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解讀行話散文
每個行業內部恐怕都有一些方便“自己人”交流的常用語,也稱之為“行話”。在同事之間起著方便、簡捷、明了的作用。不過,這些話一旦被外人聽到,就會鬧一些小笑話。
(一)此“傳票”非彼“船票”
記得剛進廠子那會兒我才16歲,剛初中畢業,還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更別說“行話”了。培訓完分了車間后,師傅是個業內能手。那些年經常有業內的“技術比武”和“技術交流”,省內外的都有,所以師傅特忙。平時師傅不出差時為了多掙錢,趕完計劃還要多超一些。因此,除了多用眼睛看,就是私下里自己多練,師傅沒空反復教。
當時剛去,聽到收發室的人喊她“汪薇船票到”。心里就嘀咕“難道師傅又要出差了?”恰巧,第二天師傅真的去上海“比武交流”去了,也沒問就以為自己聽對了。
過了沒多久,一天下班前,又聽到人喊“汪薇船票”。心中很是高興,第二天早早去上班,想在別人用師傅機器前,先練練手。誰知,技術科的領導來找師傅縫樣品,說要給外商看,我就回“師傅出差了。”
“不對呀,昨天下班前通知她了啊。”領導納悶。
這時,就見師傅急匆匆的進了車間大門。
“剛剛還以為你臨時有什么任務呢?”領導笑呵呵地說。
師傅不解,疑惑的.看著我的臉。
“我聽見昨天下班前有人喊——汪薇船票”。領導和師傅當時就樂開了花。
原來此“傳票”非彼“船票”。
這個所謂的“傳票”和現在的購物小票差不多,記錄了師傅這一周以來干了多少活而已。
(二)啊?噢……
記得九十年代初一新商廈開業,為了招徠顧客,一周內除了五折讓利,還有小禮品贈送。因此,人特別多,周圍的老人孩子買不買都去湊熱鬧。廠家的貨源也源源不斷的往里補充,經常是新貨進來上了柜,也沒空展示在塑膠人體模特上。
有一天,樓層經理看到男裝柜上有一套男士休閑服,很適合中老年人當下穿,轉身就指著兩個小姑娘營業員喊:“你們倆去抱一男模來。”
領導話音剛落,就聽旁邊一老爺子“啊?”一聲。
當時,大家都以為什么東西磕了碰了老爺子哪兒了,那可不得了,呼啦一下子圍過來查看。正在這時,那倆小姑娘營業員一個抱著男模身子、一個扛著男模兩條腿回來了。
再看那老爺子,指著倆小姑娘安裝好的“男模”長舒了一口氣“噢……”。
至此,大家方才明白過來,都禁不住相視而樂。
【外人解讀行話散文】相關文章:
《局外人》的經典臺詞01-31
局外人讀后感1000字09-25
《孝經》的解讀05-16
夢見白貓夢境解讀01-20
課文解讀:《黃紗巾》04-02
名家解讀元曲雜談02-18
孔子經典素材多維解讀03-23
《醉落魄》優美宋詞解讀05-20
《識字2》教材解讀推薦07-14
黑與白散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