伊通縣的一個小村子去辦些事情。車子一路風塵,左拐右拐,翻山越嶺,越走越偏僻,辦完事往回返時已經是中午時分了。車行到公路邊的一個小鎮子上,我們決定停車找一家飯店吃點飯,也順便休息休息。
鎮子不大,順著公路而行,從進鎮到出鎮,也就四五百米長的樣子,公路兩側排列在東北農村很普通的房子,偶爾有一兩座兩三層高的小樓。我們從進鎮子就開始找,一直到快出鎮了,才找到兩家相臨的飯店。門臉都不大,但門前都挺寬敞,于是停車,走進一家。里邊有四五張桌子,只一桌有七八個客人在用餐。
見我們進門,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女子,不知道是店主還是服務員,緊忙熱情地迎上來招呼我們坐下,給我倒上水,問我們想吃點什么?我讓她把餐牌拿來看看,她稍微猶豫了一下:“我這里沒有餐牌,想吃什么,跟我到廚房來看一下。”
吃慣了城里飯店的我們,還沒有過點菜到廚房的經歷,稀奇!很覺稀奇!入鄉隨俗吧,我們也只得跟著她來到廚房,見廚房的案子上擺著十幾樣已改好刀的肉和菜。那女子介紹說:“我這里能做的菜都在這里擺著,要吃哪個就做哪個!”
“都什么價啊?”我似乎心里有些沒底,一下子不知怎么就想到了《水滸傳》里孫二娘的人肉包子鋪,雖然知道不會被放點藥麻翻了做成人肉包子,但被宰的問題今天還是有的。前一段時間一只大蝦要38元,這一盤沒標價格的菜要380元也要得出啊!于是想先問問價,先君子后小人吧!
看我有些疑慮,那女子微微一笑,誠懇地說道:“你們是遠道來的,放心吧,絕不會多要一分錢的!”聽她這么一說,我的心似乎稍稍放下點,和朋友交換了一下眼神,朋友的眼神也似乎在告訴我:“應該沒什么問題吧!這又不是無名野店!”于是,我們點了一菜一湯,我告訴那女子,湯要個中碗的,兩個人,多了也吃不了。
退出廚房,我們到餐廳里坐著等待,那女子就和另一個女子在廚房里忙了起來。一會兒的工夫,那女子把菜端了上來。立時讓我有些驚訝起來:那菜是滿滿的一大盤子,若換到城里一般飯店,足夠毀成兩盤或許還裝不下;那湯呢,更是滿滿一大碗,說是碗,那碗簡直比我們家的盆都大。我問那女子:“這是中碗的湯嗎?怎么這么多呀?”那女子笑了笑:“是中碗的,你們遠道來的,少了怕你們不夠吃,我多加了點量!多吃點,你們一定還要趕路呢!”這女子話語柔柔的,臉上一直掛著笑容,讓人還沒等吃飯,心里就有些熱乎乎的感覺。
如同那女子的話一樣,話很純樸,菜也很普通,但味道不錯。因為沒有更多的客人,邊吃邊和那女子有一句無一句地聊著,知道她即是店主又是服務員,“店小,再雇廚師和服務員就不劃算了。”客人們都愿意吃她做的菜,她要自己下廚房。問她飯店的收入,她先是笑而不語,“能比出去打工掙得多一些吧,再說也沒別的事可做呀。”爾后,她又主動告訴我們說。看得出,她對自己經營的這個飯店還是比較滿意的,怪不得笑意盈盈。人,難得對自己有個滿意度,往往是看別人的什么都好,對自己的一切都不滿意,所以,許多人一天臉拉搭著,沒有一點樂模樣,像若全世界的人都欠他的一樣。
一菜一湯一飯,我們吃得溝滿壕平,菜和湯還是都剩下了。吃完飯結賬,共花了32元錢,那女子把零的抺去,只收了30元。我們出門,那女子一直送我們到門外,幫助我們看著倒車,并一再說:“謝謝你們,歡迎你們再路過這里時,再來吃飯。”我有些驚訝,這些年也去過不少飯店,但臨走時說聲“謝謝”的還頭一遭。但細想想,我們來吃飯,是支持飯店,是到飯店給他們送錢來了,說聲“謝謝”其實也是應該的?其實,我的驚訝還不止于此。這女子明知我們是遠方的外地人,再來她這個飯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她還給我們多加了菜,還少收了錢,并且滿熱情地出來送我們。這就是淳樸的鄉下女子,在許多經商做買賣的人都唯利是圖、斤斤計較的今天,在這偏遠的鄉村,這女子雖然開飯店是為掙錢,但卻沒有被金錢的大潮所淹沒。
