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箏短篇散文
過了大年初六,我們開始從繁忙的走親訪友中解脫出來,今天難得是個前晴天,空氣中漸漸有了些許的暖意。被嚴寒和暮靄困擾了一個冬天的我們便產生了出門走走的念頭。女兒說:“今天有風,我們去放風箏去吧。”自打從華電放寒假回家以來,她就一直呆在家里的電腦前遨游網絡世界,說這樣是為了躲避可怕的PM2.5。
于是,我們拿起家里新買的“小燕子”風箏,歡快的奔向兒時放風箏的那片田野,那情景,酷似當年父親領我去放風箏——我們的身影在草叢中奔跑,歡笑聲伴風箏飄得很遠,很遠。
剛出城區,便聞到一股怪異的`臭氣,那是距城區不到二里地的一家制造呢絨棒的小工廠發出的。廠子規模不大,連塊牌子都沒有,但據說效益還不錯,每年能交上萬元稅金。走入舊日的田野,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覺油然而生。抬頭望天,天空灰蒙蒙的,那還是我兒時放風箏時的鑲著幾朵白云的湛藍的天空嗎?低頭俯看田大地,枯草在風中搖擺著,非常衰敗。不遠處,還有一家化工廠巨大的煙囪里張牙舞爪地冒著濃煙,剛消停了幾天,看來又已經開工了。此刻,剛出家門時的歡快心情也打了幾分折扣。
風箏終于放起來,但是風卻沒有定向。此時的小燕子竟成了一只無頭的蒼蠅,東一頭,西一頭地亂撞。風不大,但卻利颼有勁,揚起的沙塵直迷人的雙眼。從工廠里發出的臭氣越發刺鼻。風箏被撕扯著,有時像一只驚竄的老鼠,有時像一個搖擺不定的醉漢。終于,“小燕”子那竹篾制成的骨骼被吹散了架,它便像一架被擊落的飛機,頭朝下,栽倒在地。
“爸,風箏一點也不好玩,我們回家吧。”女兒失望地說。
我無奈地收起遍體鱗傷的“小燕子”,再次望望那張牙舞爪的濃煙,看看女兒一臉的失望,心里酸酸的。
回家的路上,女兒說:“去年鬧PM2.5,保定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我適應不了,嗓子發干,整天帶著口罩。本指望回家過年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可沒想到家里也……”
我堅定地說:“明天,明天一定會好的,一定!”