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騎行散文
在大山深處騎一輛自行車獨行,除了身體上的辛勞就是心靈上的清凈。就在建設將他的中華轎車停在保定的那家球館的停車場里的時候,比他小四歲的華新剛剛騎著他的那輛山地車結束了對長陽高家堰與橋邊土城交界的那座高高的赤土埡的最后攀登。
那是一個不得不使著勁、咬著牙、低著頭、喘著氣,用盡全力向前騎、向上攀登的與自己較勁的過程。從大山深處返回宜昌中心城區,途中走過一道彎還有一道彎,翻過一座山又是一座山。累了,找個地方歇一歇,擦把汗繼續前進;餓了,吃點隨身攜帶的干糧、喝一口山泉,還是得繼續向上騎;騎著騎著,一抬頭,就會感到藍天很近,白云觸手可得,就會聽見小鳥在看不見的地方動聽的鳴唱,蜜蜂在眼前飛快的扇動著翅膀,就會看見自己所騎行過的山路像一條彩帶似的在遠處展現,就會看見自己還沒有走完的道路在前面無窮無盡的伸向遠方。
華新是一個一生都沒有離開過宜昌教育行業的老男人。生在宜昌五中、長在那所學校,長大后最初參加工作也就是在那所學校里,當過體育老師,也當過團干,即便是后來離開了那所學校,也會時不時的回到母校看看。走進那所1952年創辦的中學,自然變化很大,光是校門就挪騰了好幾次,時而面對當時的大南湖的一湖碧水,時而又面對永耀電廠的高高煙囪,用一句時髦的話說,就是與時俱進。想起了當年和兒時的小伙伴念時哥都會唱的一首四川民歌:“哎,好久沒到這方來,唱起歌兒過山巖。站在坡上望一望哎,涼風悠悠噻吹喲過來。”
宜昌五中原來的那些青磚青瓦的兩層教舍自然早就蕩然無存,華新家門前的那幾棵上十米高的老楊樹和那棵他父親栽種在紅星路的門房邊上、每年都會開上一片紅花的石榴樹也早就不見了。可是那個他曾經在上面學會騎車的操場還在。張愛玲說過:“人生最得意處不在于升官發財,而是你在少年時,騎一輛腳踏車,轉彎時小撒把,在人家的驚叫聲中濺起一地的水花,意氣揚揚地遠去了。”華新似乎沒有那樣的'惡作劇,他就是在五中的那個操場上騎著自行車一圈又一圈的繞著圈。每當走到那里,耳邊似乎還回響著當年那自行車鈴鐺的清脆響聲。那是他父親的一輛老式自行車,永久重磅28寸男式自行車,結實得很。
騎車運動不只是可以減肥,華新的身材比那些僅僅只靠節食減肥或者在跑步機、健身房的人來得更好,起碼運動所帶來的結實肌肉和健壯體魄要比那些或者面黃肌瘦或者贅肉滿身的不正常的體型要好看多吧!有氧三項就是走、跑、騎,而自行車的騎行集合了走和跑的優點,因為行走雖然很便利,但行走距離上有一定限制;跑步除了受到城區道路的一些條件限制,而且對膝關節損傷很大,所以自行車鍛煉的好處除了不限時間、不限速度、不會對路人造成重大傷害的同時,還是一種感覺自由、暢快無比、愉悅心靈的方式。因為騎行在路上,風景在心中。
青年時代的鍛煉身體,使得華新長大以后成為了五中的一名體育教師;而五中的教學生涯和團委工作,除了培養出他的溫文爾雅的性格,更多的使得他成為了一個體魄強壯的男人,尤其是步入老年后的堅持騎行運動,兩腿交替的蹬踏使得他的左右大腦功能同時得以開發,自然就可以提防阿爾茨海默病(AD)的發生;不僅使得下肢的關節和肌肉受益,還使得頭部和上身也得到相應的鍛煉。在早晚高峰期,城區到處塞車的道路中自由穿行,那叫一個爽!
騎行是一項不需要象別的體育運動那樣必須提前刻意準備的。騎在自行車上不限時間、不限速度、不限場所,中心城區的每一處非機動車道都是自行車可以自由發揮的鍛煉場所;既可以獨自騎行,也可以結伴而行;可以馱著釣魚桿子出發,也可帶著畫夾板子去溜達;可以順便去走走朋友、串串親戚,還可以在山區車道上測試自己的耐力,華新就經常戴著頭盔、手套,穿著騎行服,帶著鞍包、水壺和干糧,或結伴同行,要知道騎行騎行,不騎不行;只有騎在車上,才能領略沿途的風景;有時候也會獨自出行,默默地注視著自己身邊的這個世界花開花落、云舒云卷,看著一年又一年的春夏秋冬、風雨雷電。
據說人生至少要有兩次沖動:一次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而只有騎上自行車,才能看到更多的戶外風景。就好比此時站在赤土埡上的華新,就會被自己已經騎過的道路和取得的成績而歡欣鼓舞,也會被遠處隱約可見的宜昌城市輪廓和歸途中更大的勝利所吸引。他收回目光,喝一口水,重新戴上頭盔、手套和墨鏡,迫不及待的繼續騎行,車輪在下坡的道路上開始滑行,速度越來越快;有風迎面撲來,風速越來越大,他索性放開了車把,雙臂張開,讓自己的耳邊充滿了風的呼嘯,就在那個瞬間,他能感覺到他的心在長空翱翔!
【獨自騎行散文】相關文章:
關于獨自面對散文05-01
獨自看浮世清歡散文04-30
一曲紅樓映御景,獨自傷情別魚人散文11-08
獨自等待經典臺詞范文03-17
《獨自等待》的經典臺詞10-27
有關獨自的同義詞04-15
重走長征路公益騎行活動方案201707-24
我騎行,我快樂的周記700字02-23
閑對風光獨自游中考作文4篇01-28
黑與白散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