之后不久,和朋友一起去吉林輝南三角龍灣風景區旅游,又讓我體會到了鄉村里那淳樸的民風。
白天游玩,晚上就住在一個小鎮上。吃完晚飯出來散步,朋友要打一個電話,巧的是他的手機沒電了,我的手機在旅店充電,于是就想在小鎮上找個公用電話。小鎮不大,只有一個十字街,走完了整個一條街,也沒見到有公用電話的標識。我們就去一家小超市打聽,超市里40多歲的男店主熱情地告訴我們:“這里沒有公用電話,有什么事,用我手機打吧!”朋友說:“那怎么好意思!”“打個電話,沒關系。”那店主說著就把自己的手機遞了過來。朋友謝了店主,雖然沒用他的手機,但還是很受感動:“這個男人真熱情!”繼續往前走,又去了一家賣手機卡、交手機話費的小店,剛問了句有沒有公用電話,想打個長途,那個20多歲的小店主邊忙著玩電腦邊拿出自己的手機:“這里哪有公用電話,用我的手機打吧!”朋友沒好意思用,我們道了謝,退了出來。
“這個地方的.民風真好啊!”剛出門口,朋友便感慨道:“如果一個人借給我手機用說明不了什么問題,兩個人都借給我手機讓我白用,這樣的事足以說明問題了!”見我點頭稱是,朋友接著感嘆:“在城里,遇見這樣的事,我們會擔心陌生人能不能盜走自己手機里的信息,會不會是騙子什么的,是不會把自己的手機拿出來讓陌生人用的。這里的人們好像沒有這些想法,很自然地就要幫助我們!”
突然想到某媒體前一段時間在某城市做的“問陌生人借手機實驗”,報道說記者向13人借手機,只有1人同意借,其他人以各種理由拒之。記者總結說:“實驗的結果讓人心寒”。這個實驗有沒有代表性,我不敢說,但起碼說明人與人之間信任出了問題。
生活在當今的社會,很多人都感受到了當下的信任危機,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味卻越來越淡,人們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逐漸丟失了對他人信任。特別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你防著我,我防著你,防騙防偷防搶,防詐騙、防短信、防陌生電話、防假網站、防假二維碼,防假公子、防假軍人、防假警察、防假和尚、防假尼姑,防賣假藥的、防假修煤氣的……生活中就是防防防,可偏遠一些的鄉下里的人們,是那樣的純樸、真誠、熱情,善良。這淳樸的民風,讓生活在堅固的水泥做成的高樓大廈里的我們感到慚愧!但愿這樣淳樸的民風能保留在世間,并歸返到所有人的心間,讓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多點真誠,多點善良,多點熱情,多點感恩;少一點猜忌,少一點欺騙,少一點狡詐,少一點忘恩負義。
【感念那淳樸的民風散文】相關文章:
那年那地的月光散文04-30
那地方那些花兒|散文11-19
嘆那無知歲月散文11-19
難撲那約散文11-14
告別那青衫年少散文04-30
那收稻的時節散文欣賞04-29
關于感念的造句04-02
淳樸的同義詞是什么07-25
陽臺上的那盆梔子花散文11-05
細雨潤心,那無法言喻的美麗散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